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波 卢 燕
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性、人文性、共享性已经成为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近年来不断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一些有一定历史积淀的高校校园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对原有环境进行适当改造及相应提升。本文以扬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周边环境改造为例,实践性地探究以“生态共融,人文相生”为理念的当代大学校园环境规划,通过对图书馆广场、活动中心广场、校园河道以及教学楼中庭等一系列外部空间的改造,营造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校园生态环境。
生态人文;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环境改造
扬州市职业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新城西区,校区总占地约73 hm2,校舍建筑面积近50 hm2,绿化覆盖率高达45%,被誉为“公园式大学”。校区于2003年完成初步建设并投入使用,校园环境基本按照当年总体规划时的布局框架,园林景观较为粗放(图1)。2016年,学校新建大学生活动中心,借规划大学生活动中心广场的契机,也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决定以教学区图书馆为中心,将周边环境进行一次整体改造和提升,总建设面积约2.5 hm2(图2)。项目设计于2016年6月面向社会招标,笔者团队中标,于2017年5月正式施工,2018年12月全面完工。
1. 校园总体鸟瞰
2. 校园总平面及景观改造区域
扬州市职业大学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新城西区,毗邻明月湖,东临城市主干道润扬北路,西接国展路。周边交通便捷,汇聚商贸流通、体育休闲、文化教育、交通客运、生活居住、商务办公等多种功能区。
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纬32°24′,东经119°26′,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约1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8.9℃。
校园内现有建筑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已建成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缺点是场地地势平坦,几乎没有任何地形变化;西大门入口处缺少标志性景观,缺少体现校园文化的载体;交通混乱,停车问题突出;图书馆周围没有供学生停留的场所;第一实验楼西侧水系宽窄无变化,两岸缺少层次感,植物配置比较散乱,没有场地特色。
延续总体规划设计概念,结合现有校园规划及建筑风格合理布局,使景观设计方案与原有的场地有机连接,进一步提升校园景观质量。
每所校园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就需要对校园的文化、历史进行提炼,让师生能感受到学校的人文气息。因此,好的校园景观不仅要具备生态功能和观赏功能,同时还应具备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1]。
创造可持续、低耗能生态环境是园林景观设计所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校园环境设计应遵循的重要原则,生态型的景观设计能保证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到节能高效。
3. 景观改造总平面图
4. 分区规划图
充分考虑校园各区域的功能特性,以师生所需为出发点,规划满足方便实用的交通系统,创造舒适宜人的交往空间。校园景观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户外场所,好的校园景观应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方面需求,能为师生的各种身心活动需要提供宜人的空间尺度[2]。
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场所,也是文化交织的精神舞台。本案强调通过“生态共融,人文相生”的设计理念,营造当代开放式生态校园,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廊道,人与人的思想碰撞空间,人与文化的无声熏陶,从而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格,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图3)。
校园景观建设应注重巨大的精神力量,让学生视线所能到的地方都充满着文化的气息[3]。通过分析周边环境,依据此次景观设计区域中的建筑布局和人流通行规律,本案将规划区域处理为动静结合的五大区块(图4)。
3.2.1 图书馆馆前广场——“乘风破浪”
