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习作产生“诉求感”

2020-04-10 11:06吴勇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言语习作教材

吴勇

一篇习作教材进入教学视野,能否让学生接受,能否将学生迅速带入习作情境,有一个关键的变量就是让学生“躬身入局”——即让习作任务与学生当下的生活发生紧密关联,与学生内在心理诉求形成“共情”效应,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需要,借助习作表达满足自己的内在诉求。一句话,一堂习作课成败与否在于学生是否产生表达的“诉求感”。因此,研究学生的“内在诉求”,让学生对习作任务产生“表达诉求”,这是我们习作教材、习作教学、习作课程应当探讨与构建的动力系统。

一、关切学生的“内在诉求”

作为小学教师,可能无法琢磨一个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思”,但须懂得一类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基本心理特征。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学生对于写作活动的确存在着这样的诉求。

一是安全诉求。在习作要求中,一直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这个要求看似很简单,可对于面对具体习作任务的学生而言,一旦率性直言,可能“后果很严重”:一方面可能遭到同伴的“耻笑”——大家羞于说的话或事情被赤裸裸地说出来;另一方面还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在这个阶段,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因此,写出“真情实感”是需要勇气的,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不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可能我们就会见不到学生“言为心声”的肺腑之作。在六年级下册习作3“让真情流露”教学中,有学生就写了一篇《第一次有喜欢的人》:

这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喜欢上一个女生,那就是我的同學——小菲。在我眼里,她有着美丽的容貌、瘦弱的身体和细微的声音,她的每一点都吸引着我。

除此之外,她还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每次考试都不会低于90分的,但也有几次会失手,不过分数也算得上班级前十了,所以她在我心目中早就是我的女神了。除此之外,我还加到了她的微信,不过我俩只在学校里说话,一直没在网上聊天。后来,我在微信上给她发了一个“我喜欢你”,她都一个月没回我消息了。

面对这样的习作,不少一线教师问笔者该怎么评判。笔者第一反应就是要满足表达“真情实感”的学生内心需要安全的诉求。说真话、抒真情的孩子是无罪的,如果在这个年纪就让他们付出所谓的“代价”,他们可能因此会一辈子痛恨用文字来表达。

二是交往诉求。作为一个处在童年期的学生而言,对身体之外的世界充满了渴望,更饱含着对话的需求。习作教材与习作教学,应当将此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譬如三年级下册习作1《我的植物朋友》,将植物作为“朋友”,最好的亲近方式就是“做个记录卡”,“记录卡”搭建了“我”与植物之间的有效交往;教材随之提出“借助记录卡,写一写你的植物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显而易见,“植物朋友”为学生架设了一条与周围的人群进行言语交往的通道。用写作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植物朋友”,不仅满足了学生自身的交往诉求,也实现了教材指向的习作任务。优秀的习作教材,不仅有机地促进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认知交往,同时搭建了学生与周围世界进行书面言语交往的机制。

三是尊重诉求。对于刚刚开始习作的小学生,伙伴、教师及成人世界,对其习作的尊重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习作的态度和兴趣。一篇习作,如果站在成人视角看,必定伤痕百出,瑕疵满目,但是将学生真正当作一个“作者”看,当作一个刚步入书面言语表达的“习作者”看,感同身受地去想象他们在具体的言语表达场景中所遭遇到的曲折、困境、艰涩,敬重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评价的视角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一是凸显微不足道的“细节”,尝试书面言语表达的学生,尽管语言是粗糙而平白的,但不乏有短暂而零散的细节,作为教师,要将此在评价中大张旗鼓地凸显出来,使得学生对精彩漂亮的文字产生直观感性的认知。二是捕捉隐约闪烁的“亮点”,对习作中用得相对到位的一个词语、一个修辞、一个标点,在评价中要浓墨重彩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将瞬间灵光留驻,逐步修炼成日久天长的灵气。三是填补笼统模糊的空白,对学生言语中的含糊不清,要作有原则的迁就,适当引导他们作“拉长式”的扩充,以此训练学生言语表达的基本技能。只有设身处地地尊重学生的言语,才能扎扎实实地锤炼学生的言语,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在撕裂自我的言语拔节中忍痛成长。

四是实现诉求。学生带着内在的需求走进习作,围绕明确的目的进行习作,那么在一次习作教学的终端环节,应当将习作作为实现诉求的重要载体,从而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力量,享受到习作带来的成就和荣誉感。如在五年级下册习作5“形形色色的人”教学中,教材要求“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具体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在此习作训练中,学生竭力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去表现人物特点,最终文字中“人”是否让伙伴“看得见”,是否给伙伴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伙伴读完之后直呼其名,这是言语表达的终极诉求,也是学生所有的言语罗列、言语编织、言语刻画的最终价值。如果实现了,对学生言语自信力的提升不言而喻。因此,一篇习作教材,要有实现诉求的目标描述;一次习作教学,要有引导学生实现言语表达诉求的环节,如此才能蓄积起学生愈发强烈的习作动力。

二、用习作活动引燃“表达诉求”

每一篇习作教材对学生而言,都意味着一次目标明确的习作任务。面对习作任务,学生一直是被动的状态,但是如果将习作任务与学生的“内在诉求”打通,被动的习作任务就会转化为主动的习作担当。在此,习作活动的创生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举办“民俗文化分享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也未必熟知,因此,值得交流和分享的内容很多。在六年级下册习作1《家乡的民俗》教学前,正值春节假期结束,学生从家乡返校,这时不妨趁热打铁,举行一个年俗文化交流会,用习作方式将学生们的快乐进行到底。好的习作教学设计需要针对习作内容,结合各自的校情,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将习作表达与他们潜藏的表达诉求呼唤出来,习作中遭遇的艰辛和痛苦就会得以缓解,甚至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自然化解。

举办“风景名胜推广会”。我国幅员辽阔,独有的风景名胜、物产享誉世界,赋予学生旅游推广大使的身份,将书面言语表达顺理成章,使其与不同交际目的相适应的语体指导水到渠成。在三年级下册习作7《国宝大熊猫》的教学中,可以开展为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制作一张“动物名片”的活动,要求撰写的内容能为游客答疑解惑。为动物设计名片,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这样的责任担当让习作走向社会,让习作服务生活,充满了意义感。

举办“名家名作交流会”。课外阅读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历程。利用课外阅读空间,开展阅读分享和交流活动,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交融。在六年级下册习作2“写作品梗概”教学中,可以将教学与阅读自然衔接:“新学期,学校图书馆新进了一批图书,希望六年级同学为每本新书做一个‘内容梗概,发在校园网上,以便全校同学迅速了解新书的内容,从而有针对地借阅。”为全校同学做公益活动,习作就有了价值和意义;要写“梗概”,必先认真阅读这本书,必须熟知“梗概”的写作知识;“梗概”的写作成败,可以直观地通过这本书借阅的频度获知。一次写作活动,可以将阅读、习作、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链条,将学生有热情、有获得、有期待、有回馈地融入其中。由此及彼,五年级下册习作2“写读后感”可以创生“我心中的一本好书——五年级阅读分享会”的活动形式,用习作延伸阅读,用习作展示阅读成果,用习作引发深度阅读。

当然,相应主题的写作活动还有很多,譬如在六年级下册习作4《心愿》中通过举行“我的心愿演讲会”的活动进行情境铺垫……总之,只要教师有意,任何被动的习作任务都会转化为其乐融融的习作活动,都会让学生参与其中,活动其中,创意其中,表达其中,展示其中。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言语习作教材
教材精读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