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获得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研究

2020-04-12 06:07朱宝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育人校园政治

朱宝华

[摘           要]  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出发,站在受众的角度,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从思想政治主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质教育、身体素质锻炼、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维度,阐述学生“六度”提升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工作;获得感;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22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构建了以课程育人为重点,生活育人为主体,文化育人为浸润,网络育人为突破,活動育人为支撑,服务育人为抓手的六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全校教职员工的目标共识和共同使命,内化为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细化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学生的“六度”提升。

一、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提升学生做人高度

(一)构建思政课程教育体系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桥梁,打破课程属性之间的壁垒,构建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通识课、专业课、社会实践课等构成多元互补、有机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工作者。学生不再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全过程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深化思政课程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要求,学院发挥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理论、虚拟、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方法改革,以及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能力考核+过程学习考核“三位一体”的考核方法改革,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做到“八个统一”。

(三)拓展思政通识课程

依托学校通识教育中心,增加大量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扩充知识、补学经典、强化人文,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职业精神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助力学生岗位成才和未来人生发展。

(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化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各类专业课程贯彻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推进校级课程思政教改示范课建设项目,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五)延伸第二课堂教育

实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计划,落实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书记思政课堂、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习说”主题教育活动、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第二课堂和社会。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学生做人深度

(一)引领精神追求

利用清明、端午、中秋、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党史国情、革命传统、形势政策、廉政文化活动,把握爱国主义主旋律。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以“传承五四精神,弘扬团日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传统文化”“诚信立业,技精行远”“百善孝为先”“爱在心中,感恩更美”等为主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个人道德、家庭美德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培育。

(二)涵养价值引领

通过举办师德报告会、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报告会、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职业精神、明晰的职业伦理、良好的职业道德,凝聚校园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力量,积极开展体现奉献、爱心、担当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传承文化积淀

大力发展社团文化,发挥社团在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中华文化传承等方面独特的作用。深入挖掘学校校史文化,以校史陈列馆为载体,充分展现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特色、校规校纪、校风、校训等精神品格,将全体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统一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浪潮中。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夯实学生做人厚度

(一)建设“平安校园”

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建设活动,在法制教育、不良网贷安全教育、国家安全观教育和国防教育等方面深化工作实践,通过课堂、讲座、培训、竞赛、演习、媒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点、线、面有机结合,全方位、多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安全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建设“美丽校园”

在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中融入素质养成教育,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思想,精心设计由绿化与水系、道路与庭院构成和谐的景观体系,形成景观与建筑互为背景、相互渗透的全新校园环境,实现学校的文化继承创新与新校园建设齐头并进,充分彰显校舍建筑、文体设施、校园景观等文化功能,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力与人文的魅力。

(三)建设“书香校园”

书香文化是校园特有的品质。学院每年举办读书节,开展国学知识竞赛、诗词大会、商院“朗读者”、“知书达礼”文化展征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问答活动等文化活动。学校图书馆提供了人性化的阅读空间,营造了求知、创新、高雅、自由的学术氛围。

(四)建设“活力校园”

发挥共青团对全校青年团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持续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社团联合会巡展活动。创建了“一院一品工程”团学活动,以“创特色、树品牌、重实效”为指引,全力打造富有系部特色、专业特色的团学活动品牌,通过品牌活动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引导教育青年,为青年学生展示自我、服务社会、提升人文素质打造平台。

(五)建设“节约校园”

依托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从制度建设、节能技改、文化宣传三大领域开展节能攻坚战,“坚持不懈抓节能”成为节能工作新常态,学校人均综合能耗、人均水资源消耗达到全省领先水平。节约校园建设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生态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

(六)建设“温馨校园”

建设学校“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实行“错时办公”和“延时办公”制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碎片时间的利用完成各项学生事务需求,逐渐建成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坚持以国家资助为主体、生源地助学贷款为支撑、校内资助为基础、企业社会资助为协助,建立貧困生库,成立校、二级学院、班级三级资助工作小组,实行“四级评审,三级公示”制度,实现了“决不让任何一个有志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郑重承诺。

四、重视身体素质锻炼,延展学生做人长度

(一)加强体育课程建设

对体育课程合理规划、编制与完善,加强各年级、各学段之间的课程衔接。将早锻炼、体育社团、体育竞赛、阳光体育活动等内容纳入课外锻炼体系,确保与课程教学能够有效衔接。开设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武术、瑜伽、健美操、网球共计十个项目的特色课程,根据学校现有器材和师资力量,开设核心力量训练、动感单车、排舞等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强化课外体育锻炼

完善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广泛宣传,使体育锻炼、健康生活理念深入学生内心,指导学生每天进行早锻炼;响应教育部普及校园足球的号召,组建校园足球队,创新训练内容、训练方式、竞赛形式和竞赛组织,积极参加各项省市级足球比赛,为推广普及校园足球做出应有的贡献;每学期开展系列阳光体育活动,组织以同一年级班级为单位的比赛;开展一年一度的学生田径运动会和体育节,参与率达在校生总数50%以上。

(三)积极参与体育竞赛活动

学院重视校运动队建设,共组建9个校队,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各项体育竞赛,创造条件、财力支持参加省运动会、省足球技能大赛暨体能大赛以及其他各项省市级相关比赛。

五、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做人宽度

(一)创新课程体系

以面向大一学生开设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主线,普及心理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块;以心理学与生活和团体心理辅导选修课程为辅线,以“微体验”教学为特色,课程内容系统科学、指向性强,形成了覆盖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全网体系,精心打造省级精品立项课程建设。

(二)夯实五级预警

发挥市级四星级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作用,依托心理健康宣传周(月)平台,开展主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育人活动。采用“432制”分级建设,即四级选拔(班级推荐、学生竞选、学院筛选、中心评议)、三级培训(基本知识、危机识别、朋辈互助技巧)、二级考核(学院考核、中心考核)。编写了《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宿舍气象员心理工作手册》,培养学生心理骨干的角色意识,增强危机的识别预警能力。同时,在各班、宿舍设立气象员,在学生中更好地开展心理自助、互助以及朋辈辅导工作,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力量的覆盖面。

(三)强化危机干预

建设“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个人及家庭”五级心理预警防控体系,落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提升危机事件常态管控能力。利用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课堂教育、网络宣传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心理自助的动机和能力。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数逐年增加,自我求助意识明显提升。

六、培养创新创业素质,锤炼学生做人强度

首先,依托“南通市创业孵化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南通市众创空间”,充分挖掘60多年商科办学底蕴,构建“4+4+N”立体化、全程式、多元性、全覆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文化引领、项目孵化全方位、立体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汇集政府、学校、院系、企业形成联动机制。

其次,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已设立了科创、电商、文创、珠算非遗研创、财经咨询、旅游、物流配送和创业街区八大创客空间,增强了创业服务和孵化服务功能,孵化出一批技术含量高、专业结合紧、影响范围广的创新创业项目,吸引了100多个项目团队入园孵化,带动了2000多名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其中70%以上的项目成长趋势向好。

最后,立足专业内涵建设,构建“一园N个专业创客空间”功能布局,目前已建有科创、文创、电商、财经咨询、旅游服务、珠算非遗研创、创业街区、物流配送基地八大创客空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Z].http://topics.gmw.cn/node_103479.htm,2016-12-07.

[2]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Z].中国舆论场,2019-03-18.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育人校园政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