该区域紧邻学校西大门,是重要的入口景观,是校园总体规划中东西向与南北向轴线的交汇处。图书馆是整个教学区的焦点,统领整个南部教学区,要求能营造良好的广场开阔视野,同时还要兼顾地面停车功能。因为图书馆的建筑色调与南侧第四教学楼同为灰色基底,所以将图书馆馆前广场与第四教学楼西侧空间整体规划考虑,增强西大门入口景观的空间感。
方案整体构图采用曲线线条与几何构图相结合的形式,体现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交织。设计灵感源自韩愈《增广贤文》中的治学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旨在鼓励师生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的拼搏精神。在规划设计中,结合现状,通过意象构思的设计手法,将名言中的“海”“舟”等实物字样提炼出来,转换成设计的语言加以表达。因此,方案设计中结合了图书馆建筑自身造型,并采用很多体量较大、像一艘艘帆船的椭圆造型花池,寓意扬帆远航的学子;花池形式各异,又好似不同人生阶段的学子,有的刚刚起航,有的则已远行江湖,还有一些被道路和停车空间阻隔,一分为二,仿佛在向学子们展示求学路途的艰辛。花池中全部种植高大挺拔的毛竹,彰显坚韧不拔的品质(图5)。西大门入口处正面竖立一座船舵雕塑,代表了学子们是自己人生的掌舵者,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去乘风破浪。
图书馆广场南侧绿地设计成起伏不断的“波浪形”地形,模仿海浪,区域中的红色竞舟小品,象征着学子们在知识海洋中奋勇向前的追逐场景,该空间同时也可以作为艺术学院学生作品展示场地(图6)。
3.2.2 大学生活动中心广场——“舞动青春”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校园新建建筑,是学校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和学生展现自我的重要场所。建筑紧邻体育活动区域,结合地域特征,在对大学生活动中心广场进行规划设计时就希望营造出富有动感活力的室外空间。青春是一首不言败的歌,青春是一条不停息的河流,大学生涯是人生一段旅程,亦是一个人生大舞台,以“舞动青春”为设计灵感,符合场所精神(图7)。
整个地块使用了律感强烈的流线型构图,谱写青春的律动乐章。东侧入口处,以奥运五环为元素的抽象雕塑作为指引,起到强烈的识别与引导作用。场地以大面积透水混凝土为基本格调,局部区域做起伏变化,提供给学生轮滑、溜冰等运动需要,地面用白色保护剂涂刷的线条纹理,由西向东形成收放格局,体现学生创造力的无限性,线条划分出的区域以红、蓝、黄、黑四种色块组成,契合青春的绽放与激情。广场上设置了十几个圆形树池坐凳,由PE材料制作成颜色丰富的拼装结构,其中广场西面的五个树池,从位置摆放、颜色分布和奥运五环如出一辙,每个树池中预留了电路,坐凳内部有LED光源,到了晚上,每个树池就变成了发光坐凳,是一道别样的夜晚景观。
3.2.3 图书馆西侧绿地——“勤学之道”
该区域紧邻图书馆与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两幢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视野相对狭小,空间比较郁蔽。现有植物栽植过于紧密,缺少层次和变化,所以在改造过程中倾向于处理成比较静谧的静态交往空间。设计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为主题,对现有地形进行调整,增强起伏对比。空间处理采用串珠式手法,通过蜿蜒曲折的园路,将区域中的各个景观节点有机连接。南侧主入口被改造成一个晨读空间,保留了原场地的香樟,砌筑树池加以保护,同时周围地面硬化,变成了师生最喜爱的学习角;场地空间中设置书籍雕塑,意象“书山”,呼应设计主题(图8)。整个区域采用自然式园路贯穿其中,场地最高处设置景观亭,供师生休息交流,同时,作为通过象征着勇攀高峰的“求学之路”到达的知识殿堂,景观亭作为结尾,也隐喻成功的来之不易。
5. 图书馆广场概念设计
7. 大学生活动中心广场建成实景
8. 图书馆西侧绿地小品设计
3.2.4 第一实验楼西侧河道——“荷香弥岸”
河道位于教学区的核心区域,北侧紧邻校园中心广场,是重要的学生人流集散区。该河道水系与校园中的主体水面相连,设计改造前几近干涸,仅仅作为暴雨天气时的泄洪通道,景观环境杂乱堵塞。河道分为南北两端,中间由桥隔断,是重要的人流通行区,整个地块被周边三座教学楼环绕,因此,规划改造需要综合考虑,以创造灵动的外向空间为先。
改造先从河道清淤、拓宽开始,打造自然生态式的河道系统和驳岸边界,河道中种植荷花,荷为“花之君子”,意喻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体现了校园清正洁雅的风貌。河道北侧作为场地入口的主要引入空间,改造地形,营造缓坡为大的场所骨架,局部以白石子铺底,衬托书写校训的景墙,加强校园文化内涵的目的(图9)。区域内还放置了5只姿态各异的铸铜牛雕塑,契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校园文化。
经过适当地扩大水面,整体河道变得整洁美观,加上种植大量水生植物,使河道更具自然野趣。河道南北两端各堆叠一组假山,采用了原产地安徽灵璧的莲花石,从驳岸起脚开始,借势地形做成跌水式假山,“跌水”可以打破现有的静态水面,增添灵动之感,也可以通过跌水声吸引过路者的目光,增强场地的吸引力。河道两侧的驳岸变化各异,如莲花石构筑、异型混凝土架构、防腐木亲水平台,突显了河道的亲水性、趣味性(图10)。
3.2.5 第四教学楼中庭——“明镜之池”
