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吴秀艳
陕西航天医院,陕西 西安 710025
为确保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日常健康管理质量,需在药物治疗同时做好护理干预。循证护理模式以其科学性、规范性优势,于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诊治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择取于本院诊治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患纳入时间2017年8月~2019年8月。纳入标准:(1)符合2型糖尿病疾病诊断标准;(2)年龄高于50岁;(3)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障碍;(2)存在其他脏器功能病变;(3)无法生活自理。
170例2 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常规组、循证组。常规组85例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44:41,年龄在51岁~71岁间,年龄均值为(63.22±3.17)岁,病程为1年~11年,病程均值为(7.25±1.25)年;循证组85例患者中男、女例数之比为46:39,年龄在51岁~72岁间,年龄均值为(64.73±3.14)岁,病程为1年~13年,病程均值为(7.41±1.21)年。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资料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即密切监测病患体征、提供舒适诊治环境、强化沟通、做好健康宣教等。
循证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干预,具体为:(1)提出循证问题。结合2型糖尿病疾病、临床常见护理问题提出循证问题,如:怎样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2)寻找循证支持。提取循证问题中的关键词,并于万方、知网平台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情况制定具体计划。(3)循证措施。在各项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结合病患具体情况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沟通,缓解其因长期用药引发焦虑及抑郁情绪,针对此类患者,应尽量多陪伴其身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真实想法,给予安慰和鼓励,要正视现实,积极学习相关疾病知识,消除顾虑和紧张,积极心理治疗加上多方努力,把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运动指导:合理适当的运动,包括散步、有氧运动等,鼓励患者餐后散步30分钟,控制运动强度,这样可控制和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增强个人免疫力。饮食调整:采用一对一宣教模式,依据患者身高、体重及工作强度,计算每日三餐热量分配,采取个性化指导,制定合理食谱,定时定量进餐,达到营养均衡。健康宣教:通过制定卡片,微信公众号宣传糖尿病相关知识,让患者更好了解治疗方法和自我护理,更好配合医护人员。反复多次宣教,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表1.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Mean±SD,分)
1.3 评价指标 以SAS、SDS量表评估两组病患心理健康状态,病患得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以SF-36量表评估两组病患生活质量,得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佳;以问卷评论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得分越高即满意度越佳。
1.4 数据处理 以软件SPSS21.0处理结果数据,计量资料结果以(Mean±SD)表示,行t检验。p<0.05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循证组病患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SF-36、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具体见下表1。
2型糖尿病属慢性疾病之一,中老年人发病率极高,且发病后需终身用药并做好日常健康管理工作,以确保病患生命健康。为此,需做好对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2]。
相较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模式更为遵循护理服务科学性,以理论资料为支持,结合临床实际,施行针对性护理服务,以期提升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效果。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在提出循证问题后查找文献支撑,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护理计划,并加以施行[3-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可知,相较于常规组,循证组病患SAS、SDS评分更低,SF-36、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
综上所述,较常规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