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晖 高海淳 刘朋鑫
摘要:由于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经济制度等因素的不同,两国贸易摩擦程度不断加深,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产权问题。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用来保证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制度工具,它不仅规范了各个参与主体所从事的经济行为,维护了经济秩序,还规定了市场经济中的财产所属关系和流转关系。缺乏产权意识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市场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产权意识的关键在于明晰产权结构,这就需要构建针对性的产权制度。因此,在提升产权意识的同时,兼顾东北地区特有的地理、政治、经济环境因素,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东北地区;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3-0004-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新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产权冲突日益增多。尤其是2018年3月美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以来,知识产权问题成为焦点。中国产业迅速增长,压缩了美国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中国的崛起一直以来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无法调和的冲突。虽然美国的控告是一种无稽之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重视不足。中国企业一直都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知识产权的维权成本与实际收益不成正比,不会向产权保护投入过多成本,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保护体系,使其他企业钻了空子。面对美方片面的知识产权指责和施压,我国从未回避矛盾和分歧,而是始终坚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场,不断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妥善处理了与美方的争端,促进了双方互惠共赢的知识产权发展格局。
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同时,解决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南移,党的政策首先在深圳实施,继而到东南沿海、上海浦东。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又将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到重要位置,使东北在经济结构升级过程中相对滞后。随着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的日渐匮乏,替代产业发展速度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之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只有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关键因素就是通过完善产权结构解决体制的创新。
这就亟需我国在市场经济秩序下,完善产权制度,用产权意识保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产权结构是产权制度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提升产权意识的关键在于通过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建构,明晰产权结构。
二、构建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产权是一个历史性的理论范畴,最早起源于经济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产权”这一理论的定义仍不统一,对其的界定仍不明确。登姆塞茨在其经典文献《关于产权的理论》中写道:“所谓产权,意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这些预期通过社会的法律、习俗和道德得到表达。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权利。一个所有者期望共同体能阻止其他人对他的行动的干扰,假定在他的权利的界定中这些行动是不受禁止的。”该定义强调了产权是通过某些行为来获得某些利益的权利,同时也将产权的社会关系属性体现出来。
E.G菲吕博腾和S.佩杰威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一文中,把产权归结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性关系,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因此,对共同体中通行的产权制度可以描述为,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这个定义是通过对各种产权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了不同现代经济学家的产权理论。
在现代产权理论中,产权是在财产归属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权力空间,将经济领域的产权理论界定清晰,才有利于在法律领域构建合理有效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在人类社会中大概有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的人类社会建立了一种排他性的产权制度;二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而建立的一种相互转让的产权制度;三是建立一种组织形式多样的,提高使用效率的产权制度。在产权的原始形態中,各项权利处于合一的状态,诸项权利集于财产主体一身,因此产权与所有权并不存在区别。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产权内含的各项权利发生分离,同一财产的不同权利可以分别由不同的主体掌握和行使。尽管产权制度不断更新完善,但最重要的是规范产权中的四项基本权能,既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
三、东北地区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问题及成因
(一)传统产业中产权制度的困境及成因
建国初期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基本依赖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因此其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论是发展模式,还是发展速度都逐渐落后于沿海地区。
第一,传统产业投资结构不平衡,产权主体单一化。传统企业除了上市公司外,一般投资来源只有国有投资和社会法人股,投资渠道狭窄,没有形成真正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因此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第二,东北地区传统企业与政府边界仍旧混乱。政府仍然是重要的资源及创新资源配置的主导者,重工业、不动产、能源的价格扭曲诱发企业寻租的行为,严重影响企业在研发、改造升级技术工艺以及开拓市场上的积极性和投入强度;第三,科技创新驱动不充分。从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比重来看,东北三省远不及江浙地区,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来看,东北地区从2013年开始骤降,虽然2016年有所回升,但也远远低于辉煌水平。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困境原因有三点:一是传统企业缺乏先进的发展观念和战略眼光。传统企业曾坐拥东北丰厚的资源为发展基础,发展水平也一度领先于全国,但随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逐步成熟、市场逐渐固定、资源逐渐减少,固化的思维将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产业转型升级是市场经济中,参与主体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企业家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利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前途。传统企业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和与时俱进的理念,才使东北地区曾经引以为豪的工业经济体系逐步落后。
二是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把发展人才放到企業发展的核心位置,造成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虽然东北地区科研院校众多,但是相应的成果转化奖励机制远远落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使科研人员丧失了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这也间接地消磨了一些高精尖人才来东北的愿望。传统产业起步较早,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需要改革创新,人才的大量流失使这种改革创新停步不前。
三是传统企业缺乏创新积极性。作为曾经的全国计划经济先行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拉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正是这种经济体制也必然带来了体制性的矛盾和冲突。由国家配置一切资源,市场完全丧失了配置作用,企业因此丧失了科学研发、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
