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修复中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探讨

2020-04-10 06:41刘娟丽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期
关键词:二次污染

摘要: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污染土壤修复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及土壤环境等五个方面,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进行分析,并对二次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之后的污染土地修复工程中二次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场地;场地修复;二次污染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1-00-02

Abstract:The remediation sites has been the focal poi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contaminated sites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The paper disscussed the resources of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prevention ideas in the remediation sites from the aspects of air, water, noise, solid waste and soil.It is a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pollution of remediation sites.

Key words:Soil remediation;Remediation sites;Secondary pollution

土壤是人類赖以生存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工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发展,全国各地均开展并实施了污染土壤修复工程。2016-2018年国家颁布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25.5-2018)等技术导则指导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修复等。另外,2016年国家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支持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等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鼓励土壤污染防治产业发展”。但现有的技术规范多为原则性规定,缺少详细、实际可操作的具体内容[1-3],且修复单位在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更注重场地原有污染物的修复效果,对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关注较少。本文针对场地实际修复过程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的场所及途径,分析其危害,提出了二次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之后的污染土地修复工程中二次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本文从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及土壤环境等五个方面对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进行分析,并针对每种污染途径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 二次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

1.1 大气污染

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染土壤开挖、装卸、暂存、修复及附属工程(如燃料站)产生的二次污染。

1.1.1 开挖

污染土壤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扰动,会产生施工扬尘。有机物污染场地,还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臭气等。这些废气可通过呼吸道对现场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产生影响,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皮疹、恶心、头晕等健康风险 [4]。

修复单位在开挖时首先应控制施工作业面,尽量避免大面积场地同时开挖,同时应尽量控制挖掘机的作业速度,避免大量扬尘产生。另外,开挖作业时应设置围挡,开挖过程中应进行炮雾机洒水等,确保湿式作业,若有异味,应喷洒除臭剂或气味抑制剂等。有条件的应搭建临时开挖大棚,将开挖作业置于大棚内,且大棚配套相应的送风及排风设备,进行封闭施工,降低无组织扬尘的排放量。当一个区域开挖完成后,首先对开挖面进行苫盖,再进行下一区域的开挖。

1.1.2 装卸、暂存

污染土壤装卸、暂存过程中会产生扬尘,有机物污染土壤装卸、暂存过程中还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臭气等。

污染土壤装卸时应设置围挡,进行装卸作业时应设置雾炮机,确保装卸过程为湿式作业,且应避免大规模同时进行装卸作业,另外污染土壤装卸后应及时进行苫盖,降低无组织扬尘的产生量。特别是大风天气,应避免进行污染土壤装卸作业,且加强污染土壤暂存区的巡视和管理,避免产生大量扬尘。

1.1.3 修复

污染场地修复一般采用原位修复、原地异位修复及异地修复。

1.1.3.1原位修复

原位修复是通过蒸汽抽提或加热技术,使污染物从土壤、地下水中挥发出来,并进行处理,进而降低土壤或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应用于有机物污染的场地。[5][6]在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有机废气(VOCs)、臭气等。

修复单位多采用单个或多个污染物治理设施(如单级或多级活性炭吸附装置、UV光氧装置、焚烧炉等)对废气进行治理并有组织排放,同时加强管道及阀门的巡视及管理,可有效减少跑、冒、滴、漏。

1.1.3.2原地异位修复

首先将暂存的污染土壤通过运输车运输至修复车间,再将污染土壤和药剂进行充分混合,搅拌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如果为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还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臭气等。

修复单位应搭建临时密闭修复车间,修复工序应在修复车间内完成。修复车间应配备送风及排风设备,配套建设废气治理设施(如脉冲除尘、布袋除尘、单级或多级活性炭吸附装置、UV光氧装置等)对废气进行治理并有组织排放,同时加强管道及阀门的巡视及管理,可有效减少跑、冒、滴、漏。

1.1.3.3异地修复

异地修复主要是将污染土壤通过专用运输车运输至场地外进行处理。

运输污染土壤首先应采用专业运输车辆进行密闭运输,且在运输车出厂前对污染土壤喷洒除臭剂、气味抑制剂等,首先从源头抑制臭味产生。其次,污染土壤运输路线应尽量缩短在城区的转运路线,避开人群密集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区,运送时间应尽量避开上下班、上下学等交通高峰期。另外,运输车辆满载率尽量不超过90%,严防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和遗洒[7]。

1.1.4 燃料站等

有机物污染场地,若采用热脱附等修复技术,需要在修复场地设立燃料站,采用LPG(液化石油气)为燃料,为修复提供热量。LPG燃烧会产生二次污染物烟尘、二氧化氯和氮氧化物等。

修复单位应加强LPG储罐管线或阀门的管理,尽量减少跑、冒、滴、漏。LPG燃烧废气经处理后有组织排放。

1.2 水污染

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基坑废水、车辆冲洗废水、污染雨水等,可能影响场地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应根据不同污水来源采取合适的预防和治理措施[2]。

1.2.1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修复场地潜在的二次污染而预先采取的措施。下面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叙述。

1.2.1.1地表水

修复单位可以在场地潜在污染区域四周设置集水沟,收集潜在污染区域的雨水。修复单位还可以在场地设置应急事故池或者膜蓄水袋,对应急状态下产生的事故废水进行收集。场地内潜在污染区域的废水应尽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避免应污染废水漫流而造成二次污染。

