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延时评价”提升物理思维

2020-04-10 11:03卞保金
中学物理·初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物理思维

卞保金

摘 要:评价是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延时评价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好延时评价,不仅可以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培养良好的物理直觉,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

关键词:延时评价,物理直觉,物理思维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8-0051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评价是调控学生学习状态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与及时评价相比,延时评价运用得好,对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既可以让常见的错误得到深挖除根,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获得辨析的机会,从而对所学概念或规律有更深入的理解.

1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异议时,等一等再评判,给学生争论的机会

【教学案例1】液体沸腾不是需要吸热吗?

在学习液体的沸点与气压关系时,笔者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先按图1将水加热至沸腾,再将烧瓶倒过来,从上面浇冷水,里面的热水重新沸腾.实验结束后笔者总结说,浇冷水使里面水面上方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降低了,所以水会重新沸腾.

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液体沸腾时不是需要吸热吗?浇冷水时是在放热啊?是不是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导致的呢?

他的问题一提出,笔者当时一愣神,顺势让所有同学讨论一下,也给自己留下了思考的时间.

学生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问题上:(1)烧瓶中的水是真沸腾还是假沸腾?(2)水不吸热是不是也能沸腾?(3)如果水沸腾必须吸热,是从哪吸的热?

经过几分钟争论后,笔者引导学生:(1)烧瓶内的水有大量气泡向上翻滚至水面破裂,符合水沸腾的特征,(2)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是我们初二物理已经通过实验证实的结论,肯定没问题,(3)向烧瓶浇冷水时,水面的水蒸气液化放熱只会对水面上的水放热,应该不是使整个水沸腾的原因,(4)水真正沸腾的原因是:水面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迅速降低,浇冷水时,瓶内的水降温放热,这部分热在瞬间少部分对外散热,大部分用来使瓶内的水吸热沸腾.因此,水的沸腾需要吸热肯定是对的.刚才这位同学能思考这么深,非常棒,这样学习物理才是真正高效的深度学习.

案例反思: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见解,往往超过了教材的要求和教师的预设,让教师一时反应不过来,难以作出及时评价,学生提出的一些观点哪怕是错的,如果直接遭到教师的否定或者一带而过,学生必定口服心不服.这种随意处理“问题”资源的尴尬,更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恰当运用延时评价就能化解或避免这种尴尬,还学生一个个性思考的时空.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独特看法和“出格”见解需要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更能引导学生的学习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2 在课堂出现意外时,等一等再点破,给学生一次完善的机会

【教学案例2】到底哪个蒸发得快?

在一次听课时,教师要同学们用实验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给的器材是两块铁片(其中一片生锈了),半杯酒精,酒精灯和滴管.坐在我旁边小组的同学先用滴管滴一滴酒精在没生锈的铁片上,再滴一滴酒精在生锈的铁片上,然后用酒精灯给没生锈的铁片加热,结果是没加热的铁片上酒精先蒸发完了.

原来,酒精滴到生锈的铁片上,会迅速扩散开,这样大大增大了酒精的表面积.而在学生举手提出“异常”后,这位教师没有及时将“事故”转化为故事,直接告诉学生原因再让学生按照他的要求重做,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机会.

更好的处理策略应该是让学生自己思考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比较能否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正确的操作应该是怎样的?并在学生完成后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课堂会非常精彩.

案例反思: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预设和生成不一致的“意外”时有发生.这时,如果教师漠视生成资源的开发,竭力解惑,替学生分析,反而会挫伤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积极性,教学又回到“瓶子灌水”的老路.如果“意外”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或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恰当运用延时评价,放手让学生分析探究,也许“意外”就转化为教学的“亮点”.

3 学生解题出错时,等一等再纠错,给学生一次自己纠错的机会

【教学案例3】公式P=Fv中的速度v是谁的速度?

例题 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用此滑轮组将重为3.6N的物体以0.15m/s的速度匀速提起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忽略摩擦及绳重)求:

(1)对绳子的拉力F的大小,

(2)拉力的功率,

(3)若用此滑轮组将4N的重物提高0.1m时,求拉力需要做的功.

