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全 胡月
[摘要]坚持学习者本位的未来学习本质旨在让学习者在信息化、智慧化的学习场域中实现由单一的“学以致用”向多元的“学以致慧”转变,从而构建具有认知世界、社会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的“完整意义生命体”。基于此立场,未来学习特征表现为由教师对学生的单边传授转变为教师、学生以及内容三要素之间的循环互动,同时涉及到个体的学习惯习、群体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实践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本位的未来学习场域建构主要体现为:物理场域之技术融入、情境场域之样态优化以及文化场域之基本载体。
[关键词]学习者本位;未来学习;场域形态;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20)01-0022-0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面信息时代已然到来。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的表征与习得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都催生着学习场域的重构。针对未来学习可能面临的更大困境和挑战,为帮助学生在智慧多元的技术支撑下的学习场域中成功学习与生活,学界有必要对未来学习的本质、价值、特征表现、学习场域形态及其建构进行研究,以期为学习者未来学习提供实际意义上的素材与信息,培养其成为终身学习者。
1未来学习的本质及终极价值
学习一词古已有之。过去的学习指向个体认知活动,重在知识与技能的习得。那么,在信息化、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在复杂、多变、不可预知的情境下,未来学习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呢?实际上,未来学习指的是在一个开放且多元的信息环境下,知识体系通过转化系统而形成的实践智慧。最早阐述实践智慧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对此的完整说明为:“实践智慧在于深思熟虑,判断善恶以及生活中应该选择或避免的一切,很好地运用存在于我们之中的一切善的事物,正确进行社会交往,洞察良机,机敏地使用言辞和行为,拥有一切有用的经验。”此正为符合全面信息时代对个人发展提出的要求。学习者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将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和不可预测的情境。作为终身学习者的未来人才所追求的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统一,旨在实现一种求真、求善并且合乎逻各斯的实践品质。未来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习者在信息化、智慧化的学习场域中实现由单一的“学以致用”向多元的“学以致慧”转变。
从未来学习的内在本质看,个性化的智慧发展是基本方向。信息社会不再仅囿于知识的实用性,诸如学习知识以求生存或改变命运,更重视基于学习对个人生命意义的探寻。可以说,未来学习指向知识、社会能力以及文化性情3个主要层面。首先,正如亚氏所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未来学习亦不能抹杀人最本质的冲动。教育学意义上的知识与个人生长息息相关,不是静态知识观所指向的传递知识,而是强调通过个人与知识的相遇、互动生成的新的意义与价值。同时,知识促进自我对世界的认知。信息时代,知识的密集特征既为学习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密集的知识库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是来来学习需关注的重点。其次,人以个体生命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个人的社会化要求个体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将生成各类社会特性,如实践性、能动性等。未来学习无论从其内在本质亦或是外在形式来看,毫无疑问将构成一个更开放、多元的社会学习共同体,通过不断的对话、交流与学习提升个体的社会能力。也就是说,未来学习旨在通过培养个人的社会能力而实现对社会世界事物的高度理解。最后,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个人作为生活世界的人具有一定追求与目的,包括其态度、风格、举止以及价值认知等。如同胡塞尔所说:“所有人以及一般人类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中人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共同体的目的,以及所有相应的劳动构成物,都属于生活世界一样。”所以说,未来学习理应指向个体的生活世界。一言以蔽之,未来学习的价值在于最终构建具有认知世界、社会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的“完整意义生命体”。
2学习者本位的未来学习特征表现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对人展开终极关怀的活动。从学习者本位视角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的一种自我发展和成长,指向于个人内在心灵的建设。学习者本位的未来学习背后所承载的是教师教育观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体现了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即基于个体个性化需要而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就未来学习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来讲,已经不可能依循传统的教师单边教学方式,无边界的颗粒性知识以及智能化的教学都指向教育主要要素的互动与交流。因此,无论是从未来学习本质及终极价值,还是从坚持学习者本位立场出发,未来学习特征表现都将发生转变,其主要体现为由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教师、学生以及内容三要素之间的循环互动,同时涉及到个体的学习惯习、群体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实践共同体。
