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梅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是我的家乡武夷山一年一度的柴头会。柴头会是家乡最大的农产品交易日,类似现在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柴头会一般持续三天,二月初五就开始,一直延续到初七。但在初四下午,许多农民和商贩就会带着自己要卖的东西来到指定的街市占点,做好准备。初五,柴头会正式拉开序幕,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叫卖声、喇叭声、谈笑声、讨价还价声……奏响了柴头会的交响曲。往日急驰而过的车子也瞬间没了脾气,好心情地走走停停,像蜗牛一样在人群中缓缓行驶。
柴头会期间,街市两旁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竹木用具方面,有精致的竹椅、大小不一的簸箕、原木做的桌凳、切菜用的案板……连烤火用的火笼都有。药材方面更是多得举不胜举,有名贵的鹿茸、白参,有接地气的清凉解毒的金银花、野菊花,有治牙疼的梧桐根……其中,最好卖的必是乡下大妈们自制的神奇的“凤凰蛋”,无论是感冒,还是喉咙痛,妈妈总是用它蒸了给我喝,还说它比西药好,没有任何副作用……
在柴头会上,各种农产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什么锄头、蓑衣,茶苗、果苗,什么地瓜干、茄子干,擦衣板、晾衣竿,就连梨田的牛都有卖的。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柴头会卖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吃的,穿的,用的都有。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美丽的花卉集市,有娇艳似火的三角梅,清新淡雅的兰花,花色多样的君子兰,姿态不一的多肉……五彩缤纷,成了柴头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柴头会之所以成为农产品交易的盛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清末时,崇安县乡民抗捐杂税浪潮此起彼伏。县衙官吏担心乡民进城闹事,下令不准农民携带铁器进城。凡进城者,只允许携带竹木家具等农副产品。这样一来,更激起了农民的反抗。1866年农历二月初六,乡民们利用赶庙会的机会,手舉木棍、竹叉和扁担冲进县衙,迫使县官下令免除农民的“竹丝税”“明笋税”“茶叶税”等税收,取得了胜利。后来,每年农历二月初六就成了武夷山人们纪念“柴头”胜利的集会日,即“柴头会”。
柴头会真是热闹的农产品交易会!有兴趣的话,欢迎您也来逛逛。
(354300)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六年级 指导老师 林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