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2020-04-10 06:47张淑英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

张淑英

【摘 要】目的:探究将心脏磁共振应用于心肌病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心肌病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纳入其中50例患者个体资料作为实验样本,通过随机均分法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2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心脏磁共振作为诊断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数据记录为23(92.00%),数据较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数据17(68.00%)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心肌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应用心脏磁共振进行检测,能够更为清晰的明确患者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状况,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应用来说也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常规心电图;心肌病变;诊断方案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1

心肌病变是在炎症、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病症[1]。这种病症在发生时患者可感明显,胸痛症状患者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休克、死亡等不良结局[2]。而对于部分发达国家来说,心肌病变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主要病症之一,并且在近年来临床统计中发现我国心肌病变有逐年上升的发病趋势,导致死亡的概率也在临床上有显著增加。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对患者的心肌病变症状进行明确,是保证患者治疗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式。本次研究探究将心脏磁共振应用于心肌病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并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心肌病变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纳入其中50例患者个体资料作为实验样本,通过随机均分法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25。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5:10=60.00%:40.00%),在所有患者周期年龄信息区间位于39~65(51.5±6.8)岁;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5:10=60.00%:40.00%),在所有患者周期年龄信息区间位于38~64(50.6±8.1)岁。

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在纳入实验前,均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确认患者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的个体状况良好,具有随访耐受性,患者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患者在诊断时应当以绝对安静的状态进行诊断,患者保持平卧位,患者放松全身,采用科曼12导联心电图机控制25mm/s指数进行尽可能保持图像清晰和稳定。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患者应当保持全身放松状态,护理人员协助医师开展各项心电图应用操作,确保患者在诊断前未服用任何药物和进行任何激烈运动,这样有助于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诊断结果受影响。

实验组患者采用心脏磁共振进行检查。扫描设备选择西门子Mganetom 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在扫描前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6mm,层间距6mm,TR700ms,TE42ms。在进行扫描时,需对患者的心脏状况进行真实稳态,快速成像覆盖患者的整个心脏全貌。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患者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验数据选择SPSS2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统计操作由同组检验人员开展,计量资料(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治愈率、有效率、满意度)选择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数据记录为23(92.00%),数据较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数据17(68.00%)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近年来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临床上高血压合并心肌病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种病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并且高血压合并心肌病变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来说,在对心肌病变患者进行病症诊断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这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但这种方案属于一种有创检查方案,这种方案在应用过程中重复性较差,大多数患者对于这种检查方案的耐受性较低,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实际诊断需求[3]。而随着近年来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无创心电图检查在应用过程中检查结果明确具有较强的重复性。而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包括常规心电图检测和心脏磁共振检测临床上对于两种方式的诊断优势存在一定的争议。心脏磁共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对患者心脏进行全面且有效的诊断,明确患者的心脏波动状况。

综上所述,在对心肌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应用心脏磁共振进行检测,能够更为清晰的明确患者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状况,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应用来说也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陈胜利.心肌磁共振延时强化成像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7):13-14.

洪雪冬.心脏磁共振对原发扩张型心肌病左心整体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杨雪瑶,栗佳男,韩烨,贺毅,张丽君,王月丽,宋现涛.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供血心肌活性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27(01):28-34.

慕家盛,陈启稚.心脏磁共振诊断非缺血性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8,34(01):91-95.

栗佳男,张丽君,贺毅,吕树铮,宋现涛.心脏磁共振成像診断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心肌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09):525-527.

猜你喜欢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准确率评价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