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新大谷酒店庭院景观赏析

2020-04-09 11:12王羽婷
园林 2020年2期
关键词:红桥大谷日式

王羽婷

日本东京新大谷酒店拥有一座有着400年历史、面积达40 000 m2的传统日式庭院——大谷庭院。大谷庭院作为新大谷酒店的附属庭院,在设计中除了运用传统日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及园林要素,还为了充分满足顾客需求,服务于酒店功能,通过地形、水景、植物、建筑、灯光等多个方面营造了丰富的空间与景观,让这座有着400年历史的传统日式园林焕发新的活力。

酒店庭院;大谷庭院;传统日式园林

日本东京新大谷酒店坐落于距离日本皇宫不到2 km的纪尾井町,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时为迎接东京奥运会、打造远东最豪华饭店而建立[1]。酒店共有三座建筑,1 479个客房,37间餐厅[2],还包含室外泳池、玫瑰园、购物商场等各类设施。理想的地理位置、一流的设施及服务使酒店三次成为东京首脑会议的主要场所,成为日本最著名的御三家酒店之一。然而让人惊叹的远不止这些,真正让新大谷酒店独树一帜、名声大噪的是在喧闹的都市区中,它竟拥有一座有着400年历史、面积达40 000 m2的传统日式庭院[1]!

1 大谷庭院的历史变迁

大谷庭院早在400多年前就坐落于此,400年来,园子见证了历史的兴衰变迁。它原为日本著名武士加藤清正的居所,江户时期成为德川幕府权贵家族井伊直弼的私宅,明治维新后又成为皇族分支伏见宫家族府邸,成为当时著名的王府园林。到了二战时期,日本战败,钢铁大王大谷米太郎不忍该园落入他国人之手,花高价购买了这座园子,成为其私人居所,后又应日本政府需求,改建成了新大谷饭店[1]。饭店建成后进行了多次扩张与改建,庭院也随之修建(图1)。

园子随着时间流逝、屋主人的更迭及功能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修建,但其日本传统庭院文化的氛围却从未改变,园子内依然保留着日本传统庭院元素,保存着多件历史文物,徘徊其间,仿佛一朝进入了历史。

2 园中景致

由花园楼一出口步入庭院,起首便是日本园林的典型代表——枯山水园[2],园内用的是石之稀有物的赤玉石,入口处还放置了重达22 000 kg、日本最大的赤玉石(图2)[3]。园子由砂石铺地,篱笆、植物围合而成(图3),形成园中园,除了赤玉石外还错落放置了诸多其他稀有石头,倒像是座珍奇石头博物馆,走到园子尽头便看见一汪小小水面,一方树根化石立于其间,据说加藤清正居住在这座园子时,这块石头就已经置于此处(图4)。

向着水面走上红桥,清泉池慢慢展现在眼前,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岸上的景致,隔岸便是园中的主要建筑——山茶花庄(图5)[3],掩映于苍松绿树之间,园子空间顺着藏于树林中的建筑不断延伸,让人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清泉池中约有350条不同颜色、花纹的锦鲤,如精灵般浮游水中。池水串联了园中主要景点,穿过红桥顺着坡势向下行,来到临水的平台,眼前出现一座由82块巨大的石头堆砌而成的6 m 高的瀑布[3],与之前精致静谧的景致不同,传统的红桥、枯山水景因地形的起伏而被遮挡,酒店主楼浮于瀑布之上,瀑布两边石块起伏,碧绿的杜鹃团状蔓延,如海浪般涌来,景致一下壮阔起来。

1. 建于瀑布之上的大谷庭院主楼

2. 日本最大的赤玉石

3. 砂石铺地,篱笆、植物围合而成的园子

4. 树根化石立于枯山水园尽头水面

接着折回沿着山路、溪水而上,来到园子的南侧,地形不断抬升,植物愈发密集高耸,形成一个小的山林,日本南北朝时期的十三重塔[3]就耸立于这一片苍翠之中(图6),到叫人忘记它已经历数百年的风霜,多个历史悠久、形态各异的石灯笼隐于林下灌木之间,细细寻觅才能发现它们的故事与奥秘。翻过小山林,地势逐渐趋于平缓,园内的主要建筑依山而建,石心亭、招月亭、和乐庵、清泉亭等均为传统日式风格建筑,部分建筑内部已成为酒店的附属餐厅,被巨大、浓密的植物包围,仿佛与外界的繁华闹市相隔绝。一座园子,池水、瀑布、山泉,汀步、红桥、石阶,平地、山地、洼地,均囊括其间,既包含了传统日式园林的元素[4],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历史氛围,又适应着现代风格与功能,与酒店经营管理需求相契合。

3 造园手法与技巧

3.1 地形营造空间

大谷庭院通过地形起伏变化,营造了不同的地域空间,为形成各异的景观空间打下基础。园子入口即庭院北部与酒店空间相连,运用枯山水、红桥、水池构建精致的日本传统庭院,与酒店空间相契(图7)。园中的主要建筑区位于园子西侧、南侧,毗邻园中南部山林区,地形平坦,形成较隐蔽、静谧的空间,南部山林区域地形不断抬升,配以茂密的植被形成自然的山林景观,通过地形抬升与他处相隔。

