内蒙古地区科技人才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4-13 02:56冯晨皓郭宝亮
北方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科技人才内蒙古

冯晨皓 郭宝亮

摘  要:近10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内蒙古科技人才从业人数和增速双双下降,科技人才不断流失。在此背景下,内蒙古如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已成为内蒙古人才战略发展中值得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前提下,内蒙古应推动中央政府出台对内蒙古科技人才支持与帮助的特殊政策,彻底转变科技人才理念与价值追求,建立完善的人才制度与政策,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与优化科技服务,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提供有力的政策与制度的保障,把内蒙古科技人才流失的不确定性,通过确定的政策与制度予以解决。

关键词:内蒙古  科技人才  人才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

一、内蒙古科技人才现状分析

(一)内蒙古科技人才人数和增速均呈下降趋势

通过检索2009年到2017年的统计数据,内蒙古在这一时期科技人才的现状和大体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增速和人数双双下降。

1.随着经济发展放缓,内蒙古科技人才从业人数下降

2005年至2015年10年间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人数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但这一期间,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强劲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资源型、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等要素带动。从2015年国家适时调整经济结构,由注重数量发展,转变为逐步注重高质量发展后,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逐渐降温、放缓。随着经济发展的降温,内蒙古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就业人数从2015年之后呈现出下降趋势。

2.随着经济发展放缓,内蒙古科技人才增速放缓

在同一时期,内蒙古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就业人数的增长趋势如下图所示,即2015年后增速明显放缓。

(二)内蒙古科技人才过度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内蒙古科技人才不但在数量和增速上呈现双双下降趋势,而且在分布上也不合理。

企业本应是科技人才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作用之所,也应是科技研究成果的诞生地,更应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源泉。但现实的情况是,调查发现,自2009年以来,尽管内蒙古国有单位的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数量一直处于稳定的下降趋势,但仍然显著高于其他单位的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数量。这种态势与内蒙古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流失、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等不良状况叠加呈现。

(三)内蒙古科技人才活动水平低

技术成果和国家奖励以及专利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内蒙古在2009年至2017年这9年内,从未获得国家发明奖,同国家技术进步奖的获奖数量也是寥寥无几。此外,通过检索数据发现,内蒙古在不断增加R&D经费支出后,获奖数量却没有出现明显同步增多,可以所并未达到进一步促进本地区科学技术发展的效果。

尽管内蒙古的专利申请量及专利受理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是在总量上分别只占到了全国专利申请量和专利受理量的0.32%和0.34%,仍远低于全国水平。

综上,内蒙古科技人才活动水平较低,不仅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而且科研经费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科技研究无法高效率实现成果转化。

二、内蒙古科技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内蒙古科技人才不足与外向流动是一个基本的事實,也是长期以来存在的现象,这是经济落后、人才价值观以及在人才价值观指导下的人才政策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事实证明:内蒙古经济落后成为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的基础性、前提性障碍因素,是内蒙古人才流失和引进人才的最大障碍,其他不利因素多由此产生。

(一)人才价值重视程度低,科技人才发展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内蒙古的一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并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没有把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先地位。表现为:一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人才观并没有真正确立,在具体的人才使用过程中,缺乏对人才的尊重和其自身价值的足够认可。二是人才第一战略资源的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政府往往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常让位于经济发展。三是人才法治观念淡薄。关于人才培养、使用、引进的法治观念、契约精神不足。四是人才危机意识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其紧迫感远远不足。

上述人才发展价值追求,直接影响内蒙古人才政策的实用价值取向,结果导致科技人才发展的动力不足。

(二)科技人才体制和政策缺乏有力的配套协同支撑

内蒙古科技人才体制和政策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市场配置科技人才的体制和公平竞争、人才合理流动、人才激励和人才业绩评价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在科技人才政策落实上,内蒙古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制定不够到位。相关部门对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创新政策的认识还不够统一,尚未形成共同推动政策落实的合力。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各项政策不能有效衔接。一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对于人才政策落实的绩效评估也不到位。优惠政策存在申请程序繁琐、办理流程不清晰、申报审批环节繁多、缺乏指导和咨询服务等问题。

(三)保障科技人才发展的“软环境”不佳

国家、内蒙古的科技主管部门出台了若干科技人才工作政策,但调研发现,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对相关的政策并不清楚,部分政策落实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有些政策落实涉及与财务审计制度的衔接配套,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诸多不顺的“堵点”。调研中发现,一些单位把人才工作、人才吸引政策仅仅当成政绩工程,重视社会影响和新闻效应,经常出现有头无尾或断断续续的现象,而没有从人才自身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人才发挥作用的软环境很不成熟。