第四教学楼是医学院和艺术学院的实训基地,属于回廊式建筑,围合形成的中庭空间面积较小,视野相对封闭,场地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因此可以形成强烈的能量场和聚焦点(图11)。
原有现状为一矩形空地,所有“文章”只能在此范围内操作,因为环境因素和场地限制,改造方案还要考虑与周边建筑相协调,所以设计时便尝试镜面水池的处理方法。水池按照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无边水池”的施工方法,通过设置循环补水系统,让水池里永远是满水状态,从而达到镜面效果。设计理念来自《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于镜面水池的营造,使天空、建筑融为一体,增加了空间的纵深感,给人庄严神圣感觉(图12)。同时,水池东侧以建筑高墙为背景,配以大型雕塑衬托,雕塑颜色采用铁锈红,可以活跃场地气氛,造型像两部优美的竖琴,也像一对天使的翅膀,还可以看作缓缓拉开的舞台帷幕,契合该实验楼使用者的专业背景,也寓意学生的精彩人生即将上演。
9. 第一实验楼西侧河道北段概念设计
10. 第一实验楼西侧河道南段建成实景
11. 第四教学楼中庭改造前
12. 中庭建成实景
4.1.1 多样性原则
采用乔灌草的复层结构,多以常绿高大乔木为基调树种,配以不同高度的灌木及地被,形成高低错落的多样空间。尤其是教学区域特设草地、休读景点,给师生创造规则有序、宽松宜人的教书育人环境。绿化树种以常绿、香花植物为主,组成规则有序、主次分明、严肃活泼的教学绿化空间[4]。
4.1.2 生态性原则
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同时,尊重植物的习性,模仿自然群落的形成规律,加以艺术提炼,达到模拟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效果。
4.1.3 人文性原则
校园的植物配置要考虑校园文脉的延续性,突出生态校园建设,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创造一个情景交融,文化内涵丰富的生态校园[5]。将植物造景与有关景观元素有机结合,凸显各区域的造景特色,通过植物自身的文化特性,与整个环境相得益彰。
4.2.1 图书馆馆前广场
(1)上层:采用挺拔高大的毛竹,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一实验楼的西侧采用高大的水杉,打破建筑立面的单调;广场内停车场考虑遮荫的效果,采用冠幅较大的广玉兰。
(2)中层:采用鸡爪槭、紫薇、海桐球等小乔木和灌木成组栽植。
(3)下层:配合契合地形的起伏变化,采用观赏期长的多年生黑麦草。
4.2.2 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前广场
(1)上层:入口处采用整列榉树树池,起到指引通行的作用;停车场周边采用高大的朴树,起到视线遮挡的作用。
(2)中层:广场中的发光坐凳树池搭配常绿树种香樟,提供使用者休息的空间。
(3)下层:周边采用白三叶草作为地被,与广场地面流线型线条呼应。
4.2.3 图书馆西侧绿地
(1)上层:保留原有的香樟、朴树、枫香。在香樟的下方设置小型树阵广场。在景观亭的周围配置黄连木,增加秋季观赏的效果。
(2)中层:增加碧桃、白玉兰、二乔玉兰、含笑等春季赏花植物,体现青春的绚烂多姿,同时使用体现“梅花香自苦寒来”寓意的梅,散点与园路两侧的置石组合。
(3)下层:八角金盘、玉簪、八仙花成片栽植,结合黑麦草形成基底。
4.2.4 第一实验楼西侧河道绿地
(1)上层:道路两旁采用日本早樱,既可以遮荫,也可以形成绚烂的春日风景。栽植多棵高大的朴树作为景墙的背景,结合亲水平台搭配垂柳、合欢、国槐等乔木。
(2)中层:在白砂之上配以色彩艳丽的红叶石楠球增加线条的变化,同时成片栽植大量的紫叶李、红枫等色叶树种,增加色彩变化。
(3)下层:整个水面以大量荷花穿插布置,不同的区段搭配黄菖蒲、再力花、花叶芦竹、泽泻等各类水生植物,形成不同的观赏节点。
4.2.5 第四实验楼周边
(1)上层:建筑北侧与南侧皆设有停车场,因此对两侧采用了不同的乔木类型。北侧采用高大的白蜡,南侧使用银杏。
(2)中层:考虑教室的采光与通风,中层采用远离教室的落叶小乔木,与琼花、溲疏、红枫、国槐成群组合。
(3)下层:采用八仙花、毛鹃、金丝桃成片栽植,丰富底层空间。
大学校园的景观环境能体现出学校自身的历史沿革、精神面貌以及专业特色,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体现学校的育人精神,直接影响着校园师生的工作、学习与交流,尤其是学生的人生观和自然观,所以它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基础。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校园环境不再满足基本的干净整洁和绿化茂盛,而是需要体现更多精神力量方面的感悟。想要实现“环境育人”的愿景,不仅要把重心放在创建生机勃勃的景致上,更要关注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扬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周边环境改造过程中,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经典进行意象构思,转化成设计的语言运用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去,塑造了一个生态与人文交融得体的校园环境空间,使人徜徉其中能够“触景明理”,为师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