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新 王 珏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既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同时,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创作人才。传媒艺术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中的重要类型,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具有鲜明的技术属性,传媒艺术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依靠技术的充分赋能,促进了各个流程、要素和环节的变革与升级。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传媒艺术教育理念与模式必须全面创新,才能适应传媒艺术实践发展需要,才能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传媒艺术人才队伍。
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以及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的传媒艺术族群,以其“机器和人共为主体”①胡智锋、宋素丽《全媒体时代艺术教育的生态认知、底层建构和方向追寻》,载《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8 年第4期,第3页。的特性,迅速普及、大范围扩张,改变了人类艺术生态和文化生态。有研究者认为,传媒艺术的历史演进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机械复制时期、电子化时期、数字化时期——前者发端于1839 年的摄影术的诞生,中者起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电视的诞生和有声电影的风靡,后者起始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互联网的出现。②参见胡智锋、吴炜华《传媒艺术的历史演进、研究路径及学科回应:一种跨学科的文化视野》,载《现代传播》2013年第12期,第50-52页。然而,互联网技术对传媒艺术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影响还远没有结束,尤其是媒体融合对传媒艺术带来的影响正在上演且未来无限可期。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技术在传媒艺术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媒体融合进入大发展阶段,即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再到智能媒体的关键时期,③参见廖祥忠《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载《现代传播》2020年第1期,第1-7页。传媒艺术的创造主体、文本形态、接受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笔者认为,传媒艺术的媒体融合分为三个阶段,即多渠道相互整合内容阶段、多渠道合而为一阶段、本体独立成熟阶段。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等人提出的“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④[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著《数字化生存》,胡泳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准确捕捉到数字化生存时代传媒发展的基本态势和理想化的模型。但从中外的传媒实践观察,这个理想的实现并非一片坦途。这一方面是传媒体制机制的原因——如从体制架构上讲,摄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电影艺术、网络文艺分属不同的部门来管理,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都所有不同,发展的模态自然也就不同,那么在长期的历史形成过程中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领地。另一方面是传媒自身规律所致。媒体的本质是讯息⑤[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页。,讯息的背后是人的需求。人类对讯息的基本要求是一以贯之的,如更真、更善、更美;但人的需求也是有其变化过程的,它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整体态势的基础上的,而“真、善、美”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实现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纵观人类传播史,受制于人类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制作技术等的发展程度,口耳传播、文字传播、造纸术、印刷术、报刊、电报、电话、摄影、广播、电影、电视不是一蹴而就、鱼贯而入的,总有它们的先后顺序。由此可见,传媒艺术的领地意识和融合意识如同矛盾的双方一直都存在,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的时候,它必然是对已有媒体传播技能的选择性的“扬弃”;而已有媒体也不会立即就束手就擒、被取而代之,总有它的使命和功能的延续,因为固有领地的历史优势有其发展“惯性”。所以,在媒体融合的早期,各个媒体对于媒体融合、对于互联网的态度都是从冷漠的抵制到被动的半推半就,但也会因为压力去“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底线是自己的领地不可被“侵犯”。在领地安全的前提下,媒体间相互借力,吸收彼此的内容,以丰富自己的传播优势,提高自己的传播影响力。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互联网牵引的媒体融合不仅在加速,而且在提质增效,即将媒体融合时期转型升级到“融合媒体”时期。所谓融合媒体,即媒体融合由于技术成熟进入实质融合阶段——PC 端和移动端将实现统一,网络新媒体的平台性和生态性特征愈加明显,网络新媒体以其空前的用户吸附能力重构这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下,传媒艺术的内容生产流程的边界和文本类型的边界都在逐渐消失:一是传媒艺术创作、传播和接受的角色身份在消失。在融合媒体时代,传统意义上的传媒内容生产、传播与接受的流程化将不再严格区分,剔除了严格的板块边界,作者、传者和受者身份有可能二者重叠,也有可能三者合一,难以厘清。二是传媒艺术文本类型的形态边界在消失。