教师、學生以及内容之间的循环互动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内容的局面。在来来学习中,定制化、个性化的知识框架、学习指南以及学习空间是常态,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效能。因此,未来学习必定重视学生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位置和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三要素循环互动所生成的新的课程素材为学生提供新的经验。基于教师、学生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而生发出的是对个体的学习惯习、学习共同体以及实践共同体的关注。首先,个体的学习惯习。未来学习同样注重学习者的学习惯习,个体的学习惯习既与个人意志关联,又受外部环境影响,其主要指向教育活动。按布迪厄的观点:“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影响下不断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也就是说,惯习作为开放系统通过个人后天实践而生成,同时嵌入于个人身体之中。在“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以及“慕课”等新教育形态之下学习惯习的养成更为重要,警惕学习者陷入无效知识而不利于学业成就是未来学习的关键。未来学习中不同个体的个性化需要和经验将会形成不同的惯习。其次,关于未来学习涉及的共同体。“共同体”并不意味着有一定的社会边界,而是指向群体成员对系统内知识的共享与行为的理解。一方面是关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环境,处于学习共同体中的个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关系,并互相关心,其成员有共同的情感取向和行为标准。”未来学习指向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完成在特定真实情境中对新旧知识、微粒化知识关联的任务。同时,未来学习的自由、多元、创造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科边界、学校边界以及群体边界,单一的个人化学习与未来学习的价值取向显得不那么“合拍”。因此,在教师、学生与内容的循环互动过程中自然生成相互交错的共同体。另一方面涉及的是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的概念最初由莱夫和温格所提出,他们认为:“一个实践共同体包括了一系列个体共享的、相互明确的实践和信念以及对长时间追求共同利益的理解。实践共同体的关键是与社会联系”。未来学习要求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对知识进行不断地选择、组织以及再生产,而真实的实践是与他人相关联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一定是通过参与共同体而获得个人的发展。
3学习者本位的未来学习场域形态
“场域”是布迪厄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在他看来,“从分析的角度,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即是说,场域是一个多元关系网络,是依附于资本的物理场域与意义场域的集合。所谓物理场域,通常指显性的物理空间:而意义场域所指向的是一种虚拟情境,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关联性活动。那么,以学习者为本位的未来学习场域则是以获取文化资本为主的场域集合,除显性的物理场域和虚拟情境场域外,还存在特有的文化场域。
3.1未来学习的物理场域形态
学习者本位的未来学习并非置教师于边缘性位置。教师与学生是构成物理场域的主力,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双向主体,期望通过师生共建促成结构式学习,其主基调在于认知的发展。全面信息化时代,物理场域的独特之处在于智能设备的介入,以智能设备为依托,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学习场域。可以说,未来学习的物理场域将是一种动态演化的智能学习场域,物理环境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学习者无缝学习提供更为切实的可能。在这个场域中,教师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现精准教学,亦或是通过大数据进行学情的分析,学生亦可以接受新思维、新体验,使用新的学习工具等。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未来学习的物理场域旨在通过知识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支持体系,最终构建一种新的智慧学习生态。
3.2未来学习的情境场域形态
