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名家名篇阅读

2020-04-10 11:03陈海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名篇名家文学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加强对学生语文的教育重视程度,对其后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以引导学生动向思维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通过优秀文章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下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名家名篇的文章,而且在很多课外阅读上也有很多优秀作品以供学生学习和阅读。但是作为教师还应该肩负起引导学生向经典阅读推进的工作,力求让名家名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优势,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让优秀的作品在不同学生的脑海中有不一样的“颜色”。

一、整合名家名篇纵向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在苏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它们不仅仅是我们要传授给学生的教学内容,更是一种引导我们深入学习的文学载体,例如陈荒煤的《广玉兰》、维克多·雨果《船长》等文章。但是由于我们现行教育的各种因素制约,在选用文章的时候对于这样的名家名篇都做了或多或少的删减和改变,这样的节选式阅读有时候并不能触及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灵魂深处”,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更多地将通篇原著,或未改编的版本呈献给学生品读,让学生以纵向深度阅读为角度,探索名家名篇中更加深入的思想。

如此一般的整合名家名篇纵向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即使是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节选片段中关于人物和情节的描写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广玉兰》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它是改编和截取自我国当代作家、文艺批评家陈荒煤的《广玉兰赞》,在原文中不仅包含了作者对于“广玉兰花”的赞美之情,还有作者内心对于当时的抗战以及对于战友的情绪,我们在目前的教材当中仅仅是看到了作者对于花儿的描写,但是如果能结合作者所处的年代和内心的波澜去深入体会,就会给同学们另外一种心境。作为教师需要在纵向深度上加以发掘名家名篇的阅读对比,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信息整合,提升学生的素养基础。

二、延展名家名篇横向阅读教学,拓展学生阅读维度

在核心素养教育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自主发展,要求在语文教育方面既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也要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维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名家名篇。众所周知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仅仅是一个窗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个窗口去观察和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教材无法将所有名家名篇都囊括其中,所以作为教师可以更多引导学生延展名家名篇横向阅读教学,拓展学生阅读维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学构架,还能扩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作家在不同的作品中表现的风格可能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对于很多名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他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散文,以及各种关于政治和文艺评论文章,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对于法国,甚至世界文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的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就被收录到了小学苏版语文教材中,经改编后在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中重命名为《船长》。全文以小学生更能接受的角度去描绘了人在面对困难时候的不同做法,而且船长哈尔威有着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这也和他的职业素养有着很大关系,即便是面对死亡也临危不乱,有秩序的组织营救出六十名乘客,并且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其他人的生命。这个短篇小说可以说是雨果的上乘之作,但是他的伟大作品不仅如此,我们可以更多再节选一些他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笑面人》等伟大和传世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单独的短篇小说并不能代表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成就,我们需要横向对比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不同文笔,并从中寻找如何创造情节冲突和环境描写,在横向比较中拓展学生的文学维度。

三、深入了解名家名篇的风格,引导学生相关训练

在苏版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名家名篇,但是也由于篇幅和课时有限,不能完整地体现出作家们的个性化文学历程,以及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这也就容易将很多名家“被标签化”。其实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成长经历,不论是生活经历,还是个人文学造诣不断提升的经历,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不小的变化,每个名家在文字表达手段和手法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学生在读到好的文章时不仅要注意观察作者的本作品,还可以翻查其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文学成长之路更加立体化,引导学生感受名家的成长历程,体会独特创作魅力,以多元化的角度阅读文章,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文学审美。

例如《夹竹桃》是苏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也是被广大读者誉为“具有史诗性质”的散文。文中词句优美,运用了比拟、衬托等手法将夹竹桃的品行和特征表现出来,既表达了作者对于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又将其可贵韧性、内敛含蓄的性格进行了赞美。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先有效地带领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朗读中寻找作者的喜爱之情,然后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于“韧性”“生命力顽强”“常年不败”等相关内容寻找和品读,让学生感受大师对于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我们在阅读名家名篇之余,不仅要学会阅读和欣赏,还要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以其它的植物或者动物进行仿写,以模仿大师的结构或片段为基础,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做合一,开展生活化阅读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要体现在生活的细节处,这种教育理念是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在生活和身边的事务上做好教育,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名家名篇在年代上距离我们比较遥远,所以虽然文章很好,但是学生们读起来有距离感,很难在思维上和头脑中引起共鸣,这也是不能让学生们感同身受的重要原因,所以此时我们可以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例如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以作者的角度进行,把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做为第一视角,按照沿途风景视野记录和思维联想的全过程,以此表达作者对于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当代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出门旅游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如果单纯以这样的角度去看这篇文章,学生们无法深入体会到作者的游历心情,更多的是以一种探险的情感去欣赏文章,那么老师就可以顺势而为,既然是第一视角的游历,那么我们就让学生结合自身旅游的经历去幻想和猜测作者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针对文章中的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分别让学生加以丰富和联想,让学生用生活化的经验融入到名家名篇当中,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抓住文字特点以及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并对文章中的词句进行仿写和造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旅游,近距离的感受祖国秀美山川,按照游览顺序写一篇游记。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所有其它课程的基础,教材中关于名家名篇的优秀文章很多,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进行划分,让学生在可理解的范围内更多吸收名家名篇的文学营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行的教育理念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强调学生的成长像一棵树苗,老师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充分吸收不同的养分,但是不能勉强他们都成为一样的人,但是要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所以我们倡导在纵向上整合阅读教学,使得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在横向上延展阅读,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作者在不同作品中运用的手法和写作技巧,更多的深入了解名家名篇的风格,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训练,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臧玲.针对小学语文高年段课本教材名家名篇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12):54.

[2]吴淼峰.在“还原”中体悟在“比较”中品析——名家名篇教学的基本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8,000(003):P.22-25.

[3]李艳华.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9(55):49.

陈海霞,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风河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名篇名家文学
千古名篇有矛盾?
我们需要文学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名家之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名家之约
厚积薄发,辨境下笔——2015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综述及备考建议
我与文学三十年
《国外修辞学名篇选译》专栏主持人语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