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芸
[摘 要] “中国梦”是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且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指引。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如何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国家未来的发展。主要依据广东茂名幼儿园师范专科学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调查研究,分析“中国梦”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 “中国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037-03
理想指导人生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需要坚守的理想信念,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总体上来讲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价值取向等的缺失。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结合我校的大学生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中国梦”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总的来说,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他们大多有着崇高的理想目标,思想政治觉悟比较高,但在网络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现实功利化、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为更深入了解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主要对我校三大专业(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大一年级的216名大学生进行了课堂问卷调查,经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不够
首先,在关于“中国梦”理论知识的获得渠道,6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课堂上老师的讲授,3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渠道,1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关于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关注度的调查中,比较关注的学生20%,偶尔关注的学生60%,不太关注的15%,从来不关注的5%,可见,大学生了解“中国梦”理论知识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老师授课的方式来了解相关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还是不够的,同时上网很少关注国家、社会方面的信息。
其次,在对“中国梦”的根本内涵了解调查时,一般了解的40%左右,比较了解的10%左右,不了解的占了50%左右,可见我校的大部分学生还对“中国梦”不了解;在对“中国梦”的认同上,75%左右的学生认为“中国梦”是可以实现的,符合时代的发展,20%左右的学生认为“中国梦”只是一个理想,实现比较困难,5%左右的学生认为很难实现,可见,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一定的信心,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感性认识,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利益,同时还存在知行不统一。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梦”是有一定的关注,但是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不够,理论水平欠缺。
(二)学校教育氛围不够浓厚,部分教育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调查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政课(特别是对“中国梦”的教育宣传上)是否重视这个问题上,70%的学生选择了“一般”,20%左右的学生选择“不重视”,只有10%的学生选择了“重视”,可见我校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因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力度不够大,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活动内容,还存在着形式主义,导致宣传活动开展不深入、不彻底。
在调查上思政课能否坚定自己理想信念这个问题上,选择大有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只占20%左右,选择提升较少,理想信念目标还是模糊的占70%左右,选择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的占10%左右,可见,一方面原因是课堂的教学缺乏吸引力,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课堂互动性少(因为是大班教学,互动展开不容易);另一方面,是一部分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功底不够深厚,立场也不太坚定,虽然在课堂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但实际行动上可能并不坚持,甚至有时还把党内出现的一些不良的支流现象夸大,疏忽了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对这样的教师容易反感,因此造成了对思政课的厌听厌学,也就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了,从而也导致他们理想信念的缺失。
(三)大学生对社会的各种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只看重个人的理想
在调查你是怎样看待来自于网络的新闻、信息这个问题上,完全相信的占了80%左右,完全不相信的占5%左右,不完全相信的占15%左右,可见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观念不断涌入我国,其中也不可避免传入一些反面的、腐朽的思想与观念,部分大学生又恰恰缺乏对信息真实的辨别能力,分不清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全盘接收。
在调查大学生毕业后你最希望获得的职业是什么这个问题上,60%的学生看重的是工作福利待遇,35%的学生只看自己的个人兴趣,5%左右的学生选择没有适合的职业就不干,可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性多样化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导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趋向于个人化、现实化和功利化。
二、“中国梦”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以上可以看出,针对当前“中国梦”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下面主要结合我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方面:主要是社会引发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危机
一方面,受到整个国际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文化思潮不断涌入我国,由于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缺乏对思想文化的辨别能力因而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使得我们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大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被弱化,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从而使他们原本就不坚定的理想信念日渐模糊,对传统价值和道德责任也日渐淡化,所以需要“中国梦”这种精神力量为我们指引道路方向,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思路和视野;网络的发展也拓宽了大学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同时通过网络所提供的丰富的社会信息,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内在潜能。但与此同时,网上信息的良莠不分,同时某些舆论媒体违背职业道德,责任感缺失,报道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虚假新闻、受其影响也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从而造成大学生信仰的缺失,最终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学生自身方面:对“中国梦”一知半解,重视个人利益,忽视政治理论学习
首先,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中国梦”教育十分重要。但在前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是一知半解的,这一方面說明学校关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做得不到位,没有加强学生对“中国梦”理解的深入。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理解和践行能力不足的问题,从当前大学生自身来说,他们大部分都出生于21世纪,这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成效显著,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多的是看重经济利益,而忽略对道德品行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因而在面对经济压力或金钱诱惑时,容易在成长过程中迷失自己,造成大学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性。同时由备受束缚的高中生活进入了自由轻松的大学校园,部分大学生的惰性开始滋生,不思进取,忘却学习的任务,渐渐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丧失了理想信念,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沉迷网络,自毁前程。同时一些大学生抵抗诱惑的能力较弱,也导致了理想信念的缺失。
其次,大学生缺乏自信也是导致大学生缺失理想信念的原因。由于我校属于高职高专学校,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并不是他们心中理想的大学,所以当他们进入学校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自卑感,以及源于心中的理想信念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导致内心的挫折无法做出有效的调整,而使其理想信念逐渐降低,甚至失去自信心。
最后,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也导致我校一部分大学生自暴自弃,认为前途无望。同时部分大学生也认为读不读大学,工作后没有太大的差别,即使是在校学习,也认为是为父母而学,学习上丧失上进心与探索创新精神。同时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为了摆脱压力、空虚寂寞等而投入恋爱大军之中,而他们又缺乏自制力,未能兼顾好学业,从而导致理想信念的缺失。
(三)学校方面:主要是学校“中国梦”教育体制不完善,缺乏机制保障
首先,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社会上相对独立存在的一个机构,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和正确价值观念树立的关键时期。而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中转换过来,学校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为了成绩而考试,为考试而学习,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其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存在一定问题。一直以来,大学的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的思政教育主要是灌输学生理论,实践机会很少,学生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都不足,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这种教育产生厌倦。同时从学校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些脱节和滞后性,因而不愿接受,于是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缺失。
学校对教师的教育管理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当然,大部分教师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起到“引导”和“榜样”作用,而部分教师理想信念的迷失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着消极作用。这主要还是源于我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所以未能更好地对大学生展开深入细致的理想教育。
(四)家庭环境方面:大学生缺乏独立自理能力,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成效显著、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成长,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独特的生活环境使得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表现自我意识太强,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承受不了挫折,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不强,这就使得原来传统的“理想目标”教育对他们难以发挥作用。因此,他们往往对学习不够刻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得过且过;况且他们对自身要求也不高,认为能混个文凭也足够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理想信念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从而最终导致理想信念的缺失。
同时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问题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类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他们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只把孩子当作一部读书的机器,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中,除了学习以外,父母包揽了一切,从而导致这部分大学生形成一种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另一类是有的家长自身道德素质偏低,不能以身作则,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在现实的生活中,大多数家长也只是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认为高分才是努力的结果,至于有无理想信念,他们根本不在乎,从而最终导致理想信念的缺失。
总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大学生能够树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依靠大学生来实现,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合力,以及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来实现。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朝着“中国梦”的目标奋斗。
参考文献:
[1]李娟兄.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2015(3).
[2]李艳敏.中国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学理论,2018(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