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杭白菊产业保护与发展研究

2020-04-09 08:18姚敏洁蒋嘉敏王鑫怡张莹洁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保护

姚敏洁 蒋嘉敏 王鑫怡 张莹洁

摘 要:该文运用生态系统健康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运用VOR理论分析了桐乡杭白菊产业的相关数据和现象,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3个特征评价了产业发展,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桐乡杭白菊产业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桐乡杭白菊产业;生态系统健康;保护;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5-0061-02

1 引言

1.1 生态健康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是从1788年苏格兰生态学家James Hutton提及的“自然健康”开始的,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1989年Rapport提出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生态系统健康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的恢复能力[1]。1998年其又提出目前较为认可的生态系统健康的8个衡量标准,主要包括活力、组织、恢复力、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服务职能和管理水平,其中前3个最为重要,被称为VOR理论。活力可根据新陈代谢或初级生产力来测量;组织可通过企业种群结构层次多样性或复杂性以及企业之间共生、竞争程度等来评价;恢复力是指对外部环境发生动荡或者剧烈变化时,系统具有抵抗力,能够保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迫害的能力,由系统的协同机制、预警机制等所决定[2]。2007年,董经纬等提出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念探讨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对产业的评价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3]。

1.2 桐乡市杭白菊产业现状 桐乡市是中国杭白菊之乡,近年来,通过良种推广、加工工艺改进以及市场运营,桐乡市已基本形成了杭白菊基地生产、规模加工、专业营销的基础条件,并且线上也有较好的销路,在2019年“双十一”当天,某家杭白菊企业日销售额高达200多万元。但在火热的市场背后,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偏向中西部地区的菊花种植,导致杭白菊的价格在市场上竞争优势相对较小;市场容量接近饱和,供大于求,价格上升空间和余地小;劳动力方面有成本上升和数量缺乏的趋势等问题。从现实发展中可以看出,杭白菊产业近年来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产业结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杭白菊产业亟待完善。对于杭白菊产业的研究,目前已有对杭白菊产业的调查分析与探讨、产业化栽培种植存在问题等。本文运用VOR理论的评价标准的部分指标对桐乡杭白菊产业健康进行了评价。

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2.1 活力 通过观察杭白菊产业的生产量、种植面积的变化、产业新陈代谢能力,以判断该产业的活力。从产量来看,2016—2018年杭白菊产量在1695kg/hm2左右,干花的年产量在5000t左右,占全国白菊花类总量的30%,其生产量依旧保持领先水平。从种植面积来看,桐乡杭白菊种植面积达3333.33hm2,约占全国的33.33%,但通过调查发现其种植面积正在缩小。从产业新陈代谢能力来看,桐乡杭白菊主要为人工种植,科技化水平低,对人工的依赖性高,然而随着老农的逐渐下岗,出现了劳动力缺乏的情况,其新陈代谢能力较弱。

2.2 组织结构 杭白菊产业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

2.2.1 企业共生水平 从产业链完整度来看,桐乡杭白菊产业的组织结构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产业链上游的生产者数量不可控的问题。桐乡杭白菊产业由农户、基地、企业三者组成,属于农企紧密型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杭白菊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形成了产供销、产加销的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桐乡市杭白菊农户种植集聚地主要是在凤鸣街道、同福街道、梧桐街道、龙翔街道、石门街道及其邻近地区,总种植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0%。桐乡市现有杭白菊加工经营企业43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9家,浙江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家[4]。桐乡的杭白菊产业从种植到加工,从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其产业结构相比于其他地区更完善,然而杭白菊产业结构中生产者主要以分散农户为主,但其数量难以控制。

2.2.2 竞争程度 目前,菊花销售市场的竞争程度非常激烈,并且出现了不良竞争的现象。2018年,除传统江苏盐城、湖北麻城、山西运城3个传统菊花种植区稳定的生产规模外,新种植区域山东、河南、安徽等地也有很大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白菊花种植面积达1萬hm2以上,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然而,目前菊花市场已将近饱和状态,而消费者又有追求大品牌的心理,不少外地的菊花打着“杭白菊”品牌,导致市面上杭白菊的质量良莠不齐,从而影响了杭白菊产业的形象和声誉。

2.3 恢复力 杭白菊产业系统的恢复力是指当杭白菊产业受到外界的干扰时,通过该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外部能量的输入,来维持系统本身的结构、功能和特性,使之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杭白菊产业系统的恢复力主要包括对环境和适应能力和对产业链协同机制等方面。

2.3.1 对环境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能力 杭白菊的生产产量和质量与生长环境有着较大的联系。杭白菊是喜凉、喜湿、喜光的植物,其抗寒体质较好,且在开花期间对光照的要求很高。然而其耐高温的能力很差,且如果在太潮湿或积水的环境,则可能会出现烂根的情况。近年来,极端天气较多,连续高温干旱或者阴雨等情况频发,导致杭白菊的产量和质量相较于往年较差。例如,2015年,花蕾期和盛花期遭遇历史上少有的重度酸雾危害,叶枯病与病毒病交叉感染,严重影响了杭白菊的产量和质量;2016年,花蕾期遭遇持续高温干旱与阴雨,导致花蕾较正常年景偏小;2019年,生长后期至采摘期遭遇长达40d的干旱,致使产量和质量较常年的差。

2.3.2 产业链协同机制 杭白菊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很好地实现了产业链协同的目的。在桐乡地方农业标准的基础上,颁布国家标准,制订产品质量行业标准,通过规范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产业链的高效运转。目前,嘉兴市级有4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且制定了企业标准。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保护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