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霞 张红妮
摘 要:文章从驾驶员的气质类型出发,提出了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超速语音干预体系。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分析并研究其对干预时刻以及干预风格的反应规律,从而得出了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对待干预措施的反应的相关性规律。且通过数据统计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应优先选用的提醒时刻,以及在不同提醒时段应优先选用的语音提醒风格。
关键词:超速驾驶;气质类型;语音干预;提醒风格;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U4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05-157-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mperament type of the driv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mperament type and driving speed of the driver, and proposes an overspeed speech intervention system for different temperament types. For the drivers of different temperament types, the response law of the intervention time and the intervention style was analyzed and studied, and the correlation law of the response of the different temperament types to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as obtained. Further analysis by data statistics shows that the reminders of different temperament types should be preferred, and the voice reminder style should be preferred in different reminder periods.In this paper, the vehic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intervene the driver's unsafe driving behavior, so that he can gradually correct bad driving habits during the driving process and realize the “personalization” in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Keywords: Speeding; Temperament type; Voice intervention; Remind of the style; Intervention effect
引言
截至2018年底,中國机动车保有量达3.27亿辆,其中汽车2.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69亿人,这标志着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达到了新的节点,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交通治理工作的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交通事故数量的上升。
根据研究文献可知,发生碰撞事故最常见的六大原因是:分心、疲劳、酒后驾车、超速行驶、侵略性驾驶以及天气原因。其中,超速驾驶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缘由之一,不仅导致了交通事故次数的增加,也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同时,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驾驶员的心理特征与交通安全密切联系[1]。气质作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独特组合,是个人较为稳定的一种心理活动,不随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的改变而改变[1],但是在驾驶过程中,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方式。因此,研究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对待干预措施的反应的相关性规律,可以为相关干预措施的设计提供较为可行的理论依据。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针对超速驾驶的传统干预主要是利用特定的限速设备等管理措施对驾驶员进行干预,方式较为单一,效果不是非常理想。随着车载信息技术的发展,驾驶员可接触到的信息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若能在驾驶过程中充分利用车载信息,及时而准确地对驾驶员的超速意图进行连续干预,那么就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2]。
本文将以超速行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干预时刻和干预语音风格对不同气质类型驾驶员的干预效果的影响规律,分析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对哪种类型的语音干预提醒有理想的反应。
1 实验设计
1.1 参与者
