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案例

2020-04-10 11:03杨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爱莲说周敦颐莲花

【设计思想】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他所著的《爱莲说》意境优美,立意深远,回味无穷。可以教授的知识点很多,但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的解读呢?传统的教法是:逐一解决写作背景、文言实词、特定句式、句子翻译、主题分析,把文本的解读放置在无关重要的位置。事实上,这种授课方式不仅拖沓费时,效率极低,而且还把作品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笔者尝试基于“认知冲突”层面来构建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所谓认知冲突,一般的解释是:“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的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而在于学生自己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以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即知识)进行编码、重组,建构自己新的知识体系;而其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得到丰富、调整和改造。因此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学习者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者学习的发生主要在于解决认知冲突或认知心理不平衡时认知结构所发生的改变。”[2]

所以我们倡导教师要学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人为的因素(例如,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或其它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意在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以促进学生积极、高效的知识建构。

在本堂课上,教师设计了三个能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1)菊、莲和牡丹,这三种花在作品中出出的顺序稍有不同,按照一般的写作思维,这种前后文不对照的“失误”是不应该出现的,这是作者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呢?(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什么问题?(3)周敦颐和屈原一样,也是孤独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加以说明吗?通过以上三种主要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力求使其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

【创意设计】

一、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学生齐读并指名说出该句的出处。

师:这段文字出自《荷叶˙母亲》,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由此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呵护。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在我国宋代,有一位哲学家也以莲自比,抒发情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莲说》,去感受先哲的思想。

二、朗读体验

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注意老师朗读时的读音、节奏和语气。

(师声情并茂地背诵作品,生认真听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作品,注意读音、节奏和语气。

(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全班,并适时纠正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读音错误的字词:蕃、濯、亵、隐逸、鲜有闻,并指正。)

师:掌握了字词的读音,我们来齐读课文,注意节奏和语气。

(生齐读作品,教师点评)

三、文本探究

师:课文题目该如何理解?

生1:“爱”就是爱,喜欢,喜爱。

生2:“莲”就是莲花。

生3:“说”是一种文体, “爱莲说”就是指谈谈我对莲花的喜爱。

师:谈得很好,“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针对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谈谈自己的观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议论文。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莲有何“可爱”之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加以说明。

(生速读作品,用橫线划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生齐读作品中描写莲花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读得很整齐,节奏和语气也把握得很好。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花的?

(生阅读作品,小组合作研讨。)

生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写的莲花的生长环境。

师:恩,莲花生长在淤泥里,在清水里清洗过而不妖媚,“濯”就是洗的意思,“清涟”是指小清而有微波。还有吗?

生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的莲花的形体姿态。

师:“蔓”和“枝”在这里都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生3:“香远益清”是说的莲花的香气。

师:“远”在这里也是词类活动,形容词作动词,意思是向远处播散。

生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莲花的精神气质的角度来写的。

师:说得很好,课文分别从生长环境、形体姿态、香气和精神气质四个方面来描写莲花。

现在,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哪几种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把每一种花做一个记号,然后归纳总结。

(学生速读作品,划出三种花名,并归纳顺序)

生:课文写了三种花,分别是菊、牡丹和莲,这三种花在课文先后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的顺序依次是菊——牡丹——莲,菊——牡丹——莲,菊——莲——牡丹。

师:细心的同学应该已经发现,第三次和前二次的顺序稍有不同,按照一般的写作思维,这种前后文不对照的“失误”是不应该出现的,这是作者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呢?

(生沉思片刻)

生1:我认为这是作者无心之举,我觉得古人写作可能不太注意讲究章法,也可能没有对照之说,所以应该是作者的无心之举。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昨天通过预习得知,作者周敦颐是北宋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他还是程颐、程颢等大人物的老师,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作为哲学家,他的思维应该是很严谨的,这不应该是他的无心之举,而应该是有意为之。

生3:我也认为应该是他有意为之,我认为,文章的最后一句往往是点睛之笔,是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这里把“牡丹之爱”放在最后,应该也是表现了作者对牡丹的某种态度吧。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观点鲜明,针锋相对,但凡事都得循理,既然是作者有意为之,那么,这样安排意在何为呢?

(生思考,教师提示可以小组合作研讨。)

生1:我认为,前两次都是先提到菊与牡丹,在结构上是以这两种花来引出莲,强调作者对莲的喜爱,在内容上又是以这两种花为对照,强调莲的君子形象。

生2:我也认为前两次是先提到菊和牡丹,就是为了起兴,以菊和牡丹来比兴莲。

师:第三次为什么就不能如此安排呢?

生3:我认为第三次,作者强调的不仅仅是自己对莲花的喜爱,还强调了对“牡丹之爱”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

师:哪种社会现象?

生3:就是大家都喜欢牡丹的社会现象。

师:喜爱牡丹的社会现象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心社会风气?

(生沉思片刻。)

生4:作者提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也就是说,牡丹,代表的是富贵,是名利,是权位。那牡丹之爱,也就是象征着对财富名利的追求。

生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说明对牡丹的喜爱有很多人,成了一种社会潮流,作者在这里用一种推断的来说明这种现象,实际上就表明了自己对这种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不满。

生6:我认为不仅是不满,而且是应该是鄙视,是批判。要不然,作者就不用把这种句话放在文章的结尾了。

师:由此来看,作者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置末,就是要强调自己对那些势利之徒的批判。作者提到,“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什么问题?

