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霁,潘思,邓海骏,王雨飞,罗军飞,李现红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北京、天津等六省市将作为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针对出院患者或患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1],将由社会力量主导推动的网约护士的实质明确为“互联网+护理服务”[2]。全国目前共有18个网约护士平台[3],但尚缺乏相关评价性研究。故本课题组与我国目前规模相对较大的网约护士平台——医护到家开展科研合作,分析护士通过该平台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推动我国该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相关卫生政策建议。
1.1对象 2018年6~8月,采用系统随机法抽取在医护到家平台中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多点执业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在医护到家平台注册为多点执业护士;②通过平台审核和相关业务培训;③曾提供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排除标准:被平台取消服务资格者。医护到家平台自2015年12月开始运营,截止2018年6月底,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共有38 532名,按照1%的比例随机抽取385名护士参与调查。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问卷。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来源省市、工作年限、职称、所在医疗机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②“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参与情况问卷。研究者自行设计,经2名专家修订后形成,包括提供护理服务总次数、近半年来服务次数和项目、主观反馈、收入情况等。③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4]。用于描述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共含有10个条目,使用Likert 4级计分法,各条目从完全不正确到完全正确分别计1~4分,得分越高表明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越高。中文版信度和效度良好[5]。④马氏职业倦怠量表(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6]。目前职业倦怠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测量工具,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7]。共计22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计分法,分别表示某种感受所出现的频率,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维度得分越高、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越低,表示职业倦怠越严重。中文版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8]。
1.2.2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首先咨询医护到家数据负责人,了解该平台中注册护士的情况,并请后台客服担任主要的转介人员。通过医护到家App向研究对象推送问卷星链接。调查问卷为网络匿名填写,首页为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同一IP地址只能填写1次。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实际收回有效问卷346份,其中被调查的护士年龄18~58(31.39±5.99)岁;工作年限3~38(9.58±6.16)年;来自三级医院191名,二级医院80名,一级和未定级医院75名。职称:护士70名,护师174名,主管护师94名,副主任护师以上8名。文化程度:中专或职高13名,大专或高职113名,本科217名,硕士以上3名。卫生机构类型:公立医院223名,民营医院68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名,其他(公共卫生机构、服务站等)28名。编制:在编99名,非在编247名。月收入:<3 000元24名,3 000~元110名,5 000~元146名,8 000~元42名,>10 000元24名。专科护士79名。
2.2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情况
2.2.1服务频次 由于医护到家平台于2015年12月上线,故护士注册“医护到家”年限均不满3年。其中注册<1年121名(34.97%),1~年161名(46.53%),2~3年64名(18.50%)。服务总次数10次以上者186名(53.76%),297名护士(85.84%)在近6个月内通过平台开展护理服务。332名护士(95.95%)开展护理服务是业余时间,13名(3.76%)是利用节假日,1名(0.29%)利用上班时间。344名(99.42%)表示未对工作造成影响,343名(99.13%)表示未对生活造成影响。
2.2.2服务项目 见表1。
2.2.3收入 近6个月通过该互联网平台获取收入的297人中,时薪平均66(19~168)元,其在第一执业地点的时薪55(1~300)元。125人(42.09%)在平台上的时薪大于其第一执业地点时薪。平台服务次均收入104(100~500)元。每次服务时长30(10~120)min,往返时长60(1~420)min,总时长100(21~440)min。
表1 护士在医护到家上提供的护理服务项目的情况(n=346)
注:*其他主要以陪诊为主。
2.2.4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 将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均数与国内常模[8]比较、职业倦怠3个维度得分均数与护士职业倦怠较常应用的杭州常模[9]比较,结果见表2。
组别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常模2.88±0.2223.02±10.296.81±5.5728.55±9.34本研究3.00±0.6014.93±10.477.53±8.8147.93±12.77t/Z3.74514.3711.51228.229P0.0000.0000.1230.000
2.3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反馈 272人(78.61%)对通过医护到家平台提供护理服务的模式感到非常满意;337人(97.40%)表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很支持;335人(96.82%)有意愿在第一执业地点之余,长期开展该模式护理服务。
2.4护士在近6个月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单因素分析 比较不同特征护士近6个月“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见表3。
2.4.2多因素分析 以护士近6个月来是否接单作为因变量(赋值:否=0,是=1),以其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职称(护士=1,护师=2,主管护师=3,副主任护师以上=4)、所在卫生机构类型(以公立医院为对照设置哑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见表4。
表3 不同特征护士近6个月内提供服务情况比较 人(%)
3.1“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得到初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随着“互联网+医疗”模式的迅速发展以及护士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从2015起,U护、医护到家等诸多网约护士平台[3]应运而生,部分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本研究的346名护士中,85.84%在近6个月内提供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护理服务项目主要有静脉采血、静脉输液及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等,属于《方案》中提出的需求量大且易操作实施的护理项目[1]。由此可见,以医护到家为代表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得到了护理人员的初步参与。
表4 近6个月内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情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可促进优质护理资源的下沉 通过医护到家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工作年限大多在5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来自三级医院及公立医院者占多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较高、来自公立医院的护士更多地在近6个月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说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可促进优质护理资源的下沉。其一,目前我国优质护理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0]。而这些医院的较高职称和较长工作年限护士构成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提供主体,可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1-12];其二,“互联网+护理服务”借助的移动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便捷灵活等特点[13],对比医联体[14]、护联体(护理管理联合体)[15]等其他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的模式,“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优质护理资源下沉。
3.3“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可提升护士的工作灵活性与自主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97.40%护士支持“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与常模[9]比较,情感耗竭较低且个人成就感高。这可能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可提升护士的工作灵活性与自主性,充分发挥护士自身价值[16]有关。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充分利用了个人业余时间,且相对独立地在患者家中开展延续护理活动,集照顾者、指导者、咨询者、协调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充分发挥其专业价值,护士也普遍提高了经济收入。本研究中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常模[8],这可能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主要来自三级、公立医院有关。另外,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可能促进了护士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互联网+护理服务”扩展了护理专业工作范畴和工作区域,促进护士不断完善自我,为护理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前景,为护理专业职业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本研究以目前国内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医护到家为例,探索了“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现状。“互联网+护理服务”得到了护理人员的初步应用,其中,来自公立医院、三级医院、具备护师以上职称以及有5年以上工作年限者占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优质护理资源的下沉。开展过“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的继续从业意愿较高,个人自我效能和个人成就感高,而情感耗竭相对较低,也为护理专业工作范畴和工作区域的扩展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