由于在具体的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易受性别、驾驶的熟练程度、身体状况以及个人气质、车辆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对行车速度的选择会有很大的不同[1]。从实验目的出发,需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考虑驾驶员气质的影响,因此驾驶员的选择基于以下条件:①身理和心理均健康的驾驶员;②年龄在25-45岁之间;③驾龄为3-5年以上,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和一定的驾驶经验。
气质类型具体包括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和抑郁质。在本实验中,参与实验的驾驶员有15人,得到有效数据13份,包括四种气质类型的驾驶员,其中抑郁质驾驶员只有一人,且其干预数据较少,不具备参考价值,故在以下的数据分析中舍去了这一组数据。
气质类型的鉴定方法有对照法、分析组合法、问卷法以及实验等。在本文的实验中采用了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版(EPQ)来识别驾驶员的气质类型。
1.2 实验设备
在本实验中,所采用的信息采集手段是基于Android系统的“长安大学超速信息干预采集系统”,可实时采集行车速度,以及驾驶员在超速前、中两个不同时间段内,对不同风格干预的反应数据。
1.3 提醒风格设计
本实验将超速提醒干预分为超速行驶发生前、发生时两种情况。在超速驾驶发生之前对驾驶员进行语音干预提醒,可以对其超速行为进行预防;在超速驾驶发生时对驾驶员进行语音提醒干预,方便驾驶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车速,保障行车安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别针对各层次需求设计了5类提醒语言[2],如表1。
2 数据分析
2.1 语音干预效果分级
为了方便描述干预效果,将干预效果分为四个等级:a级表示在语音提醒干预后,效果明显,车速明显下降;b级表示在语音提醒干预后,效果良好,车速缓慢下降;c级表示在语音提醒干预后,车速基本无变化;d级表示在语音提醒干预后,车速不降反升。
本文认为b级干预效果最佳,a级干预效果代表驾驶员受语音干预影响较大,車速下降过快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d级干预效果代表语言信息干预后,使驾驶员产生了逆反心理,车速不降反升;c级干预效果表示语言信息干预后并未对驾驶员产生影响。
在下文中,为分析得出更加直观的结论,将a、b两级归为正效果,表示语音干预对驾驶员产生了正作用(虽然a级表示车速过快下降,但仍然可表示语音干预对驾驶员有效果,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c级为无效果,表示语音干预对驾驶员无作用;d级为负效果,表示语音干预使驾驶员产生了逆反心理。
2.2 超速提醒干预效果分析
为得出更为准确的分析,根据最佳干预效果所具有的两个要素(即驾驶员在干预信息发出之后能够立即调整车速;速度快速下降到安全值)设计两个指标:
加速度有+变为—的时间t,或者说加速度变为0的时间,因为当车速升高到临界车速时,车速处于上升过程,此时加速度为+,而当驾驶员接收到语音提醒时,驾驶员开始做出反应,加速度有+变为—,车速开始下降,其临界时间点可代表驾驶员对干预的敏感程度及做出反应的快慢。
干预时间段内负加速度的均值,判断车辆速度下降快慢,为避免实际驾驶中驾驶员驾驶水平不一造成的离合踩不稳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忽略干预过程中一些正加速度的干扰。
对于某种气质类型驾驶员,对在某个时刻进行了干预,则在干预时间段内,t值、值均为最小的语音干预方式为最佳干预方式。当t值与值不能同时满足时,以值优先。
分析可得:
(1)对于多血质驾驶员,概率预测型和统计分析型干预效果相近,而正常提醒型和幽默提醒型无效;
(2)对于胆汁质驾驶员,干预效果为:正常提醒型>统计分析型>概率预测型,幽默提醒型为无效提醒;
(3)对于粘液质驾驶员,干预效果为:统计分析型>概率预测型>正常提醒型>幽默提醒型。
表3 超速中语音提醒的干预效果
分析可得:
(1)对于多血质驾驶员,干预效果为:监督管理型>幽默风趣型>统计分析型,统计分析型对驾驶员有影响,而以情动人型和以理服人型为无效提醒;
(2)对于胆汁质驾驶员,干预效果为:以情动人型>监
督管理型>以理服人型>统计分析型,统计分析型对驾驶员有影响,幽默风趣型仍为无效提醒;
(3)对于粘液质驾驶员,干预效果为:以理服人型>幽默风趣型。
3 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关于超速提醒时刻,多血质驾驶员优先选用超速前提醒;胆汁质驾驶员优先选用超速前提醒;粘液质驾驶员优先选用超速后提醒。
(2)在超速前提醒中,多血质驾驶员优先选用概率预测型提醒;粘液质驾驶员优先选用统计分析型提醒;胆汁质驾驶员优先选用统计分析型提醒。
(3)在超速中提醒中,多血质驾驶员宜选用幽默提醒型和监督管理型提醒;粘液质驾驶员优先选用以理服人型提醒;胆汁质驾驶员优先选用以情动人型提醒。
本文以超速行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超速发生前、发生时两组不同风格的语音干预信息,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在超速行驶的情况下对不同时刻、不同风格提醒进行干预实验,根据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来说,语音提醒时刻、语音提醒风格对其是否接受提醒有重要影响。这对以后的车载辅助设备的超速语音提醒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即该设备可根据驾驶员在一定的驾驶过程中对于语音提醒的反应,筛选出对于此驾驶员最优的提醒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江,田萍,荣建,任福田.驾驶员气质与行车速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1):27-32.
[2] 牛世峰,袁伟,李海琴,付锐,郭应时,王琳.语音信息对驾驶人超速行为干预效果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16(05):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