(二)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困境及成因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我国不少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濒临破产的危机,传统融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东北地区,由于传统产业基本属于大规模生产,资金短缺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加巨大,知识产权融资作为一种新兴融资方式出现在各个企业的发展计划之中。但是由于知识产权融资与传统的融资方式截然不同,相应的法律制度和价值评估体系尚不完善,再加之知识产权本身所具有的无形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知识产权融资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东北地区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难不仅仅因为法律制度和监管的不完善,还因为其自身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特有的缺陷:第一,市场化改革推进进程缓慢,地方政府过多干预微观经济行为;第二,国有大型企业在东北市场经济中所占份额过大,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易受融资机构歧视;第三,东北地区周边贸易环境较差,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等。
影响东北地区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复杂多样,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体制问题。
首先,国有企业比重过高,挤压中小型企业发展空间。市场化经济改革不彻底,政府政策干预和审批某些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方向,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了许多“投机机会”。国有大型企业凭借着体制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扩张自己的经营范围,提前占领大部分利益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资源配置、政府服务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存在差别,发展空间不足,规模较小,进而造成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
其次,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与沿海省份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整体实力上,都有较大差距。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低,与其周边环境密切相关。东北地区虽然居东北亚跨国贸易核心区域,但周边国际局势并不稳定,不但难以有效扩大出口、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加大了技术创新的研发成本和维权成本。降低了企业创新积极性,更堵塞了知识产权融资这条捷径。
再次,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困难。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无形性、不确定性,融资机构不易掌握其确切的价值,再加之我国缺乏系统化的知识产权价值机制,导致知识产权融资规模远远落后于其他有形资产融资。而且现今我国的评估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不同机构评价同一项知识产权的结果具有差异,这种差异性使得社会降低知识产权融资的信赖度,打击了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积极性。
四、东北地区构建产权制度的路径
现行产权制度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尤其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小型企业大量涌现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挑战,其僵化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
(一)明晰产权结构,构建新的产权框架
构建新的产权框架应符合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即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传顺畅。首先,要从法律上界定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内容的财产权,明确国有企业对企业的全部财产享有财产权。财产所有权是对财产归属的最重要的界定,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要真正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必须获得财产的所有权,才符合公司法上的法人人格独立的要求,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增强企业活力。其次,通过专利质押融资、专利转让、对外技术合作等活动,加强产权的商业化流转,以求最大程度实现知识产权的无形价值。同时增强企业内部的产权监督体制,使其不仅能具有约束功能,还具有激励功能,提升企业产权升级的积极性。
(二)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因为东北地区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政府应从“干预”转向“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通过健全对公务人员的考核监督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化能力,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其次,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细胞,也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如果企业对市场的供求情况和价格信号做不出灵敏及时的反应,企业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也就不可能形成。因此在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必须积极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明确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制度,逐步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权清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培育和完善各类市场,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市场发育不全或遭受扭曲,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顺利而迅速地发展;没有发达而有序的市场体系,就没有市场经济。政府要致力于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的健全的市场体系。
(三)加快科技创新进而促进产业升级,以科技红利促进经济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工业、服务业、农业等经济发展各领域,推动经济快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智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加速形成。阿里云ET工业大脑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深度挖掘工业大数据,输出“供、研、产、销”全链路智能算法服务,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全面的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决策,全力助推中国智造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国家在建设重点实验室、机器人研究中心、科研院所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时向东北地区倾斜,加快中科院在东北地区“院地合作”进程,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同时还要注重技术向产品转化的效率,保证创新成果的时效性,力求增加创新外溢效应。
参考文献:
[1] 李亚玲.产权结构、产权边界与产权明晰——企业产权制度研究[J].思想战线,2008(4).
[2] 李瑞娥,刘 红.产权契约、产权平等与产权敬畏:一个三维视角的阐释[J].人文杂志,2016(3).
[3] 余明桂,李文贵,等.民营化、产权保护与企业风险承担[J].经济研究,2013(9).
[4] 白 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对东北经济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8(5).
[5] 刘思明,侯 鹏,等.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工业创新能力——来自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3).
[6] 冯晓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本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4).
[7] 杨松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资产评估[J].中国金融,2007(5).
[责任编辑:金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