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探讨

2020-04-12 01:56杨文惠易林涛李金阳尹艳琼刘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杨文惠 易林涛 李金阳 尹艳琼 刘辉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使传统村落备受关注。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载体,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该文以楚雄武定县大西邑村为例,在现状分析、实地取证的基础上,将当前村落存在的文化流失、空间结构混乱等问题置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村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024-04

1 引言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1]。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村落不仅是优秀历史的传承,更承载着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对于我国自身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传统村落正面临着吞并、消亡的命运,保护工作的开展不容迟缓。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大规模开展始于2011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发起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较国外而言起步较晚。我国至今已有5批6819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虽然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但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特别是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工作仍较少,楚雄州已有5批共23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本文研究的楚雄州武定县发窝乡大西邑村于2014年作为楚雄州第三批名单跻身名录,入选传统村落名录给大西邑村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大西邑村彝族传统村落的分析研究,找寻“特色危机”的出路,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楚雄州内其他彝族及云南省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2 大西邑村保护与发展现状

2.1 村落概况 大西邑村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地处发窝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7km,距离县城71km。东邻阿庆争村委会,南邻发窝乡村委会,西邻多分村委会,北邻中村村委会(见图1)。全村国土面积15.9km2,海拔2114~3290m,适合粮食及经济果林种植。大西邑村委会下辖大西邑、小西邑、羊槽、骂依咪4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共有436户1492人。其中大西邑村内少数民族多为彝族且多为黑彝,是一个以彝族聚居为主的自然村。

2.2 村落格局 大西邑村延续彝族村落选址背靠大山的传统,建于山地势平缓的向阳山坡,远离城市,其边界属于自然边界范畴。村落四面环山,正面朝向长已线,村后是密林,村落与山体相互映衬。随山势变化的大片田地分布于村寨前方。从整体上形成“背靠青山,面前田地”的空间格局(见图2)。

2.3 街巷空间 大西邑村坐落于山间且沿向阳坡而建,道路依山势而变形成枝状路网(见图3)。道路分为2个等级,一级道路是连接长已线的村内通车道路,宽度约4~5m,二级道路为各户入户路,道路宽度不一,且极大一部分难以满足通车要求。区别于水泥地面,大西邑村内道路硬化采用石板铺装形式(见图4),连接村口与各家各户,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乡村道路的自然肌理。道路垂直界面多由建筑构成,少部分为树木或低矮灌木丛,D/H比值随着水平界面的变化而变化(见图5),观察者视线时而开敞时而聚集,带来较好的参观体验。同时石板路与保存完整的传统建筑相融合,共同营造出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2.4 建筑风格 楚雄传统民居主要有青棚、土掌房、垛木房、闪片房、茅草房、瓦房、“一颗印”等类型[3-4]。大西邑村建筑为典型瓦房建筑,建筑相互组合、围合成院落。建筑风格统一且保存相对完整。村内的建筑其基础由石头砌筑,墙身用当地出产的红土夯筑而成,承重以当地出产的木材作为承重构架,屋顶为“人”字形坡瓦屋面,以便于排水(见图6)。大西邑瓦房建筑在布局上具有典型的“一颗印”特点,但较之普遍意义上的“一颗印”而言体量相对较小,正房层高普遍低于3m,耳房則更甚。院落分为围合式布局和半围合式布局2种,入户门多为木门。正房一层为3间,左右两间为卧室,中间堂屋,堂屋内布置火塘,火塘在满足大部分生活需的求同时也是家族围坐议事之处。彝人尚火,火代表着延续不息的生命力,故而不可熄灭。但时至今日,多数家庭已将火塘布置至他处,堂屋仅做待客所用。堂屋左右侧的卧室,彝人以左为尊,家中具有威望之人多居于左室,客房多位于右室或耳房。二层为阁楼,做储物之用。耳房下层架空为牲畜用房,上层为居住或储物空间。院落中设有石磨或畜厩以满足生活需要。从内部空间分析,各家住宅皆是地区中的一个重要分子,共同构成大西邑建筑群,从外部观察,大西邑建筑群以其极强的可识别性和连片式集中分布成为当之无愧的聚落的“名片”,在体现地区特色,弘扬地区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5 特色文化 大西邑村居民多为彝族,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各家各户都有修家谱的习俗,各户按照亲疏远近编制家谱,家谱是记录其民族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此外,与传统彝族火把节时间不同,大西邑村的火把节在六月十四这一天,届时人们相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来欢度这个彝家人的节日。

3 大西邑村在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传统村落风貌逐渐被破坏 大西邑村村落风貌在发展中逐渐被破坏,村落肌理被现代化进程打乱。传统民居因空间封闭采光较差,抗震性能也较差,一些建筑还存在墙面脱落的情况,进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要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需求的提高,往往采取重修、重建的方式对原有建筑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些风格与传统建筑风格迥异的建筑。此外,在道路硬化过程中忽视了排水设施建设,致使生活污水、牲畜排泄物无组织排放,影响村内人居环境。

