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有效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初探

2020-04-09 08:17高创
参花(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对策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架起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桥梁,通过三者之间的对话,帮助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能力,获得审美体验。教师要教得有效,学得愉快,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传统阅读教学教法僵化,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何搭建阅读教学支架,让僵死的阅读课堂重新焕发活力,是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阅读 有效教学问题 对策

“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个总目标,就需要下定决心,疏通“堵块”,放准支架,让传统低效的阅读课堂重获生机,大放异彩。

一、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堵块”

教学模式僵化,学生极度疲倦。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总习惯于先给出一些文本解读的结论,然后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能够证明这个结论的依据,教师按照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教案,给出统一的答案。这样的阅读教学,始终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对文本基本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见解,一切教学过程就是为了在文本中找证据,证明教师提前预设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以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阅读千人一面,答案也强求一律。这种僵化模式堵死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只会让学生极度疲倦。

二、教学方法死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满足于一知半解,课堂上不想提问,懒于思考,主动学习的热情逐渐丧失,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每天总是重复着预习—分段—讲解—练习—抄现成的答案,这种僵死的训练模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甚至连一堂课也不能学深学透。长此下去,只能使学生闭目塞听,孤陋寡闻,变成井底之蛙。

三、搭建疏堵支架,让语文阅读教学重获生机

(一)激发兴趣是疏堵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教学开展的原动力,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最基本的元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师生的合作探究中,让学生发表见解,获得摘到桃子的满足感,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中,让学生先抢答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何人参与,起因是什么,结果如何。在抢答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杰利如何施救?(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3)父亲为什么不抱我下来,而让我自己走下来?课文题目有何深意?(4)这篇课文对你有何启示?设置这些问题让学生对作者当时的尴尬处境感同身受,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他们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鼓足战胜逆境的勇气,这种勇气将会成为他们生活的资本。

(二)分层教学是疏堵的基础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教师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虽然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得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补差”,让全体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时,教师可先根据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组不同的学习任务:第一组同学能够借助注释和辅导材料直译课文,并发挥想象力,将原文改成一个小故事,结合实际谈感受;第二组同学可能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在合作探究中谈自己的看法;第三组同学可能差一点,只能理解原文大意,通过师生的帮助,才能做到准确理解原意。在一、二、三组完成各自任务的基础上,教师让同学把本文和过去学过的《伤仲永》进行比较,结果学习好的同学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吕蒙接受孙权劝学终成一代名将,方仲永父亲不使学,使神童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两者对比可知,一个人的后天学习对其成才有决定作用。这节课让好、中、差学生都有成就感。实践证明,分层教学确实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三)主体阅读的个性化是疏堵的关键

主体阅读的个性化不是摁着牛头吃草,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应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和心理体验,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各抒己见。

阅读主体的自主性,阅读实践的探究性,关注阅读过程的调控性,是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生个性化阅读往往从问题开始,阅读过程实质上就是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学会个性化閱读,首先要做到在预习中生疑,在文本阅读中质疑,在阅读文本后追疑。其次要学会批注阅读,在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能用醒目的线条或简洁文字进行批注,做到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彰显个性。同时要强化“阅读反思”,一是学生自我思考:我的理解正确吗?还有没有其他见解?在自我否定和质疑中深化个性化阅读;二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再次是教师的点拨调解,增强学习效果。最后是注重延时评价,使学生获得更多创造灵感。例如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卖炭翁形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同学笔下不同的卖炭翁形象,就是个性化阅读取得的一个成果。

四、结语

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让笔者对僵死的阅读教学感到无奈,在这里略陈管见,希望引起探索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曹公奇.阅读教学的原点——归纳思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高创,男,本科,甘肃宁县宁江初中,中学一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阅读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