在第(2)小题解答中,绝大多数同学都是直接根据公式P=Fv把物体的速度0.15m/s带入计算,笔者在处理时没有直接说出错对,而是让学生再用另一种方法P=W总/t重新计算一次,看两次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个对?错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后得出第一种方法错了,拉力是拉在绳子上,应该带入绳子的速度而不是物体的速度,这样学生对公式中速度v的确切含义理解就更加到位了,然后再对学生的思考给予鼓励.

案例反思:当学生回答出错时,教师不急着帮学生纠错,应更多地运用延时评价,让学生反思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的学习有断层,还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偏差?是思维方法有缺失,还是公式的前提条件不成立?学生只有意识到错误原因并且养成自我纠错的意识,才能一生二,二生三,最终触类旁通.

4 遇到开放性问题时,等一等再提示,给学生一次提高的机会

【教学案例4】(2017年上海中考题)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闭合电键S,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8A和0.3A.

(1)求电源电压U.

(2)求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

(3)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且电源的电功率变化了0.6瓦,求电阻R0的阻值.

本题第(3)小题是一道典型的开放式问题,超过一半的学生遇到了困难,难在三个节点上:一是电源的功率怎么表示,二是怎样确定替换的是哪一个电阻,三是功率是变大了0.6W还是减小了0.6W.

这个过程中,先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再让他们小组内交流几分钟,而后组间交流,把集中的问题投影出来步步引导:(1)本题有两个关键点,有没有注意到哪两个关键点?引导学生读题时画出关键语句,注意隐含探究的习惯,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②替换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2)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源功率最好用哪个式子表示?(3)不变的电流表应该是哪个表?能不能确定替换的是哪个电阻?

通过这样的引导,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自行解答出该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本题解答养成认真审题和缜密推理的习惯.

案例反思:从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命题改革趋势看,在压轴题或者区分度比较高的试题中,命题都很重视开放性试题的设计.开放性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更能甄别出哪些学生更适合进入高中进一步学习物理.在平时教学中,尤其是最后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中,学生对这类习题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能不能通过延时评价,给学生的自我提升搭建好合适的台阶是一个教师教学格局高低的标志之一,更是能否让学生达成最后一跃的关键所在.

用好延时评价,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需要“稚化”自己的思维.教师是“熟练工”,学生是“学徒工”.在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思维“还原”或“稚化”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角度去审视学生出现的问题,才能给出贴合学生实际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才不是泛泛而谈,学生也更能心领神会.

(2)教师要发挥“火花塞”的作用,在适当的时机用“语言火花”点燃学生的思维热情.点拨的时机要拿捏得非常准,分寸感还要特别好,既不越俎代庖, 又能

最大限度触发出学生自己探究的激情,这样的过程,学生更容易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

(3)延时评价还可以更多地引入学生互评和自评.互评是在教师评价之前让其他同学对呈现出来的问题或者解答存在错误的过程进行评价,同学之间的思维水平差不多,更有利于其他同学逐步深入,自评是在教师评价之后,引导之前存在问题的同学,看看能否想到新的问题,或者对这一类问题能否总结出新的思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用好延时评价,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发展学生的物理直觉,又有利于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锦坤.数学课堂中的延时评价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4):56.

[2]高莹.高中数学教学中延时评价的内涵及运用环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3):63.

[3]叶国瑜,张世成.让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J].中学物理,2015,33(02):71-72.

[4]方忠德.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有效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46.

[5]许钧.中学数学课堂巧用延时评价[J].学周刊,2011(25):66.

[6]尚爱林.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延时评价问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87-88.

[7]楼晓明.试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延时评价策略[J].中学物理教學参考,2006(1):18-20.

(收稿日期:2019-12-20)

猜你喜欢
物理思维
基于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题链”设计
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例浅析物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法
浅议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改革与实践
小议如何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物理思维”
营造宽松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物理思维发展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5题的分析与启示
学习物理的核心思维应是物理思维
巧妙设计“问题串"激活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