3.2 街巷空间混乱,缺乏公共活动场所 大西邑村道路硬化采用了石板铺装的形式,虽然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村落风貌的自然、淳朴,但难以满足生活需求。二级道路即各入户路宽随着地形、周边建筑条件宽窄不一,平均宽度为2~2.5m,难以满足通车要求。其次,大西邑村依山而建,空间开敞,聚落中心节点空间界限不清晰。据调研显示,大西邑村无明显生活性节点,村民婚丧嫁娶习俗及节日庆祝活动完整且被完整保留下来,但村内缺乏举行公共活动场所,居民举行活动只能在乡道旁候车处以及村内道路交叉口处。

3.3 传统建筑面临冲击 大西邑村内传统建筑因其卫生条件差、建造技术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村民较多选择拆除重建或改建。在重建、改建住宅过程中,建筑所用材料及建筑外形等方面与传统建筑相差较大,给传统“一颗印”式建筑风貌的协调统一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3.4 文化资源缺乏合理保护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并集中表现在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大西邑村作为彝族聚居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传统彝族服饰、彝族语言、六月十四火把节、记录各家发展历史的家谱等。在现代化进程推进以及城市化浪潮冲击的背景下,传统村落与外界交流不断加强,彝族传统文化正遭受严重侵蚀,具体表现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改变,促使基于血缘、地域关系建立的依赖家庭、家支、村落机体的公共社会关系的瓦解[3-5]。在大西邑村表现为大量记录有宗族关系、发展历史的家谱遗失;传统彝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被同化,现代生活方式取代“火塘”,承载历史的彝族宗教祭祀、节庆活动逐渐淡出视线。

3.5 产业发展缺少新路径 大西邑村属于高寒山区,森林和草地的覆盖率广,自然环境优势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带来前提。大西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世世代代以蔬菜、核桃种植,猪、肉牛、黑山羊等养殖为生。大西邑村目前仍保留着传统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的产业结构。在生产模式方面,当地居民以种植传统农业产品为主,主要农产品为蔬菜和核桃,蔬菜经营模式为自给自足式,极少一部分农产品被商品化。核桃作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为小农式生产经营模式,并未实现规模效益。此外,大西邑村内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也是导致传统农业失去发展活力的另一重要因素。

4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4.1 保护村落整体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识有2种:一是将传统村落作为物质遗产,按照文物古迹的方式进行保护;二是依托传统村落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发展旅游[6]。而事实上,传统村落保护的目的无非是对村落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使当地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大西邑村应从宏观微观2个层面加强村落整体风貌的保护。在宏观层面,对大西邑村进行集中开发、连片保护,确保村落景观的完整性,形成完整保护区。在微观层面,加强传统建筑保护、加强街巷空间整治。在传统建筑保护方面,对于破坏较为严重的建筑,在秉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上开展修复工作;此外,在开发建设中可以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以实现传统建筑对于现代化生活方式需求的满足,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在街巷空间整治方面,对于大西邑村现状石板路宽度不一且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在维持现有空间肌理基础上尽可能扩大道路宽度,完善道路系统;对道路原生垂直界面适当加以改造,提升游览体验。同时,道路系统完善工作中应合理考虑村内污水排放的处理,將生活污水和牲畜污水分开处理,集中收集,降低粗放排放方式带来的环境压力。此外,在村落建设中应考虑民族特点,合理建设祠堂、集会广场等,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村民公共活动的需要。

4.2 加强政府主导,编制村落保护规划 在传统村落保护中,政策扶持和保护理念都很重要。地方政府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中应重视政策作用,积极组织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对传统村落保护中的“红线”加以界定,在加强村落保护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绿化、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引导村落科学合理的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4.3 整合文化资源,激活文化活力 传统村落不完全是一个物质性的景观,同时其还有生产、生活,还有传承历史的精神和地域文化。村落文化景观是传统村落活的灵魂,是村落精神的核心,因此传统村落应加强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对大西邑村应而言,针对当前村内彝族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以及人口流失的“空心化”问题,政府在利用资金保护和延续古村落、适度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注重整合文化资源,真正做到保护彝族原汁原味的传统生活习俗,同时要设法留住村民,让村民成为村落保护的主力军才,这样才能使传统村落焕发生机与活力。

4.4 挖掘村落资源,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在于留得住人气,只有充分挖掘地区资源禀赋,提高资源利用能力,才能实现传统村落的产业兴旺,让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对大西邑村应而言,应依托大西邑村水、地、田等自然资源条件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如为村民核桃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以实现规模种植,同时利用电商直播平台进行销售,解决村民销售难题的同时还可打造地区品牌。此外,在充分处理好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可适度发展乡村旅游,在充分展现传统村落文化特色的同时解决村民就地就业,促进村民增收。

5 结语

传统村落的建筑格局及整体布局反映村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统村落更是地方文化特色的载体,承载人类的历史传统记忆、生产生活智慧,不仅是民族的瑰宝,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遗产。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荣玥芳,刘洋.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以岭界口村为例[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0(3):32-39.

[2]李晶晶.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4):83-85.

[3]李明峰.彝族建筑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9.

[4]杨庆光.楚雄彝族传统民居及其聚落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5]杨大禹,朱良文.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6]郐艳丽.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反思与创新[J].现代城市研究,2016(1):2-9.

(责编:张宏民)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楚雄彝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杨文惠(1999—),女,云南大理人,本科生。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0-10-20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