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秀
一、学习阶段
学期初,按学校计划及安排,我们认真聆听了几位专家关于“课程整合”的讲座,并做好记录,会后我们认真交流、思考,由开始的迷茫、焦虑、不知数学学科该如何和各学科都整到一起,到现在我们对整合有了新的认识
课程整合:
是指将两种、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
二、实践活动
4月15日,我们带着对课程整合的认识,组织本年级学生到张裕爱斐堡进行“走进田园”实践活动。活动前,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中要完成的任务:爱斐堡实践活动学习手册。活动手册中关于数学的任务是:在活动中记录游览路线;绘制游览路线图,在绘制路线图时介绍两个你喜欢的景点 。
在完成任务的闲暇之余,同学们跳了竹竿舞,跳时发现有时跳得好,有时跳不好,跳得好的同学发现在两根竹干平行时才能跳得好,才能不被干夹着,一起的同学要节奏一致,这是同学们恍然大悟,对竹竿的节奏及距离进行调整。这就将平行的知识及音乐课知识运用其中。
三、再学习阶段
实践活动后,专家又来我们组亲临指导,给我们提出建议。之后我们带着问题又进行了学习、交流。)
我们还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了解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
在教育中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四个尊重:尊重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资源
我们将学到的知识引进我们的课堂,我们更加关注孩子可持续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教育理念与育人模式。使学生不断展示自我!
四、应用阶段
实践活动中有一个小插曲:
爱斐堡活动中,发现同学淘气,玩儿路边树枝,于是我们灵机一动,你们谁能用一根树枝截成三段,摆一个三角形,同学们都不屑一顾“这还不简单,随便掰三段,一摆就完了,我说,你们试试:结果有的摆出来了,有的没有,他们不解。带着这个问题,我回学校后选了应用主题:
“做”“思”巧结合“知”“能”同发展
研究内容为:第五单元中,三角形三边关系
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安排操作活动,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是围绕操作活动设计哪些数学问题,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下面,让我们一边回顾这节课的实施过程,一边思考数学活动背后的设计意图
本节课先后一共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
第一次操作——先“做”后“思”
先把一根16厘米长的纸条剪成三段,然后尝试围成三角形。
设计的数学问题:
1、在学生初步动手操作之后,针对绝大多数学生都围成了三角形这一现象,教师追问“是不是任意剪成三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猜一猜,不能围成三角形又是怎样剪的?”
目的:
打破思维定式,激发思考热情,发展想象能力。
2.在学生汇报交流并展示完不同的剪法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这样剪就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些围成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目的:
引导学生从最初无意识的操作、尝试,转入到有目的的观察、思考,从“数”
和“形”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发现并概括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第二次操作——边“做”边“思”
探索“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
首先让学生各抒己见,接下来,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释围不成的原因,而是提出了“实践出真知”的观点,鼓励学生动手试一试。在动手操作之后,先引导学生针对错误的操作方法进行评析,然后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最后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进行解释。
目的:
让学生经历动手操做、闭眼想象、解释说明的探究过程有三点好处。第一,可以更好地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在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契机。第三,在操作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直观和操作的局限性,初步体会抽象和推理的必要性。
第三次操作——先“思”后“做”
探索把一根不知长度的纸条剪成三段,围成三角形,应该怎样剪?
设计的数学问题:
1.我想用这根不知长度的纸条围成一个三角形,第一刀可以剪在哪里?(指名汇报)追问:第一刀是不是剪在哪里都可以?为什么不能在中点剪?
目的: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在剪完第一刀之后,问学生接下来怎么办?(学生答:剪长的)教师追问:第二刀总可以随便剪了吧?当学生动手找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方法之后,进一步追问:这两条边的长度之和明明已经大于另外一边,怎么还是不能围成三角形?
目的:
第一次追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深入思考的习惯。第二次追问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深入体会“任意”二字的含义。
反思阶段:
一般包括学科内、学科之间、学科与实践活动之间内容的整合。多了一项人与课程的整合,即教师特长与课程的整合。
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环境,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与本年级各学科教师密切配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研究,把同一科目统一类型的或不同科目的相关教学资源融合,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过程,从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那是不是所有課程内容都能整合,是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参与整合。对于不能整合的知识点,是不是需由相应学科老师完成,遵循国家课程标准,课程的目标、内容、总课时能少吗;这是我们依然在思考的问题。
收获:
无论课程整合如何实施,我们都要明确的是: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真实情境中,围绕生活问题,一起学习和创造知识,实现每一个人的自我成长,让他们将来有能力促成社会的良性运转,这才是课程整合的目的所在,才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所在,才是核心素养落地的终极追求所在。课程整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们感觉到教育学生带走的不仅是书包里的东西,还有超越书本知识的人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