在融合媒体生态下,传媒艺术已有类型自身在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情景化的趋势下被不断地改造,趋向形态特征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类型创造自己的参照域(field of reference)”,主类型不断衍生出各种次类型(亚类型);各个已有的类型之间在文本形态、叙事模式、呈现方式等方面,相互“越界”“混搭”“杂糅”“侵蚀”,最后统一为相互妥协认可的新兴的传媒艺术样态。①参见Robert Warshow,The Immediate Experience:Movies,Comics,Theatre & Other Aspects of Popular Culture,Garden City:Doubleday,1962,p.1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机器智能创作生产的内容AGC(AI-generated Content)将大量出现,于是,在一个时期内,专业制作队伍创作的内容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和用户主导创作的内容UGC(User-generated Content),将相互共存。大数据分析、精算法、智能模拟等在传媒艺术的创意策划、文案(剧本)写作、场景创造、角色表演、无人拍摄、特效制作等环节中广泛应用,彻底颠覆已有的创作与传播流程。另一方面,在传媒艺术接受环境中,随着AI、VR、AR、MR 技术的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将在传媒艺术创作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一些沉浸式的影院、画展、演出、文旅产品等呼之欲出。至此可知,智能媒体时代所显现的,不同于媒体融合初期的内容整合,也不同于融合媒体阶段的平台统一和移动互联化,而是传媒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的全流程、全要素将在人工智能主导的模态中实现融合统一。为此,笔者判断,传媒艺术的本体将发生变化,不再有边界分工、区块分割,一种全新的艺术审美样态将出现在我们身边,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社交方式、消费方式。
这种情形下,如何迎接“人人为媒”“万物为媒”“社会为媒”时代的到来,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新型媒介关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何适应艺术文本边界的日益杂糅混搭,不断推陈出新,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审美享受;如何抓住传播平台PC 端和移动端统一的机遇,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率,实现精准传播和优质传播;如何洞察受众人群的接受方式、接受心理的复杂变化,为其提供更具生态性、景观性、体验性的接受环境和接受空间——这些都是学术界必须及时回答和阐释的学术命题,也深深影响到教育界的创新发展。
媒体融合带来的传媒艺术实践巨变决定了现有的传媒艺术教育理念与模式必须改革创新。当前环境下,传媒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培养什么样的传媒艺术人才、如何培养传媒艺术人才,是传媒业界、学界及其他各界的共同期盼。这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治理水平、网络文化安全、国家形象传播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认为,传媒艺术教育应该从价值导向、实践指向、体系设置三方面,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
媒体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水平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意义深远。这首先离不开价值观内核构筑与正确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艺术作为人类精神存在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创作者的主观之思,也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导向。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艺术创造的效果,而艺术作品创造就是价值输出,因此,传媒艺术教育重视价值观在教育体系当中的引领作用,在价值引导上做到“两个融合”:一是面对人才理念和培养格局的升级新要求,做到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二是面对人才培养使命的新要求,做好民族特色与国际传播的融合。新时代的传媒艺术人才,既能致力于对民族艺术新经验的探索、对当代中国发展力的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也能兼具文化自信和话语能力;既能通过先进的理念与优秀的作品,满足公众精神消费和日常审美需求,也能服务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的文化传播战略,提升国家传播能力。
在具体教育创新过程中,应秉持价值的人文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合的“三个维度”。一是加强价值塑造的人文性。传媒艺术发展的出新与人文和自然学科的创新密切相关,科学教育有助于形成现代型人才的逻辑性、思辨性和理性判断力;“艺术教育有助于形成现代型人才的主体性、独创性、审美判断力,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驾齐驱才是现代型人才培养的大方向”①郭必恒《2018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高校篇》,载《艺术评论》2019年第3期,第154页。。作为时代视听表征的艺术,急需先进理念和科学内涵作为支撑。过去,我国人文学科重视传统沿承,对探索性的议题发掘不足,对前沿性的领域开拓不够,并多采用业已成型的理论范式解释不断发生与演变的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话语或新想象较为匮乏的问题。因此说,媒体技术作为艺术创作的必要手段已不足够,文化积淀、媒介素养、科学精神也将全面纳入从业者基本能力构成的评价标准中。人才的能力提升不仅是指单维的技艺精进,还包括了通过方法论的初步形成具备发现新命题、探索新命题、解决新命题的自觉。二是加强价值传承的民族性。面对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议题不断迭代的现实,原创能力与进取意识就变得尤为关键,民族文化发展与前沿艺术探索亟待一体化融合。因此,宜在传媒艺术创作中延承中国文艺传统,在作品内涵构建中重视对中华文化精髓的提取与中国民俗艺术的运用,打造具有中华美学价值的视听符号体系。三是加强价值传播的国际性。不仅要做好我国艺术创作民族美学的再塑和特色风格的传播,还要将眼光投入到融媒体发展和国家传播事业的前沿阵地中去,体现对当代中国的展示、对时代发展的思考、对国际议题的参与和对文化精粹的宣扬。在作品表现形式上,应吸纳前沿媒介创意的新质,通过前沿科技和影像语言的应用来提升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全面融入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全球化浪潮,并引领东方艺术新风向。