此处的情境特指虚拟情境,是情境类别的特殊拓展。未来学习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体验,在无数未知、开放、智能的小场域内,教师需发挥其主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遵循相关的实践逻辑,从而获取真实且有价值的知识与信息。随着5G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以及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将得到更大发展,让虚拟情境教学更为切实可行,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未来学习的情境场域重在利用增强现实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无缝”集成,通过刺激学习者的感官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在此场域中,学习内容变得立体化、形象化以及可视化,为学生提供了更直观便捷的学习材料。同时,增强现实能够很好地提升学习者对素材的专注度以及对环境的感知度,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率。此外,在虚拟的情境场域中,无边界学习、合作学习得以加强,学习者个体的个性化需要亦能得到有效满足。
3.3未来学习的文化场域形态
未来学习指向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未来学习注重对文化资本的占有,“从文化学角度审视,学生学习方式孕育于一定文化环境中,总带有文化、历史的痕迹,并且会对原有的文化痕迹进行适应和适当的改造,以便适应当下的境遇。”在充斥着各种信息技术的未来学习中,将生成智能时代特征的全新文化场域,在这样一种文化场域中,不同个体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其目的在于超越技术、突破极限,最终走向开放。文化场域作为未来学习场域形态,重在内化文化以增强个人的文化性,通过文化的浸润而成为一个能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且能解决未知难题的“知识人”。可以说,在多元、开放且充斥着技术理性的环境下,保持学习者内心纯粹,关注个人意义与生命价值乃是未来学习的主题。一言以蔽之,学习者本位的未来学习场域由物理场域、情境场域以及文化场域共同构成,并由此层级关系,改变学习者的行为,形成自觉的意识,最终促进个人意义上更充分地发展。
4学习者本位的未来学习场域建构
鉴于未来学习的3大场域形态,在此提出相应的场域建构方式,主要体现为:物理场域的技术融入、情境场域的样态优化以及文化场域的基本载体。
4.1未来学习物理场域之技术融入
物理场域类属于显性场域。学习者本位的物理场域指向物理空间环境下的对学习者的关照,主要指向课堂环境以及各类场馆空间。未来学习物理场域创新建构的关键在于智能技术的融入,例如,“运用传感器技术探察个体学习状态,并基于感知数据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适应与自主化学习环境”。也就是说,技术的融入旨在为学习者创设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师生双主体应注意弱化智能设备本身的存在,注重其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然而场域是相对独立的,外在因素的融入必须适应场域内的结构才可能生成新的结构,若是强制性嵌入相对成熟、稳定的场域,则可能难以达成相应的预设目标。所以,技術融入应预先熟悉物理场域内在结构关系以及各要素运作方式,关照个体真实体验与真实感受。一方面,根据物理场域需要投入适配的硬件设施,促成硬件环境的实现;另一方面,激发各类软件程序,尤其是作为学习场域网络主力军的师生主体。
首先,硬件环境的打造。既包括设备的融入,也包括环境的规划。物理场域的设备选取,主要基于不同的学科课堂以及教学环节的需求。例如,教学环节可选择多屏显示技术来展示不同类别的信息材料,亦或是采取远程互动方式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感受力。评价环节则可以采用传感技术分析学习者的生理感知情况,尤其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而产生的生理现象,即回归于学习者本体。环境规划主要指向物理场域的设备、桌椅等布局,关注潜在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布局应坚持“适度”准则,无论是设备的数量还是彼此间的组合皆应以学习者的舒适度和实用性为标准。也就是说,空间规划的主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更智能的学习环境。
其次,软件环境的开启。硬件的使用以及功效的发挥很大部分基于软件资源的启用,本文所指的软件环境既指向系统的软件资源库,例如Web服务、云桌面、MOOC系统等,又指向教师资源。一方面,软件资源库是打造智能化物理环境的重要保障,是发挥硬件功效的基本条件。例如在校外场馆空间,学习活动便可借助云终端展开。因此,在物理场域内提供一套系统的软件资源有利于学习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关于教师资源的开启。教师作为推进课堂学习,引导教育教学活动的群体,是学习场域不可缺失的核心要素,其关于信息技术思维、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是打造智慧化物理场域的前提条件。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可以说,开启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推进技术融入物理场域的关键环节。
4.2未来学习情境场域之样态优化
虚拟情境场域绝不是虚无之物,而是物理场域的拓展与延续,是在多媒体、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支持上为学习者构建的学习、对话、交流的虚拟场所。“情境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集視觉、听觉、补充嗅觉与触觉在内的多感官体验式学习空间”,是基于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兴趣所建构。在技术盛行的未来时代,情境场域的样态优化是学习质量得以提升的核心。情境场域的样态主要划分为主导式虚拟情境和旁观式虚拟情境。所谓主导式虚拟情境是指学生作为场域主导而展开的多样化学习活动,场域资源跟随学生而移动,通过彼此的自然交互而达成目的。旁观式虚拟情境则强调以一种动态化的图像形式为学习者提供的知识与信息,学习者在这里主要是“被动”吸收。无论是主导式还是旁观式虚拟情境,只要身处于此,不可避免地将与图像、数据、代码等交汇;同时,不确定性、未知性、复杂性、隔离性亦成为情境场域的潜在危机。因此,情境场域的样态调适应考虑基于学生主体的教育性价值,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筛选适当的情境,即真正具有发展性意义的情境,之后则是进一步深化所筛选的情境,以更好地匹配学生的学习活动。