园中水池东部地形下陷,形成六米落差,池水倾泻而下形成瀑布,打破了原本庭院平坦开阔的地形结构,并通过较大的地形落差形成不同平面的空间,使得传统日式庭院风格得以保留的同时,融入不同风格的景观空间。陆地部分则是运用自然石块层叠堆砌,形成较缓和的起伏坡地,游人踏着石块顺着坡地而下,来到园中最低点的观景平台(图8),平台与瀑布下端水面高度相吻,立于此处,园中传统日式园林要素恰好全被遮挡,只看见高耸的瀑布与作为背景的酒店现代建筑,搭配匍匐的石块,通过地形下陷围合而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仿佛是山谷景观的微缩,而大谷酒店的现代建筑就立于这山谷瀑布之上,自然与城市独特的融和方式令人惊叹。

5. 掩映于树丛中的山茶花庄

6. 十三重塔耸立于苍翠之中

7. 运用枯山水、红桥、水池构建的精致庭院

8. 园中最低点的观景平台与瀑布下端水面高度吻合

3.2 水景的多样性

园中通过地形的起伏,形成不同的水体,从而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清泉池西部水明如镜,绕着园中主要建筑缓缓流淌,映着池中的锦鲤、岸上的红枫,延展空间,凸显自然、意境之美(图9)。清泉池西部则为瀑布景观,水声隆隆,景致相对活泼、自由,一静一动,与西部景观形成鲜明对比。规模较大的瀑布景观在日式传统园林中并不多见[5],园中的瀑布为酒店1974年建造花园塔楼时修建,其设立的位置、高度均充分考虑了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也使庭院与周边现代建筑更好地融合,人工瀑布与传统日式庭院相融增强了景观的现代感、独特性,使庭院与酒店国际化特征更加相符,成为酒店标志性景观。园子南部山林区域,涓涓细流从山体中渗出,敲击着石块、泥土,落入谷地,凸显山水景观的灵动、自然(图10)。

3.3 植物造景技巧

地形、水系整理清晰后,庭院基础骨架已经成型,植物造景技巧进一步烘托了不同区域的景观氛围。园子运用的植物种类主要为杜鹃、鸡爪槭、樱花、松树,均为日式庭院的常用植物。在池水边,地势平坦,植物搭配相对细腻,栽植植株低矮、稀疏,景致较开阔,配以红桥,于水岸边栽植鸡爪槭、樱花,随着植物叶色变化、樱花盛开,景色四季变换(图11)。尤其到了秋季,不同层次的红叶映着红桥、衬着绿叶,颜色明丽,风景如画般好看(图12)。

西侧南侧山林及建筑区域,营造幽深、静谧氛围,植株高大、栽植密集。建筑依着大树而建,树篱环绕,形成相对私密空间,设为高档的用餐场所[3]。山坡地区,下层密集栽植灌木,抚着山形平齐修剪,上层乔木密林成荫,自然幽静(图13)。谷地区域,顺着坡地匍匐的石块铺盖叶形细腻的杜鹃,修剪成团状、片状,与石块相称,模拟自然山形,与瀑布搭配,营造磅礴、自然的氛围。

9. 清泉池西部水明如镜

10. 涓涓细流从山体中渗出

11. 水岸边随着植物叶色变化,景色呈四季变换

12. 秋季不同层次的红叶变换

13. 山坡地区的葱翠绿意

14. 花园楼落地窗前俯瞰主景

3.4 景观与酒店经营相结合

日本园林根据游览方式可分为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周游式及组合式等[6],大谷庭院根据其为酒店附属庭院这一特殊性质形成了多种景观游览的方式。为了保障景观与酒店达到最大的良性互动,庭院面向酒店一侧,即北侧东侧景观,主要以观赏式景观打造为主,做足静观美景,红桥、水池、瀑布、红枫,摆放位置均注重画面感,讲究景观色彩搭配、构图适宜,以保障游客在酒店内即能观赏庭院最佳景观,立于花园楼落地窗前,主景尽收眼底(图14)。

而当游客进入庭院,观景方式以动观为主,因此庭院形成由枯山水园、湖面景观、日式茶庭、山林景观、瀑布景观的游览路线,移步易景,通过地形、水景、植被等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让顾客在庭院游赏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游园体验。园内建筑区域服务于酒店功能,设立餐厅,大树环绕,形成幽静、私密的空间,满足酒店高端餐饮服务功能。

为了满足酒店顾客夜间赏园的需求,大谷庭院还增添了夜间照明设计,如梦如幻的灯光与园中景致交相辉映,传统的日式庭院融入现代设计元素,400年的历史被绚丽的灯光照亮,行走其间,仿佛进入沉浸式历史舞台剧目。

4 结论

大谷庭院作为新大谷酒店的附属庭院,在设计中除了运用传统日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及园林要素,还为了充分满足顾客需求,服务于酒店功能,通过地形、水景、植物、建筑、灯光等多个方面营造了丰富的空间与景观,让这有着400年历史的传统日式园林焕发新的活力,不断适应现代功能,良好地融入东京城市空间,为人们所用的同时又不改变其传统园林的文化氛围,成为繁华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猜你喜欢
红桥大谷日式
扬州红桥盛名探析
日式建筑观与思:1945年以来日本建筑与城市发展纵览
“日式脸型”也能打造时尚感的妆容
瀛海饮魂 匠心之作
感动!“中国儿子”吴红桥,为患癌叔叔打工还债
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
舌尖上的“红桥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