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客舱安全考虑的客舱应急实战化教学设计

2020-04-09 08:13苏佳
公关世界 2020年2期

苏佳

摘要:《客舱应急》是我院特色专业航空乘务系空乘空保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本文探讨了目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以及授课时的思路,本研究将着眼于客舱安全角度考量,为客舱应急课程做出合理的实战化教学设计,设计因素包括实战环境、实战情景、实战战术、实战应变,同时应考虑教学对象的认知与接收水平。力求教学设计符合民航局要求,符合客舱工作实际,提升学生的客舱安全意识与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客舱应急处置能力与应变能力。

关键词:客舱安全 应急设备 机组协作

“安全是根,服务是魂”。对于每一个民航人来说,这都是一句最熟悉不过的口号,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每个民航人的心里。对于每一家航空公司来说,安全都是重中之重。安全的范畴除了飞行安全之外,就是客舱内的人员安全。在客舱内,随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紧急状况,乘务员需要在第一时间控制自己和旅客的情绪,并且迅速、准确地使用各种机上应急设备进行处置。

很多航空公司也越来越重视客舱安全的问题,要把握安全第一,优质服务,就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从保证客舱安全的角度制定服务标准和流程以保证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然而,部分客舱服务人员的资质和能力却并不能完全满足客舱安全的要求,从而给客舱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民航业整体上客舱乘务员安全服务训练不足,部分從业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信息过量、处理复杂情景的经验不足、身体素质不适应、缺乏客舱服务所需才能、缺乏感官信息输入。培训质量不高导致客舱乘务员职业成熟度不高,容易造成生理、心理上的职业疲劳。

客舱安全作为航空运行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并得到了各国民航当局的重视。

作为专业的职业院校,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重视这个问题,加强对于学生的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客舱应急》作为我们职业院校乘务专业最重要的两门专业课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课时有限,但班级数及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受制于航材设备的高价因素,我们教学中可使用的应急设备航材件数量十分有限,基本都是个位数的储备量,因此无法为每个班级的学生提供现场航材演示,更无法让每位学生进行航材的实际观察,鉴别甚至使用操作。因此笔者及其所在的项目小组在充分学习航空公司政策,了解目前航空一线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前提下,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目前所拥有的教学航材设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受惠于现有的这些设备,我们几位专业教师对机上常见的几类应急设备如何进行航前检查,如何进行操作,设备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间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实际的操作示范,并邀请了专业的摄制团队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由于使用的是真实的航材件,对于应急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解决了学生人数多而真实航材件少的问题,拍摄完成的短片可供每个班级,每个年级的专业课教学中使用。

在通过视频学习了解了应急设备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将应急设备的使用运用到实战教学中来,为此,在设计实战化教学情境时主要遵循如下几点思路:

首先,是要提升学生的现场紧迫感。

众所周知,机上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轻则关系到个别旅客的安危,重则关系到整架飞机和机上所有乘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疏忽、懈怠和玩笑。学生在进行模拟实操训练的时候,要保持高度的紧迫感,这个紧迫感体现在反应迅速果断,处置快速准确上,甚至在语音语调语速上都能得到体现。学校现有一个B737的静态舱,一个A330的静态舱和一个A320的动态舱,在实训教学时,我们会分别在这三个模拟舱内进行,释压练习时会有氧气面罩的突然掉落,灭火练习时会有烟雾和火光的产生,能够带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情境感,增强他们的真实感和紧迫感,让训练更有实际意义。

其次,要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的紧密性。

机组是一个整体,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团队协作的特点,尤其是在碰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没办法依靠个人的力量来解决,必须依靠整体的协作来应对。我们在教学时,也是依照航空公司的培训模式,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和考试;并且在练习过程中,着重强调组员之间的配合,加强乘务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无论是释压、灭火还是组织撤离,只有相互沟通及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才能发挥作用,提高效率,才能起到1+1>2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应对紧急情况,减少飞机上的财产损失甚至是挽救机上乘客的生命!合理的机组资源管理可以加强机组人员的专业性和机组人员的概念,提高空乘人员处理紧急情况和适当应对机舱冲突的能力。

第三,要牢记关键要领,做到动作口令熟练。

紧急情况的应对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练,不少同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错,但是到了实操训练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原因造成的紧张,动作要领掌握不扎实,口令混淆甚至遗忘等情况。因此,我们在拍摄视频时,尽量将动作及口令规范化,标准化,这样便于学生统一规范地去理解和记忆,才能将理论知识完全地转化为实际能力,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即刻能有最迅速最正确的反应。但是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会进入不同的航空公司,而每个航空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口令,因此在学校教学时我们将口令和动作做到最简,一是简单,二是简化,便于学生在进入航空公司后的岗前培训中做出调整。

客舱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机长》的热映也再一次说明了保障飞机的飞行安全,保护机上所有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我们机组人员的首要责任。在院校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镇定从容应对的良好心理素质,与机组乘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处置紧急情况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操作的能力,真正适应将来在航空公司的培训以及未来的实际飞行工作,为将来的飞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君.借鉴外航先进理念 提高客舱安全水平[J]. 中国民用航空,2008,(10):75-76.

[2]韩瑛.客舱安全与客舱服务[J]. 中国民用航空.2013,(06):59-60.

[3]李广春.客舱乘务员资源管理的实施途径[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