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

2020-04-10 10:56郭彦迪李晓乐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习近平

郭彦迪 李晓乐

摘 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广泛研究。学者们主要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涵、理论渊源、发展历程、主要内容、鲜明特点、时代价值、重要意义、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豐硕成果。通过对国内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整合梳理,以期为学界更系统地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借鉴。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4-0176-04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背景

任何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并非凭空捏造。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背景的研究是学界研究这一思想的重要前提。目前,学者们主要从国内、国际背景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在国际背景方面。有学者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加快了世界各国淘汰落后产能、采用绿色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有学者提出,生态环境的恶化、气候变暖、濒危动物日益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土地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加之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所需能源随之增加。然而全球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使得各国陷入生态危机之中,也使各国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问题也因此成为各国政府考量的重点。有学者从国际担当的角度指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应对全球问题的必然选择。

其次,在国内背景方面。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地大物博,能源总量丰富,但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消费高,能源供求面临着巨大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却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使用为代价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有学者指出,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一味求速度、求增长,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使得我国各地区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雾霾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加之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使得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减少。基于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中国,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

“生态”现在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学者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惠及民生根本的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以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共谋全球生态环境之路的共赢观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有学者着重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的角度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做了界定。有学者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人民获得感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学者从生态文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共同为构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学者指出,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有对生态环境的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有学者从马克思历史唯物论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此强有力的验证,既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唯物自然观,又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纵观中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生态文明思想源远流长。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道家“遵道贵德、道法自然”的生态哲学、佛家“众生平等”的博爱思想,都闪耀着生态文明思想的光辉。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有学者指出,习近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将生态建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保方针;邓小平用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进行;江泽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重视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胡锦涛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国策,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同其他思想形成过程一样,都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学者指出,习近平在梁家河村的七年知青生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初步建立时期。那时的习近平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已经意识到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劳动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民谋福祉。有学者指出,习近平走上省级领导岗位后继续秉持着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进而提出了生态文化思想,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次跨越。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的习近平所撰写的一篇名为《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的文章,全面体现了习近平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之中的大局思维,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有学者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理念、制度、意识、国际合作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明思想,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加强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治层面,为保护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法律保障。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倡议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共同构建美好家园,这也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日益完善和成熟。

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有学者从目标指向、发展理念、理论来源、实践路径四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学者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实现美丽中国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协同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建设;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理念。有学者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三个方面叙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有学者从生态与生产力、生态与政治、生态与文明、生态与民生的内在关系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山论的”生态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的人文生态观、福荫子孙后代的生态未来观、共建地球美好家园的生态全球观的集中体现。有学者从资源开发、科技运用、经济发展、保障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有学者从“美丽中国”的新目标、保护生态的新要求、构建生态文明的新体系三个方面,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加以详细的论述。有学者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谐观、充分发挥政府助推和监督作用的生态政治观、保护生态环境局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三个方面,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进行了解读。

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点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全球性、整体性、系统性、人民性四大特点。全球性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彰显了大国担当。整体性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并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系统性体现在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系统由各个要素组成,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正是体现了生態环境各要素间的生态依赖和物质循环关系。人民性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惠民为行动指南,人民是主体,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生态利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生态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立场。有学者指出,生成上的继承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大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在历史渊源上吸收借鉴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观,在实践上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有学者指出,观点上的创新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变革,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有学者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时代性,当前全球问题日益蔓延,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各国都面临着生态危机,我国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

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一种时代创新,既发展了生产力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学者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地把握了时代发展趋势,既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引领了时代发展潮流。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以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都停留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上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使生态环境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了“中国梦”的实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齐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绿色发展观念的引领下,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创造力,绿色产业也日益发展起来。有学者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时代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

在理论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形成的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学者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相辅相成,改变了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观念和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有学者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提高党的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举措切实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强化了人民群众的绿色环保意识,营造了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同时也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在实践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生态安全和美好生活的要求,有利于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提高了我国生态治理水平,有利于实现国家生态治理的现代化,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有学者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环境污染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自然资源的减少对第二产业的长久发展构成威胁,这些也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人民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学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学者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转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上起到了思想引领的作用,给生态环境留下来休养生息的时间。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紧张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要求,在理念上,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发展方式上,要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制度保障上,要健全法律法规,设定保护红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国际合作上,要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有学者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实现绿色发展、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学者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文关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宜居城市、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有学者指出,提高環境治理水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境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有学者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深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有学者指出,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规范政府施政行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落实,加强环境保护督查力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追究制度;加强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管理,设立环保机构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有效监督,落实环境责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健全多方位参与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党、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学者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目标定位、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规的制度保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王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及世界意义[J].理论学习,2017,(4):14-18.

[4]  陈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与现实依据[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0-107.

Review on Xi Jinp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s

GUO Yan-di,LI Xiao-l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onlogy,Zhenjiang 212003,China)

Abstract:Xi Jinpings though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Xi Jinpi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by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Scholars mainly studied the background,main connotation,theoretical origin,development process,main content,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value of the times,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path of Xi Jinpi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This paper combs the existing domestic litera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study Xi Jinpi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more systematically.

Key words:Xi Jin-ping;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research review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综述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机理·思维·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审视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标题党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