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4月7日报道,原题:中国企业正为在欧洲的“廉价并购”做准备就在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许多欧洲企业匆忙寻求现金以维持业务之际,中国企业正为在欧洲的“折扣交易”做准备。知情人士私下透露,近来银行业人士发现,中国企业和中资基金纷纷要求他们对欧洲的(并购)目标提出建议。
在欧洲,疫情导致的业务暂停引发现金流问题,从航空公司、酒店经营商到足球联赛等,都在寻求资金援助。尽管此类交易不会一蹴而就,但知情人士说,中国的求购方渴望探索其中的机会,他们看到来自外国同行的竞争已减少——因为自身也在忙于应对疫情。
中资企业的任何规模可观的海外交易,都可能预示着中国公司重返全球(并购)舞台。此前,北京打击了一些中企的“非理性”国际扩张。
国企经常在被视为对中国具有重要国家战略意义的行业中寻求收购机会,例如汽车、能源、技术等。如彭博社近来报道称,一家具有国家背景的中资投资公司正考虑收购印度最大可再生能源公司之一的约10%股份。中国私营企业也开始猎取目标。“现在或许仍处于早期,但随着中企尝试在亚太和其他地区开展(并购)交易,今年第二季度有望看到相关活动逐渐增多”,律师事务所DechertLLP的香港合伙人王阳(音)如是说。
一名关注中国买家的银行业人士说,中资企业正专注于被视为对华友好地区的资产,包括南欧、南美、非洲和中东等。另一名驻香港的银行业人士称,其公司已获得出售一些欧洲企业的授权,委托方欢迎中企成为潜在买家。
鉴于一些欧洲政府尽力限制非欧盟企业收购本国重要技术,中企可能将相对不敏感的领域列为重点目标,如工业和制造业。知情人士说,考虑到有关交易受到愈加严密的审查,目前处于讨论中的中企跨境(收购)交易中,可能仅有10%至20%最终成交。▲
(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