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蓉 王聪
【摘 要】本文以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为起点,结合课标,通过对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学目标的分析,采用引导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按照复习回顾、讲授新知、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教学反思六个环节,基于数学模型素养就《正、余弦定理应用》第一课时做了全面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正余弦定理;距离测量;数学模型
正、余弦定理是求解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正、余弦定理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素养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1]。笔者在教育硕士专业课《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上开展模拟授课,在合作中完成实践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 课程标准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要求是能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的距离测量问题。
2 教学内容分析
2.1 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解三角形”这一章的内容,是初中“解三角形”内容的延续与拓展。本章主要揭示三角形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综合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是人教B版必修4第九章9.2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涉及测量距离的问题。本课时是在教学正、余弦定理之后的实际应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2.2 教材编写意图
以故宫角楼的高度测量为背景提出实际问题,引入本小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此问题,并让学生给出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设置1道例题和1道练习题。例题讲解采用交流研讨的方式,有利于展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法,强化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讲解例题后,学生已掌握解三角形实际问题的思路。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练习题,巩固新知,从而使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最后,从解题思路进行小结,并结合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理解。
3 学习者分析
3.1 知识基础
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和正、余弦定理,能够运用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3.2 数学思维
高一学生处于形式运算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水平正逐渐提高,但空间想象能力尚有待提高。
3.3 情感态度
学生积极参与探讨测量方案(测量不可达两点的距离),合作交流,并提出质疑,进行反思。
3.4 学习困难
在求解不可达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时,学生暂时不能独立想到将不可达两点转化为可达到两点的模型,即不能独立地将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
4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4.1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4.1.1 情境与问题
从测量故宫角楼的高度问题出发,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发现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背景,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4.1.2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能够运用正、余弦定理等解有关三角形的问题,将不可达两点间的距离测量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的问题。
4.1.3 思维与表达
通过解三角形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1.4 交流与反思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研讨,应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歸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
4.2 教学重难点
4.2.1 重点
分析测量问题的实际背景,找到测量距离的方法,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2.2 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或几个三角形,逐个解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5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师需要在探究过程中多次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因此将第一种教学法设置为引导探究法[2]。
6 教学过程
6.1 复习回顾
教学内容:由郑和七次下西洋、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对我国航海和地理测量做出的突出贡献引出“解三角形”的理论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并复习正、余弦定理。
教师活动:教师拓展与实际相关的知识,回顾正、余弦定理,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回忆正、余弦定理以及公式的变形。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历史知识,让学生体会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复习正、余弦定理并举出生活实例,顺理成章地引出新课题。
教学反思:可以通过观看几个历史名人图片激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6.2 讲授新知
教学内容:在护城河对面测量故宫角楼的高度。因顶端和底部都不便到达,所以不能直接测量。引导学生思考用米尺和测量角度的工具。
Q1:你能在故宫角楼对面的岸边得出角楼的高度吗?如果能,写出你的方案,并给出有关的计算方法;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Q2:角楼的高度可不可以转化为不可达两点之间的距离?
教师活动:教师要多次引导,一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实际图形转化为数学模型,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二是引导学生将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再求解;三是引导学生将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上,最后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
学生活动:设计测量方案,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抽象能力有限,针对不可达两点问题,学生独自解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多次强调求解问题,突出教学重点,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题的素养。
教学反思:这道题属于中等难度,学生能想到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问题,但是在将此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时,学生会遇到困难。因为学生掌握知识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可先抛出情境问题,将其放在例题后解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3 例题讲解
教学内容:A、B是某沼泽地上不便到达的两点,C、D是可到达的两点。已知A、B、C、D4点都在水面上,而且已经测得∠ACB=45°,∠BCD=30°,∠CDA=45°,∠BDA=15°,CD=100m,求AB的长。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归纳学生的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在解三角形时,灵活选择两个定理,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展现思维,强化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同时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反思:这是道典型的求解不可到达两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因是线上授课,没有黑板,所以效果不是很好。面授时要是能在黑板上清晰地写出解题过程,效果肯定会更好。
6.4 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公路AB一侧有块空地OAB,其中OA=3km,OB=km,∠AOB=90°。当地政府拟在中间挖一个人工湖OMN,M、N都在边AB上(M、N不与A、B重合,M在A、N之间),且∠MON=30°,若M在距离A点2km处,求点M、N之间的距离。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完成与例题相关的练习,起过渡作用。
教学反思:练习题有点难度,部分学生无法独立解决。
6.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
(1)解三角形的步骤,如下图。
(2)给学生预留作业,必做题为习题9-2A的第3、4题,复习题B组的第7题 ;选做题为复习题C组的第1题。
教师活动:对解题思路进行小结,由教师随机提问,并对学生的阐述归纳总结。
學生活动:依据所学新知进行总结汇报。
设计意图:紧扣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呈现出解三角形的步骤,使学生解题时得心应手。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迅速,没有给学生回顾例题和练习题解题思路的时间。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理清解题思路和过程,效果会更佳。
7 教学反思总结
此教学设计的创新点是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情境以及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清晰明了,利于学生掌握。优点是教学目标定位恰当,结合了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了深入钻研,围绕知识与技能等,制定了核心目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中认识到数形结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强.《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一)——距离测量问题》教学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12).
[2]管军.“解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学数学月刊,2016(2).
【作者简介】
王慧蓉(1995~),女,汉族,安徽安庆人,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王聪(1997~),女,汉族,辽宁瓦房店人,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