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冀
摘 要: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文明古国,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地区都有各自独特韵味的古文化,在历史长河的沉淀下保留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各具特色的古文物,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也可以让世人看见当地历史发展的痕迹,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各地方的文物需要做好充分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但结合目前情况看,我国对地方特色的文化缺乏应有的重视,未能做出有效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基于此,文章展开具体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历史文物;地方文物;保护;利用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遗留下来的地方性历史文物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出久远年代人们的生产生活面貌,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可以为现代人们对历史文化进行的传承与研究发展提供宝贵的素材依据。同时,因为地方性的历史文化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所以需要严格重视对这些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下,人们在对地方性的历史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方面,有许多全新的困难与问题,尤其是如果沿用传统的文物保护措施,已不能对地方性文物做出理想性的保护工作。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充分重视对地方性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并探寻适用于新时期的文物保护措施与文物利用方案,以发掘我国历史文物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1 分析我国地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现状问题
1.1 缺乏对地方文物有效的保护措施
地方性文物不是简单的属于一种物件性的历史材料,是拥有极高艺术价值及有利于学术研究意义的艺术品。这些风格各异或年份不同的地方文物,每一件都凝聚着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特有文化内涵与艺术气息。结合我国各地区对地方性文化的保护工作来看,人民没有重视地方性文物蕴含的艺术价值,而只是一味去对地方性文物所具有的历史与学术两方面价值展开挖掘。在这种趋势下,使大众也只是看到了地方文物的历史及学术方面的研究价值,而造成对地方文物本身艺术价值的埋没。此外,地方文物的保护工作者因为很多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而造成保护地方文物时存在诸多的问题。作为一名具备专业素养的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对文物有着较高的审美能力,且对文物具备丰富内涵性的情感思想,在保护文物时凭借专业的综合技术与对文物的热爱,积极做好地方文物的科学保护與管理工作。
1.2 未对地方文物充分的利用
结合我国目前的地方文物利用情况来看,大部分地方文物都由各地区域的地方博物馆进行保护、管理与利用。由于普遍地采用过于形式化的文物展览活动,使人们在观看展览陈列中的地方文物时,不能深刻体会到文物本身蕴含的历史背景及蕴含的文化精神。大部分地方博物馆都只侧重于如何展现文物的外形特征,精心设计文物布局的陈列,倾力营造出特有的视觉感官效果,而却未将文物本身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思想充分展现给参观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博物馆技术人员,未能发挥自身的保护与利用职能,被传统化的博物馆呈现格局给框架,而未深入到参观者的内心,未从文物本身的艺术性角度来审视博物馆对文物艺术性的利用与宣传。
2 做好地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措施
2.1 积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想要做好地方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首先建立专业性强的文物管理人才队伍。从我国现阶段的地方文物保护队伍素质情况来看,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化要求的提高,受现有体制制约,很多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文物保护工作经验,或是其自身没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在保护地方文物时,一旦遇到文物需要合理保存或是要展开相关的维修保养工作时,会存在较大的技术性障碍。因此,对地方文物保护工作队伍来说,首先,应积极培养专业性强的人才,建立能科学管理与利用地方文物的人才队伍。在地方博物馆内部的基础工作中,需要文物保护者收集文物信息,整理其相关资料,对文物进行适当保护,定期保养,做好文物的管理利用等工作。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对古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越来越关注。但博物馆人员在对文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保护不当行为。如一些文物在需要保养或维修时,未能得到管理人员的及时重视,从而造成对文物的再次破坏。其次,在成立文物保护队伍时,应严格把好人员关口,可以采取公平竞争入岗的策略,面向社会大众选拔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从事文物的保护工作。作为合格的文物保护者,除了要具备专业性强的文物保护技能,还需要具有较丰富的博物馆管理工作经验。地方博物馆可以聘请一些权威的专家对内部人员进行指导,或是指派内部人员外出进修提升,以增强文物保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2.2 发挥政府助力作用,加大资金投入
在对地方文物进行保护利用的工作中,因为其有较复杂的程序和一定的工作难度,所以对文物进行的保护利用各环节需要相应的物力、财力支持。因地域原因限制或是存在其他一些原因,使得地方文物在保护时,无法让政府给予充分的关注与支持,从而使地方文物在管理过程中因为资金不足而产生诸多的管理困难。例如,一些文物因为体积较大或是不便于移动,需要大量的维修保养经费。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这些文物的保护工作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功能,结合地方文物的实际情况,展开常态性的日常保护措施,以此设立相关的专项资金保障,且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形势或是根据时间的推移,合理做出对资金投入力度的调整。此外,还应构建出文物保护的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当地民众的参与,来有效保障这些资金投入可以充分应用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然后,还要通过政府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如通过相关的政策颁布,让一些民间资本可以投入地方文物的保护工作中,以对强大的社会力量进行调动。最后,为使资金问题有效解决,博物馆还可以采取低偿性服务的措施,针对投入较大花费的重点保护文物项目,可以合理收取一定的勘探或调查用途的费用,以作为馆内的基础资金。通过想方设法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来丰富地方文物保护的经费,以保障我国地方文物的保护工作可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2.3 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展览效果
对地方文物的展览陈列是博物馆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文物的陈列方式可以评析出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技术标准。为展现地方文物艺术内涵,文物保护策划人员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如从陈列的背景、灯光的调节和营造的感官色彩上进行考虑,以完美呈现出文物本身可传达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在参观者参观文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要及时做出相关历史信息的讲解外,还要细心观察参观者的反映。也要勤于对参观完展品的人们做出一系列的调查,根据观众的心理需求与意见,对文物展览陈列方式及格局设置做进一步的调整。
3 结束语
总之,地方文物对于历史文明的传承及对未来科技文明的发展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做好地方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也需要地方部门、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支持。现阶段需要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站在科学的角度,培养专业性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采取创新模式的管理策略,切实做好地方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焕玲.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8(1):74-75.
[2]刘根发.红色文物文化保存现状及加强保护传承的方式和对策若干问题探讨[J].福建党史月刊,2017(6):39-44
[3]冯秋馥.地方文物管理站文化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5(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