(生思考。)

生1:说明对牡丹的喜爱由来已久,并不是作者的那个时代才出现。

生2:还说明这种追名逐利的风气从唐朝开始就已形成了。

生3:我觉得这一句还呼应了前文的“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世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于作者的君子品格而言,也是淤泥。因为在这种争名求利的社会风气中,能保持一份君子的品格与气质,这本身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担当和勇气呀!

生4:说明作者缺少知音,从空间来看,当时整个社会都爱牡丹,找不到与自己志趣爱好一致的人,从时间来看,往前推到唐朝,世人也是甚爱牡丹,所以作者才会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样的感慨。这个反问句,不仅仅是作者对举世浊流的一种呐喊,更是对君子精神的一种呼唤。

师:说得好,好一个“举世浊流”。让我想到了屈原的一句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子是孤独的,他的情怀无人理解,那周敦颐应该也是孤独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加以说明吗?

(生带读课文,并思考。)

生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句,这句话用七个短语,细致地描绘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也说明了“我”独爱莲的原因,虽写莲,但从全文来看,作者的指向并不是莲,而是人,是君子。周敦颐认为,大多数的世人皆有追求荣华富贵之心,而像这样爱莲之人却少之又少,这体现了他的孤独。

生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也体现了“我”的孤独。前面已经有人提到过,这是一个反问句,直接表露了对无人理解自己的无奈。

生3:老师,我发现,在作品中,孤獨的人不止作者一人?

师:哦,还有其他人?

生3:陶渊明也是孤独的。一方面,作者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同样的道理,独爱菊,也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作者又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意思是说,对于菊花的喜欢,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到。作者认为,在相当长的时空里,很少有人爱菊。这说明陶渊明也是孤独的。

师追问:很好,陶渊明也是孤独的。那他所喜爱的菊代表什么品格呢?

生1:因为菊花是秋季开放,它代表着一种孤傲与清高,这与陶渊明的追求自由,不满官场的性格是一致的。他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不愿扭曲自己的人格来随波逐流,表现出高尚的情操与气节。

生2:陶渊明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反映了他对这种采菊种豆的农家生活的满足,虽然是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在社会现实条件下的无奈选择,但也反映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他固守穷节,独善其身,却没能更多地为老百群谋福利。

生3:陶渊明最后在贫困交加中死去,至死也不愿再回到官场中去,是他人生哲学的最好照。所以作者认为,陶渊明对后世士人对菊花的看法影响重大,但当其死后,真正像他那样如此爱菊之人却非常的少见。

师:你的意思是,作者和陶渊明都是孤独的,写陶渊明对于菊花的喜爱是要衬托自己对于莲花的喜爱,是吧?

(生认同。)

师:只是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处世哲学并不认同,陶渊明在官场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就选择离开,逃避现实。而作者所理解的君子就不是这样?在这一点上,你认为莲与菊有何不同?

(生讨论。)

生1:我通过预习知道,周敦颐也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仍然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坚持为百姓做好事,做好官,就像莲花,哪怕在淤泥之中,依然选择生长,始终保持自己的高洁清白。

生2:我也是通过预习知道,陶渊明是江西九江人,庐山脚下,而周敦颐一生中几度任职江西,也在庐山脚下,他居庐山莲花峰下,世称濂溪先生,又曾在官邸挖池种莲,起名“爱莲池”,还在池中建有赏莲亭。两人虽然时间上相距甚远,但在空间上,在地点上,他俩在庐山“相遇”了。作者是想借陶渊明之爱菊来表现自己对于莲的喜爱。但陶是在庐山“隐逸”,隐居,而周却是在任上,为官为学,造福百姓,培养新人。在这一点上,爱莲的周敦颐的境界似乎更高。

师:你的视角很独特,可以看出你有很深的文化积淀,老师要向你学习。由以上来看,作者借“菊之爱”和“牡丹之爱”,都是要表现自己的“莲之爱”。封建社会里,作为官场的一份子,不同流合污,而又不逃避现实,操持自己的操守,实在是难能可贵。对于“爱菊”的陶渊明,作者深表同情,因为他的思想受到时代的限制;而对于“爱莲”的世人,作者深表愤慨。像这种借一种事物来表明自己志向或态度的写法叫什么呢?

生(众):托物言志。

四、扩展延伸

师:本文是借莲来表现自己的君子品格,而冰心散文诗《荷叶˙母亲》,是借荷叶表现无私的母爱。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还有很多类似托物言志的写法,比如松柏、百合、竹、梅、桃、李,甚至是马,等等,你能说说这些动植物的品格吗?

(学生展开联想,全班交流。)

生1:我认为松柏代表着一种坚贞不屈的品格,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指人在逆境中不畏惧不变节的品质。

生2:我认为马就是表示一种志向,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就是说明,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壮志不衰,仍有凌云之志。

生3:梅經常被讲成是坚强不屈的代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不畏严寒,与众不同。

师:大家思维缜密,讲话时还能引用古诗句,说明大家平时做了很多的积累,这堂课,咱们与周敦颐来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某种程度上成了他的知音,但是,我们的解读或许才刚刚开始。请大家以《爱××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情趣。

参考文献:

[1]袁维新.认知建构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8,179-182.

[2]刘孝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2期.

杨乔,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深圳中学龙岗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爱莲说周敦颐莲花
爱莲说
人何以成圣?——明清《濂溪志》中的周敦颐
云莲花灯
莲花湖『变身』
周敦颐赏莲图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爱莲说
精琢多姿 盛世传承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
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