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均辉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新时代发展潮流中也应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笔者在本文中从学习意义、践行教法、引用时政等角度,就如何组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让其发挥特有的优势,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探析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课程意义 教学方法 特色课堂 社会热点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122-02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对此,我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也应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那么,在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我们应如何组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才能让其发挥特有的优势呢?在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探析了几点看法。
一、明确学习道法课程意义,以提高学生道法素质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为本,德育为首。初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首要目的和意义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说到底,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这是此科目最基本的特性。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生思想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诚待人、热心公益,这体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成果。与此同时,中学生也存在一些思想上、学习上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为了满足虚荣心,讲吃讲穿,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以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错位,厌学、惰学,纪律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责无旁贷。
2.加强学生法律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法制素养
学习道德与法治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最基本的道德与法律知识,更多的是教会他们生活态度,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极大地促进学生成长。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中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除了受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影响外,法制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学生法律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法制素养,对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践行道法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尤其是对道德与法治来说,只有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让道德与法治的灵活性、自由性充分地体现出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高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老师起到引领作用,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能力和思维敏锐度,以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个过程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发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不再被条条框框所约束,便于他们真正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所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是课堂的主体,丰富教学内容可以燃烧学生的激情,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学到真正实用的东西。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让学生结组搜集材料、分组讨论、专题讲座、热点评论、演讲比赛,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分析社会实际问题,客观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感觉到课程与自己、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以此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同时开展实践课,以体验、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课程学习。老师只是设置问题和课程框架,引导把控问题的讨论方向,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体验、分析解决问题,在体检、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得出自己自己不同的见解。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很重要的。同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本身的优点和特长,给学生更好的平台来支持学生的发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体现人性化教育的特点,并善于融入时尚,传统相结合的元素,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美好和价值所在。只有丰富了教学内容,才有可能进一步地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及塑造学生的心灵美。
3.熏陶启迪学生智慧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老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潜移默化,或者谓之熏陶。熏陶的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并不常用,原因是在应试教育下,大家都一味地追求分数,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尝试熏陶的思路启迪学生。实际上熏陶对学生的学习或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它善于将具体的学习思维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到脑海,内化成他们自己的知识、行动。熏陶的过程要老师合理安排,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耐心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教导,让学生的学习在无形中有较快的提高。熏陶是一个相对较慢的过程,老师对学生熏陶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将自己的思考模式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开启特色课堂教学
(1)让电视节目走进课堂。在课堂上,课堂气氛很关键,营造活跃的氛围,有利于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拉近学生与课本距离。例如,在讲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延续文化血脉》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研发的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诗词知识比拼与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汲取诗词之营养。精彩的节目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看后非常震撼,让他们感受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庆幸自己是中国人,让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2)搜集图片组织教学。在讲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源”时,为了便于学生把握其中的意境,我们可以通过搜集图片的形式来讲解内容,这种“搜集图片教学法”,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更容易上手。
三、引用社会热点时政素材,以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众所周知,我们现行使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此,我们就可以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通过电视新闻、网络报道、报刊等媒体,搜集有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相一致的时政素材,从多角度去认知素材,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2020年开年之际,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给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严重的冲击,给我们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然而,为战胜这一疫情,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支援“战疫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面对疫情,医护人员“逆行”冲向“战疫”第一线(体现爱国、敬业、友善);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支援“战疫”(体现爱国、友善);在疫情期间,国家加大打击不法商家哄抬物价的力度,切实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体现公正、法治);从疫区返回人员,不隐瞒旅居史,主动向防疫部门申请隔离,进行医学观察(体现诚信、友善);热心市民不歧视并妥善安置因封城封路无法回家过年的疫区居民(体现平等、友善);等等。可见,我们在组织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社会热点时政素材,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我们要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明确学习道法课程意义,践行道法课堂教学方法,引用社会热点时政素材进行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道法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