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

2020-04-10 06:47丁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应用效果

丁红

【摘 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抽选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以“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研究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风险,减少导管留置时间,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1

血液透析是指将患者体内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器,使透析液与患者血液进行对流或弥散性物质交换,从而将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从患者体内排除干净,促使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然后将进化后的血液输入患者体内。但因疾病、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差、静脉导管置入侵入性等因素,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几率较大,不仅影响临床疾病的治疗,影响预后,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患者疾病康复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1]。本文就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对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分析探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以“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常规组:男性患者占29例,女性患者占21例,年龄分布区间25-78岁,平均(46.53±8.12)岁;疾病分类:高血压肾病16例、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急性肾衰竭4例。常规组:男性患者占26例,女性患者占24例,年龄分布区间25-77岁,平均(46.64±8.23)岁;疾病分类:高血压肾病16例、糖尿病肾病1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急性肾衰竭2例。经统计学对两组一般资料展开对比,差异小P>0.05,可比性高。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给予患者严格消毒管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处理。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1)成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主要成员包含护士长,感染监控护士,专科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其中存在的风险系数制定科学的集束化护理方案。(2)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强化手部卫生管理,并由质量控制员进行定期考核与检查,并给予效果评价,提出改进措施。(3)无菌原则,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升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在进行穿刺时,应遵守规定做好无菌防护措施,采用无菌覆盖患者,配戴口罩、手套、帽子等,预防出现交叉感染[2]。(4)选择合理的穿刺位置,在穿刺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择右侧颈内动脉,并使用消毒液对局部皮肤给予消毒。做好导管护理工作,使用前检查其密封情况,严格遵照规定进行消毒、穿刺,盖无菌肝素帽,并使用纱布进行包裹固定。(5)感染监测,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并查看穿刺点是否存在红肿、硬节等现象,如出现异常情况考虑是否为导管感染,给予相应措施[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以观察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别使用均数( )百分率(%)录入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4.0软件中进行进行T值和X?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肾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静脉导管的置入属于侵入性操作,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导管置入操作不当等因素极易造成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等并发症。现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置管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完善,目前已发展为临床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但相对应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发生几率逐渐增加,因此应加强感染防控工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见集束化护理的显著价值。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種具有系统化、集成化、针对性的护理模式,综合考虑整个护理过程中各环节及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造成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以往病例,明确其中存在的潜在影响因素,从而根据相关操作要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从手部卫生、穿刺位置、导管护理、无菌操作等方面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了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从而将并发症的控制在最小范围内[5]。

综上所述,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具有显著的价值,降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几率,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可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冯志兰.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104-105.

李新霞.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0):133-135.

张焱.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8):85-86.

欧玉珍.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7):169-170.

蔡永平,王笑丽,徐辉.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230-231.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