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年味解冻
关键词:粮票、肉票、布票
20世纪70年代初,全中国仍处于冰冻之中,中国人的春节过得很寒酸,无非是气氛比平时隆重了点。
在临近春节之时,中国人才拿着平时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粮票、肉票、布票,去供销社换点年货,换点猪肉、糖块、几块布料。
直到1976年,全国各地开始逐步恢复春节庙会,传统小吃开始重现,人们嗑瓜子、放鞭炮、包饺子、发压岁钱的习俗开始重现。
不过,哪怕是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了,全国物资短缺的情况尚未改观,国民收入依然不高。那时的春节,最土豪的春节年货只是有实力的国企职工才有的。
那个时候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年货也不过是大米、花生、鸡蛋、糖块,但那时的中国人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那是一种禁锢已久得到释放的欢喜。
1979年春节,全国各大百货大楼开始销售流行的各种格呢卡曲、喇叭裤和西服等,时尚的年轻人开始买起喇叭裤、板砖录音机当年货。
80年代,春节渐暖
关键词:手表、黑白电视、自行车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政策方面开始暖意频现。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上一个美好的春节,1980年1月18日,国家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
尽管那时买什么东西依然都要靠票,粮票、油票、布票去定点供应的地方买,但因为政策的松动,中国市场上的物资开始逐渐丰富,鱼和肉都可以比较方便地购买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家家户户的春节年货清单中开始增加了购买新衣这一项,中国人民开始彻底走出黑灰蓝服装的束缚,穿上西服、夹克、牛仔衫、皮大衣等。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诞生,从此春晚成为大家过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除夕夜全家人一起看春晚成了中国众多普通家庭最欢乐的时刻。
1984年,中国开始了城市体制改革,中国的马路上出现了很多的广告牌,出现可口可乐,出现越来越多的个体户、民营企业,越来越多的商品和年货……
春节年货开始出现半导体收音机、海鸥相机、凤凰牌自行车、縫纫机、手表等等,买得起这些年货过年对一个家庭来说,实在是很风光的一件事。
90年代,春节升温
关键词:彩色电视机、冰箱、洗衣机
20世纪90年代,是我们大时代剧变的关键10年,开始展露出全民商业化的面貌。1993年,“市场经济”的步伐走来,中国经济开始活跃起来,物资有了极大的丰富,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起来,买东西再也不用靠“票”。
这一切的变化开始体现在过年上,“吃”虽然还是年货中的主角,但年夜饭的餐桌上,鸡鸭鱼肉已属平常,不再是中国人置办年货中的烧钱主角。那时候,过年前家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必须买一套新衣裳过年,爱美的女性也会购买一件首饰过年。春节的零食也变得丰富多彩,最流行的就是大白兔奶糖和麦乳精。
1996年,中国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在深圳开设,随后各种超市在全国遍地开花,颠覆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此后年关一到,人们就会涌进超市挑选五花八门的年货。
随之而来的还有VCD、DVD、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之类的电器产品,这些也开始大量进入普通家庭的年货清单中,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视野和娱乐生活。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有钱人开始用大哥大、BP机了,利用BP机发信息,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开始成为新的潮流。
2000年代,春节多花样
关键词:保健品、电脑、手机
2000年,中国居民已经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开始朝着小康迈进。进入新世纪,全国各地的各种商贸城已经非常普遍,人们办年货也不满足于本地产品,开始追求自己心仪的各地特产,海鲜山货、高档烟酒、保健品、鲜花等。
这个时期,过年送保健品蔚然成风,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家喻户晓。
2003年,春运摩托大军开始从打工的城市出发,骑行1000多公里回到农村的家中,而硕大的包裹里带着给孩子和老人的新衣服、玩具、文具、零食……一些到异乡打工的漂泊者,给家中的老父亲带回一部诺基亚手机,给家里的小孩带回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
年货尽管还是离不开传统的糖果、烟酒茶、肉类制品等“老三件”,但更多的人开始置办“3C产品”,比如计算机、手机或者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
时代发展如此迅速,一下子就到了“人手一机”的时代,短信拜年成了春节的新晋节目。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2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到了2010年,全国各类短信发送量达到8317亿条。
如今,信息时代的特殊味道
关键词:网购、旅行、红包
如今,年味更具有新时代的特性。随着微博、飞信、微信等“微拜年”的盛行,语音、视频等拜年手段层出不穷,大家将新年祝福寄托于电子产品上。
2014年1月27日,微信推出了微信红包功能,一举颠覆了中国人发放红包的习惯。与此同时,电商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海淘网站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让各种洋年货走进了大众视野。
除此之外,不少新型年货还打出了“3D高清”“环保”“VR”等高科技噱头。在这样一个物质不再匮乏的年代,年货在满足口腹之欲之外,开始衍生出更多的方式,出外旅行就是其中之一。《2020春节长假旅游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春节长假预计将有超过4.5亿人次出游,“旅游过年”取代“春节回家”和“宅”,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方式。
40年来,中国人的年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很多人感慨,人越长大,年味越淡。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票购到网购,从录音机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