首先,筛选合适的情境。何谓之“合适”,其重在强调与学习者的适配性,即相比较于课程目标、学习活动以及教师偏好来讲,学习者发展需要和倾向更为关键。具体说来,一方面基于学习者个人兴趣。学习者的个人兴趣影响着学习投入与效能,关注个人兴趣与倾向便于为其提供恰当的学习情境。有研究表明,提供一些个人选择权,在其学习过程中将会表现出更高的情境兴趣。也就是说,教师应适当“放权”于学生,在尊重个人差异基础上筛选合适的虚拟情境,支持且引导学习者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基于学习者学业规划。在未来学习环境下,学业规划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业规划是一种人才成长观念,核心在于目标的制定。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决定其学业规划,明确的学业规划要求相适配的学习情境。鉴于此,教师需筛选那些有助于达成学习目的的技术场景。
再则,深化筛选的情境,主要体现为对已选情境的优化与再创造。深化筛选的虚拟情境要基于学习者、开发者以及情境本身3个因素。一是关于学习者,主要落脚于学习者学情分析,站在学习者立场考虑情境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对情境进行再创造。未来学习的关键词主要体现为:个性化、定制化、自主化,因此基于不同学习者创设最有效的虚拟情境成为未来学习常态。二是关于开发者,主要是开发者基于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对虚拟设备的优化与创造。在此层面,有赖于教师与开发者的沟通和协作,教师从教学活动层面出发传递学习需求,从而“督促”开发者对技术的深化。三是情境本身。未来学习处于一个复杂多样的虚拟情境之内,为避免虚拟情境地位“超越”学习本身,应适当简化已筛选的情境,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简单且有效的情境场域。
4.3未来学习文化场域之基本载体
未来学习是一种突破校园围墙,通过多维渠道和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且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活动过程。未来学习的文化场域既包括学校文化场域,又涵盖校外文化场域。而文化场域的结构可以被看作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构型,是由社会成员按特定的文化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的场所。也就是说,文化场域作为客观的社会存在,在教育群体成员间形成的一种以文化资本的传承而促进个人成长的关系。作为学习群体的重点活跃场域,共同的价值观念与优良的文化生态尤为关键,这也是个人文化内化,成为掌握话语权的“认识人”的前提条件。鉴于此,未来学习文化场域的建构重在寻其可能之基本载体,以促成文化场域的生成,主要包括以下载体:一是以寻求共同价值观念以调适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从而为文化场域的生成提供一个可能性的前提条件;二是以优良的文化生态匹配新时代的新媒介环境,进而为未来学习文化场域的建构提供保障。
其一,共同的价值观念。未来学习文化场域的载体之一是群体成员间共同的价值观念,这是未来学习文化场域建构的前提,亦是基础。未来学习将处于一个全面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学习牵涉多方群体利益,包括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学习者、家长以及技术开发者等,多主体关系间的冲突与博弈影响未来学习文化场域的建构。笔者认为,形成共同价值观念以缓和多主体间关系主要包括价值调和与价值建构。关于价值调和,也就是在不同场域下的不同成员“惯习”间寻求一种契合,从而在保证个体差异基础上实现价值的统一。文化场域冲突的根源在于学习者对客观文化场域的适应不同,因此,要准备把握学习者与文化场域的关系以及在文化场域中的位置。对于价值建构,核心在于关注学习者本身的成长。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知识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未来学习活动应避免对学习者生活经验的忽视,关注学习者在“场域内”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推动其高品格的形成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建立。
其二,优良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学在斯图尔特看来,“是就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其主要问题是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内部的社会变迁或进行变革,还结合变革的其它过程来分析这些适应”。同时,斯图尔特还提到,“数千年来不同环境中的文化已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基本上可归因为改变技术和改变生产安排所需要的新适应性”。也即是说,文化要适应新时代的技术环境,同时新生的信息技术亦会影响文化生态。未来学习场域中,无论是校园文化生态,还是校外不同场域或群体内部的文化生态,信息技术将成为塑造的核心力量。当然,正因为这样一种复杂多元的学习空间、形态多样的技术设备又可能让文化生态陷入混乱与危机中。那么,应如何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生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呢?关键在于从现实语境出发,从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发展的需要来促成良好文化生态的形成,从而推动未来学习文化场域的建构。
[责任编辑 孙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