过去几十年,我国的传媒艺术专业教育主要为我国相关产业的起步解决了专业人员数量提升和应用制作技能培养等问题,在摸索式发展中逐步实现了院校分布广阔、教学资源丰富、专业设施齐备的良好局面,为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未来随着产业竞争加剧,传媒艺术高等教育的整体定位必然会发生重大变迁,面临着由内而外的本体创新诉求和由此及彼的融合创新诉求,相应地,人才标准也将出现层级化的跃迁,与国家的科技发展与社会转型实时同步。
媒体融合语境下,我国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要在沉思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置身于社会发展变革的动态进程,汲取传统艺术发展创作经验,投入适应新传媒业态的创作转型当中来,从用人需求反推育人要求。因此,以“倒置法”来反观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路径,可通过对当前建构中国传媒艺术品牌所需的创作产业结构、创作人才结构、创作素养结构的多维剖析,定性传媒艺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教学结构中系统性地补充相应环节,在教学内容上针对性地强化相应内容,并在艺术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前沿研究和产业创新为导向。
在具体教育体系创新过程中,应在创新性、结构性上秉持“两个把握”的创新思路:一是把握传媒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性,统观以往国内的教学经验和当下海外的教育范例,用作借鉴但不作照搬,以新思维、新方法解决当下我国艺术高等教育的新问题;二是把握传媒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性,在培养机制上有抓手、有重点,而非随机提议、平均用力、散点建设。
媒体融合语境下的传媒艺术新业态,也不断要求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提高与媒介化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加快融合性创新方向的建设,搭建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艺术与传播等学科交叉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这对媒体从业者的宏观视野、发展意识、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提出了综合要求。融合性的传媒艺术教育正是上述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决定着人才能力的质变。
在此背景下,传媒艺术教育应该以“一体多维”的理念不断扩大培育空间、升级艺术理念、深化教育内涵。其中,“一体”是指打造立体化综合教学平台,“多维”则是指在该平台空间内通过维度创新实现效能提升,具体包含以下四个层面。
资源维“资源维”指的是通过建立超链接关系,打破校园边界和区域边界,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国内外开办相关专业的重点高校和开展相关业务的一流企业,积极寻求优质资源合作,探索联合培养路径,形成多方集群之“势”。
动力维“动力维”指的是发展内驱型系统转向。传媒艺术教学实践需要循序解决“创作”、“创新”、“创意”的素能培养问题——“创作”是指将课堂知识应用于作品生产;“创新”是在技术、媒体和艺术各要素之间发现新质并赋予形态;“创意”是指能用国际设计语言进行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最终应指向对专业知识应用外延的突破。
目标维“目标维”指的是创作研究型尖端定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值转型提升期,智能媒体产业亦处在布局启动期,均需要具有高站位发展意识、精细化专业知识、深积淀理论学识并掌握丰富创作经验和多元社会资源的人才作为引擎来推进相关产业细分领域的发展。
功能维“功能维”指的是社会服务型功能标准。“传媒业界、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应以融合之精神、开放之态度、历史之责任,携手合作、共同开创智能传媒教育的新形态,方才不负传媒作为社会发展原动力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决定性因素的智能媒介化时代的到来。”①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载《现代传播》2019年第3期,第7页。
传媒艺术高等教育新范式的构建,意在整合学科资源,形成群体优势,促进交叉融合。宜以现有艺术类优势学科和核心专业为龙头,以相关特色专业为搭手,深度挖掘学科间关联属性,实现协同发展、借势发展、增量发展,打造跨专业联合创新的有力引擎。传媒艺术高等教育的建设与推进,是在国家大力支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鼓励高校凝练办学特色的形势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形成“艺术+”学科共享平台以服务相关产业新发展与新布局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可借由专业体系、人才素能、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几个重点方向的转型进行探索。
推进传媒艺术教育由局部调整走向深度创新,是适应行业发展与社会转型的所需与必行。应始终关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带来的传媒艺术新业态,增强艺术人才培养与媒介化社会需求的契合性。以融合型专业、融合型师资、融合型教材、融合型课堂为培养保障,以“艺术”为核心、以“传媒”为介质,积极将艺术创作延展到其他学科的表现领域上,走“新艺科”和新文科、新工科相融合的发展之路,并聚焦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艺术呈现领域的创新,导引艺术教育从传统范式向智能范式转移。
