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火车站周边地区城市空间优化

2020-04-10 17:43张伟光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

张伟光

摘要:火车站是城市城市门户,是对外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高铁及新高铁车站的建设,城市原有火车站面临新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大连火车站现状问题的梳理,踢出具体的城市更新建议,以期能够推进大连火车站周边地区的城市空间优化。

关键词:交通枢纽,空间优化,城市更新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做出了工作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同时提出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对外、对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不仅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也是带动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通常作为城市交通、商业、文化的中心,体现城市门户的地位。

为全面了解掌握大连站周边区域城市空间等综合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查摆问题、分析症结、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组成专题调研小组,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对大连站周边区域用地功能、道路交通、景观风貌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对重点区域进行了现场考察,对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单位、社区居民进行了走访调研和意见征询,广泛听取和收集各方面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把握重点,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了对大连站周边地区的城市空间优化建议。

一、宏观背景转变

从“普铁时代”向 “高铁时代”的转变

随着大连北站的建设运营,大连北站的旅客发送量逐年提高,每年以超过10%的增长速度递增,目前约占大连铁路旅客发送总量的一半,而大连铁路旅客发送总量近年来相对较为稳定,这就意味着大连站枢纽地位在逐年下降。

二、面临挑战

基于上述宏观环境的转变,作为大连历史悠久的火车站,大连站面临的是如何进一步保持并提升其枢纽的地位,优化区域交通,完善周边功能,丰富片区活力、提升城市风貌。

近年来,针对交通枢纽周边区域面临的挑战,也引起了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区域的更新改造的具体措施,如大连站南广场的升级改造,优化车行流线,提升了城市形象。

尽管相关部门在大连站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的更新改造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的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同时政府提出了“城市双修”的理念,用更新织补的理念,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城市化进程进入“下半场”,突出“以人为本”,更加关注人的体验和感受,不再是过去只强调物质空间的运行,关注有机更新的存量规划,不再是过去的大拆大建,强调城市更新的系统性,不再是过去街区的片面整治。

同时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宏观条件的加速转变,导致大连站交通枢纽周边地区城市空间优化的任务依然严峻。

三、大连火车站周边空间的优化

大连火车站始建于1903年,由俄国人建设,1937年,大连火车站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現址建成新火车站并投入使用。大连火车站是大连市标志建筑之一,并于2002年被大连市政府确定为第一批市级重点保护建筑,周边存在大量日据时期历史建筑,同时大连火车站位于城市中心,青泥洼商业中心,周边情况复杂,片区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较多。

(一)现状问题

1、地段交通——“间断”与“联通”

交通换乘不便捷、穿马路、距离远,人的体验较差,

周边毗邻城市干路,行人穿越,人车矛盾突出,

区域内南北交通联系薄弱,路网密度较低且不成系统,

停车问题较为突出。

2、历史文化——“割裂”与“尊重”

紧邻大连站以连锁街为代表的历史街区,现存建筑均建于1929年,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街区是大连发展的源点,是青泥洼商业文化的源点,见证了大连发展的历史,同时现状街区的肌理保存完整,历史建筑主体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社会、科学艺术价值,是大连为数不多几个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之一。然而,现状的建筑功能杂乱,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历史建筑局部被破环,环境风貌较差,这一历史街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大连连锁商店街,1928年6月开工建设, 合资会社大连连锁店和满铁共同出资1500万日元。内部划分为8块地段,共建有16栋楼房。店铺共有200家,包括电影馆、旅馆、公共浴池、商店会馆、仓库、邮局和银行办事处等等,当年是服务日本人的高端商业街区,现在除东北角地块拆除建宏福国际大厦外,其他区域保存较完整。

与东关街不同的是,目前其商业活力较好,人气较旺,加以保护和利用,必将发挥更大的价值!结合周边的站北俄罗斯历史街区,可以打造围绕大连站的历史文化展示长廊!

3、功能结构——“缺失”与“重构”

而且随着原来的“功能核”火车站客运量的逐年降低,以及线上电子商务的冲击,片区的活力也在逐渐下降,商业功能面临如何进一步提升,地段面临着功能重构的难题。

4、景观风貌——“无序”与“提升”

基地现状建成环境肌理混乱无序,南北两侧广场基本被停车场占据,广场停留、集散空间被严重压缩,行人旅客体验较差,严重影响城市风貌和形象。

(二)规划策略及经验借鉴

1、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

优化旅客换乘体验,整合轨道交通资源,改变人车矛盾。

联通大连站、地铁二号线、规划地铁5号线、快轨3号线,主要应侧重于地下的空间联系,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减少人车交通冲突、构建良好站前秩序,同时又强化周边商业和车站的关系。可以借鉴大连奥林匹克地下通道和沈阳站改造建设方案

转变站前广场服务逻辑,从解决车的需求---到满足人的体验。

除了保留地上必要的车行流线,其余将现状的地面停车全部改为地下车库,一方面增加停车供给,同时把广场空间还给旅客,提供休息、疏散空间,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

2、文脉传承——保留大连老底片 建设城市新客厅

尽快推动火车站周边历史建筑研究与普查工作,

保护以连锁街为代表的历史街区,整理建筑、改善环境,

明确所有权关系,

保护和改造的过程中要关注现有居民的实际需求。

3、功能升级——转变商业模式,提升片区活力

依托连锁街的更新,建设 文化+体验式商业街示范区,植入新的商业功能,带动周边商业转型升级,提升片区活力!

参考文献:

[1] 大连通史编纂委员会 . 大连通史近代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2] 孤岛式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问题研究——以大连原连锁商店街为例  于辉 白鸽 侯姝贝 城市营造,2018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上海样本”
城市更新“划底线”
住建部:严控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
城市更新的七点思考
多城加速出台城市更新政策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
城市更新这个赛道 吸引了六成上市百强房企布局
常谈常新的城市更新思路
《转型期深圳城市更新规划探索与实践》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