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摘 要 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腸杆菌引起,其临床特征为组织器肿、神经症状、低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剖检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该病主要侵害断奶后5-14天或刚转入肥育群的断奶仔猪。从病源、诊治等
关键词 仔猪;水肿病;诊治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毒血症),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致病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仔猪肠道内,但在哺乳条件下并不致病,在适当诱因的作用下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正常微生物之间的微生态平衡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的增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导致了水肿病的发生。
1 病例
临床症状:两耳发红,呼吸迫促,眼睑红肿充血,额、下颌、齿龈、颈、胸水肿,声音嘶哑。抽搐,口吐白沫,不久昏迷衰竭而死亡。
剖检时:头颈部皮下水肿,胃大弯和贲门部,切开可见黏膜和肌层间有一层淡红色胶冻状物质。结肠系膜呈胶冻状水肿。全身淋巴结几乎都有水肿和不同程度的充血。膀胱黏膜轻度出血。
2 治疗
50%葡萄糖20mL,10%葡萄糖酸钙20mL,0.5%维生素B15mL,10%维生素C10mL,混合后缓慢静脉推注;(2)后海穴注射0.1%新斯的明4mL,百会穴注射10%氯化钠2mL。次日早上,50%葡萄糖20mL、10%维生素C20mL静脉推注,肌注卡那霉素100万IU。
3 结论
根据致病菌特性、血清型,证实仔猪水肿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致病菌均能产生肠毒素,我们可以从临床症状初步确定病因,通过解剖病理变化进一步进行确诊。
对于未发病的情况,我们用2.5%氢氧化钠溶液等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或给仔猪肌注富铁力和亚硒酸钠,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定期添加金霉素、磺胺类药物对母猪产前进行肌注仔猪三价灭活苗。对已发病的情况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如口服补液盐或5%葡萄糖,也可用痢菌净、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6
[2]将立辉.仔猪水肿病的中西兽医结合治疗[J].畜禽业,2003,(02):46
[3]刘杨国.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山东畜牧医,1999,(01):19
[4]彭涛.仔猪水肿病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讯,200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