同时,可尝试以专业结构调整推进教学内容调整,加速艺术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对一些不符合学科发展需求,难以适应行业、社会、教育发展新形势需要的专业适时进行更新换代;对于一些在发展定位、培养过程等方面有交叉重合的专业,整合优化空间资源、设备资源、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对国家、行业、市场的急需,要发掘学科内、学科间专业交叉融合优势,及时占领新的教育教学领域。这样可以使艺术类专业教育定位更加清晰、合理和科学,既保持传统优势,又适应趋势潮流,加快融合性学科专业建设,搭建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艺术与传播等学科交叉平台。
当前,国家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面临转型诉求:由数量到质量、由制作到创作、由模仿到创新。在此关键阶段,具有顶层设计能力和多元创作手段的尖端人才尤为关键,但反观从业者现状,囿于制作的能力局限和困于旧式的思维局限依然常见,文化底蕴单薄、科学技能匮乏、思想视野局限、创作观念陈旧等素养不足亟待提升。新时期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须立足全媒体时代大众媒介消费的诉求,立足互联网环境中大传媒产业服务国民生产各领域的拓展潜能,以媒介应用创新和文化传播创新为抓手进行能力构建,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创作能力和创优追求。
具体来说,人才素能的转型即通过逐步夯实人文基础、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在技术制作的基础上,强化培养媒介创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使其从“收集+ 加工+ 传播”转向“挖掘+ 创意+传达”。一方面,扭转重应用、轻人文的现状,通过强化历史、文学、哲学、科技、美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教育,全面启发学生的生活感悟、语言表达、概念提取和视听联想等能力,加深其思想维度和精神积淀。另一方面,在“传媒+”、“互联网+”的趋势下,尊重融媒体发展规律,鼓励学生围绕大产业概念学习策划、创意、采编、设计、制作、传播等内容,对应产业特征并结合自身优势,实时调整学习侧重。总体上,在思维认知和实践技能双方面实现基底重构。
传统的艺术人才培养具有专业固定、大班授课、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考核形式单一的特点,这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拓展、模式统一与创新多元、职业要求与实践需求等方面产生断裂,“不利于传媒艺术人才人文底蕴、社会品格、国际视野的养成”①曹坤《用“跨界思维”打造传媒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载《现代传播》2012年第3期,第130页。。新时期传媒艺术教育面对这种现状,需要调整育人思路,以坚持交叉培养、鼓励联合创作、发挥集群效应的理念创新促进培养模式的转变。
传媒艺术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型,可进行多维度的建设:在教学资源配置上,进一步实现交叉融合、共通共享,既保证艺术学科统一协调发展,又充分调动各专业积极性;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强化“研究创作制”,在提升艺术创作素能的同时加强人才的研究素能,以创作发掘研究问题、以研究解决创作难题,将创作触角前置于创新前沿,也将研究视角前置于产业前沿;在创新空间构建上,通过探索人才项目孵化机制,设计激励、扶持、资助学生创业创新的有效措施,搭建富有发展生机的融媒体实验平台,以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的媒介教育,通过提升艺术传播主体能动性来激发传媒艺术生产活力。
面向未来创新的艺术教育教学,应同步改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挖掘信息深度并拓宽知识维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将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在课程教学注重实用性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尖端创作的引领型研究,瞄准艺术行业发展关键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加强艺术前沿的学理性研究,拓宽产业格局和理论视野。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一方面提升实践教学的创新要求,与真实产业项目对接,与真实行业问题结合,一方面加强专业间、学科间的融合实践,走出本专业的边界限制,走向传媒艺术创作的交叉领域。
此外,应进一步提升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语境下,洞察全球信息传播与媒介消费态势、科学研判国际舆论环境、抢抓艺术产品创新先机,无一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深刻的国际理解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落实在高校育人实践中,则需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策略,展开高品质和前沿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联合培养、交换学习、暑期学校、短期培训、国际会议、实习实训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走进国际一流大学和知名企业的机会,打通与全球对话的教育通道,以解决现有的国际化教学合作中存在的重课程轻实践、重制度轻机制、交流易联动难、单向易多向难等问题。
综上,传媒艺术文化已经席卷全球,媒体融合已经构成了大势潮流,这为人类的生存与表达带来极其深刻的变革,构成了全球化的整体语境。适应媒体融合趋势、助力媒体融合发展、服务媒体融合创新,是传媒艺术教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使命。我国传媒艺术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将是一个发展性和交叉性并存的课题。其中教育理念创新和培养模式优化,是基于资源累加、合作互动、项目拓展、体量扩容和理念更新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以一流标准、系统筹备、精细设计、缜密实施和全程质控来保障人才培养的全程水准。传媒艺术教育范式的创新与实践,有利于拓展艺术边界、融合传媒框架并打破学科壁垒,催发教育成果的新质,并以融合性思维深化内涵式发展,通过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为我国融媒体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以可持续发展、内涵式发展、特色化发展的标准走出服务于我国产业升级和艺术创新的品质育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