(四)科研经费多元投入体制尚未建立,经费投入不足而且保障不到位

内蒙古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条件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需要更多的科技投入来吸引人才,但自治区尚未形成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多元化投入体系。科技研发投入主要依赖于政府,2017年,全區R&D经费投入强度为0.82%, 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13%,旗县一级科技部门几乎没有科研经费,只能依靠上级科技项目经费,许多突出的科技项目在应用推广的过程中因缺少后续资金支持而半途而废。

此外,内蒙古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方式滞后。科研项目经费拨付不及时,且拨付后不能结转下年度使用,严重不符合科技工作的实际,影响了科研项目工作的严谨性和连续性,出现了年底集中开支、突击花钱,或者放弃项目研究,任凭收回经费,极大地挫伤了科研人才的积极性。

三、内蒙古促进科技人才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先进、科学、合理的人才价值观念,使之牵引科技人才工作

培养、引进并且留住人才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尊重人才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善待人才,用好各类人才,为人才成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内蒙古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首先需要确立先进、科学、合理的人才价值理念来牵引和规范。一是人本主义人才观,人才是本,而不是工具;二是人才第一战略资源的观念,始终确立人才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创造性、最具有价值、最长远的资源;三是法治观念,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一切工作都在法治的框架内实现;四是人才危机观念,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危机是人才危机。

(二)市场配置科技人才与政府主导人才相结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该成为各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但是,内蒙古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市场发育严重不足而且在人才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规则配置科技人才,内蒙古无疑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解决内蒙古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引进问题,单纯依靠内蒙古是不切实际的。中央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政策优势,以全国为一盘棋,统筹协调解决内蒙古科技人才不足、流失以及使用问题,把内蒙古科技人才问题与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政策协调解决,在内蒙古事关国家战略中的产业,比如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高等教育等方面,主要以中央政府政策为主,解决内蒙古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问题。在一般产业领域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事实证明,利用国家的制度优势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大有可为,也是对欠发达地区支持的较为适当的政策选择。

(三)加大力度出台配套政策、制度来支撑人才发展

将人才建设与产业规划相衔接,建立内蒙古人才创新发展指标,形成让人才充分发挥潜能的制度和机制,杜绝一切将人才引进作为短期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倾向,形成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良性发展的制度与氛围。

改革分配制度,调动人才积极性。尽管内蒙古的很多单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客观上无法为科技人才提供丰厚的待遇,但也应该尽可能地想办法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科技人才的工资待遇方面要赋予企事业单位充分的自主权,由用人单位依据科技人才素质水平来确定工资报酬。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以绩效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切实体现“按劳分配”的重要原则。分配政策要向关键岗位和一流科技人才倾斜,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效果对应的工资待遇。使广大科技人才切实体会到工作单位以人为本的理念,体会到自身价值得到单位和社会的肯定,从而稳住现有人才、吸引潜在人才,尽量避免人才因为工资待遇问题而选择离开内蒙古。

(四)不断完善人才发展“软环境”

内蒙古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问题上,要重点着力于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以人为本的体制环境,为科技人才提供实现自身理想、价值的工作条件。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行政性人才服务机构与各类社会人才服务机构通过委托、合作、购买服务等方式,协同强化人才保障。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要使用好现有人才,落实现有人才政策待遇,建立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对等待遇的机制;启动对科研团队支持工作,对做出贡献的团队人员予以补助;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各类媒体介绍先进事迹,积极开展自治区特色科技人才工作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以及保障力度

内蒙古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多元化经费投入体系,持续关注突出科研项目,保证投入该项目的科研经费预算覆盖全过程。设立专门的人才引进经费,确保人才政策的落实,从而确保人才引进的稳定性。建立完备的科研经费管理保障体系,不仅保证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性,而且要监督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使用评估机制。

(六)建立更灵活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内蒙古应当发挥产学研结合作用,依托高校建立由企业支持、科研机构参与的综合实验室,将高等院所、企业人才集中起来。立足发展需要,把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岗位上锻炼成长。以扩大人才引进、科研管理和成果转化自主权为重点,进一步凸显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用人主体地位,加强对成果转化技术人才的培养。立足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平台和创业环境集聚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冰霞. 内蒙古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3.

[2]蔡常青,王秀丽.内蒙古科技人才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济,2011,(3).

[3]陈诺平. 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4]李云翔. 内蒙古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5]梁钟.内蒙古企业科技人才流动趋势及思考[J].人才管理,1994,(6).

[6]蔡常青,王秀丽.内蒙古科技人才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济,2011,(3).

[7]李云翔. 内蒙古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

[8]王广民,林泽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典型特质及培育政策建议——基于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

[9]娄伟,李萌.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政策激励[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

[10]娄伟.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6).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开发科技人才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爱在内蒙古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努力培养新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