1.2.1.2地下水

修复单位在场地修复前,应尽量在修复场地四周厂界或地下水流向下游的厂界处设置止水帷幕,将场地内污染的地下水与场地外的地下水进行阻隔,避免场地内的地下水污染下游地下水。另外,修复单位应在可能产生泄漏而污染水环境的场地(如修复药剂暂存区域)对地面进行硬化或铺设PVDF膜,避免因药剂泄漏而污染地下水[2]。

1.2.2 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为消除修复场地已经产生的二次污染而采取的措施。下面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叙述。

1.2.2.1地表水

修复场地应建立临时雨污水管网,对修复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基坑废水、车辆冲洗废水及污染雨水均进行收集。其中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或类似设施进行处理后排放。基坑废水、污染雨水收集后首先应进行水质检测,若水质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则进行排放,若水质不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则收集后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排放。车辆冲洗废水经收集后首先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合格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排放。总之,修复场地内产生的废水应进行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不能直接外排。

1.2.2.2地下水

污染场地内地下水修复一般采用原位修复即直接向地下水中注入药剂,通过化学氧化或化学还原法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降解,从而降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如果采用注入药剂法,则将大量药剂(如氧化剂过硫酸钠)注入地下水中[8] [9],修复的同时会产生大量SO42-离子,造成地下水的二次污染。因此修复单位在注入药剂时,应严格控制药剂的用量,既能降解污染物,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修复单位应在场地地下水流向上、下游分别设立地下水长期监控井,定期监测地下水的水质,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1.3 噪声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污染土壤开挖、运输、修复机械(如挖掘机、搅拌机、推土机、钻机、汽车吊、三轴搅拌机、风机等)等会产生噪声污染[2]。与一般建设项目不同的是,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设备可能分布在场地的各处,且很多施工紧挨四侧厂界(如厂界处止水帷幕施工、厂界处污染土壤开挖、运输等),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修复单位在施工前,应首先与附近居民沟通,获得居民的理解,避免与居民产生冲突。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不在夜间及中午施工。对于高噪声产生设备应安装隔声罩、消声器等装置,降低强噪音的扩散。总之,修复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产生源强、增加噪声的衰减等,降低噪声污染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若遇到居民投诉,一定要认真对待,积极与居民沟通,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使居民满意。

1.4 固体废物

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废弃泥浆、生活垃圾以及场地内污染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等[2]。其中废弃泥浆可与污染土壤一起进行修复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首先进行危险性鉴定,若鉴定结果属于危险废物,则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置,若鉴定结果没有危险性,则按一般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1.5 土壤

污染场地修复即对场地内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但是若处理不当,修复过程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若污染场地为有机物污染,可能会采用原位修复技术(如化学氧化法)对土壤进行修复,即将大量化学药剂(如过硫酸钠等)通过高压泵注入土壤中,通过过硫酸钠的氧化作用将土壤中的有机物降解,修复的同时会产生大量SO42-离子,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因此修复单位在注入药剂时,应严格控制药剂的用量,既能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若污染场地为轻度重金属污染,可能会采用原位修复技术(如固化稳定化法)对土壤进行修复,即将大量化学药剂通过高压泵注入土壤中,使土壤中的重金属与化学药剂通过鳌合作用而形成沉淀,从而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10]。修复过程中由于向土壤中加入大量药剂,修复的同时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因此修复单位在注入药剂时,应严格控制药剂的用量,既能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 结论

污染土地修复是我国新兴的环保领域,但限于相关修复技术、标准政策等缺乏,污染土地修复仍在摸索中前进。本文从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土壤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二次污染物产生的途径,并针对每一途径提出了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建议修复单位在实际修复过程中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有效避免和防治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陳峰.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二次污染防治思路与措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6):116-120.

[2]丁亮,王水,曲常胜,王栋,蔡安娟.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治研究[J].生态经济,2016,32(10):189-192.

[3]李社峰,王文坦,杜少霞,黄凰,邵雁,朱文渊,覃慧,徐秀英,宋自新.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商业模式分析[J].环境工程.2017,35(1):164-168.

[4]商盈.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2):107-108.

[5]饶晨曦,龙来早.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J].广东化工,2018,45(2):157-156-158.

[6]侯愷.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综述[J].江西化工,2019(4):26-29.

[7]朱文渊,宋自新,李社锋,刘更生,陶玲,徐秀英,覃慧.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过程中的物流组织探讨[J].环境工程,2015,33(2):164-167.

[8]冯凯.活化过硫酸钠高级氧化环境修复技术综述[J].环境科技,2017,30(5):75-78.

[9]高梦雯.高浓度有机污染土壤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污染与防治,2019(3):31-32.

[10]常亚飞.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技术研究[J].石化技术.2019(1):174-175.

收稿日期:2019-11-08

作者简介:刘娟丽,女,硕士,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

猜你喜欢
二次污染
瓜蒌皮注射液去热原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
建筑给排水的环保技术分析与研究
注水开发过程中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及解决方法
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发展现状
四川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工艺分析及发展建议
混凝土搅拌站车辆清洗及污水收集措施研究
养殖场沼气工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农村水资源安全威胁及解决对策
谈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