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艺单位的艺术档案记录和见证了文化艺术发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也离不开艺术档案的支持。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艺术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代接轨,加强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传承文化艺术瑰宝,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先进文明都需要文化艺术档案这个重要载体的依托,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是文艺单位档案工作和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活跃度空前高涨,各种文化信息和艺术档案纷至沓来,给文艺单位的艺术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时代文化艺术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1.文艺档案管理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文化产品规模化的生产,在丰富人民精神文明的同时,日渐形成生产、流通、消费于一体的文化大产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复制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改变了文化艺术生产方式,原来的个体创造向批量化、自动化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档案超越文艺单位艺术活动的空间范围而存在,在更广阔的艺术领域里为我国民族艺术事业繁荣稳定发挥更大、更长远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领域的需求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形势的转变,迫切需要文艺单位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代接轨。
2.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随着人类文明进程步伐的加快,人类在生产生活中输出的文化活动信息种类越来越多。文化艺术档案的载体和种类多种多样,收集的方式更加复杂化,文化艺术档案管理逐渐融入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环境中。文化艺术档案管理不仅局限于原始档案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还要求做到对档案的开发、整理以及汇编,新时代对档案管理的工作范畴更加宽泛,档案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文艺单位原来的被动式档案管理服务无法满足现代化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需求,研究制定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已迫在眉睫。
3.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量增加。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文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工作量剧增的现状,文化艺术来源空间更广阔,文化艺术档案信息种类繁多,在复杂的文化活动中捕捉到艺术信息并转化为信息化的文化资源加以分析利用,这一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原始档案收集整理所能完成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量的增加,也给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新时代文艺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
1.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缺陷。当前文艺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亟需提升。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有的文艺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实处;有的文艺单位虽设置了档案管理部门但相关制度规范不到位,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混乱,不利于档案的保存和利用。很多文艺单位忽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专业知识培训,致使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再者,单位档案管理保管条件差,文化信息中的声像、实物等特殊载体,需要恒温、恒湿、防虫蛀等特定的保管条件。对文化资源的不重视,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造成众多宝贵资料发霉、虫蛀变得不再完整,造成文化资源的流失。
2.缺乏对艺术作品的重视。艺术档案是艺术工作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而目前很多文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对艺术作品的重视,造成大量具有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艺术作品散落民间,一大批珍贵的艺术作品由于缺乏技术设备和必要的保管条件,面临着日渐毁损的严峻局面,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得不到妥善的修复,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
3.档案管理效率较为低下。首先,當前大多数文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薄弱,在实践中需要对工作进行细节化处理的内容较多,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管理工作停滞不前;其次,档案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工作要求,造成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另外,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科技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不够广泛,还不能高效地完成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
4.缺乏对文化资源的共享。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效。文化艺术单位档案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艺术信息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而在实际工作中,各个文艺单位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平台,造成文化档案资源共享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到优秀文化作品的机会凤毛麟角,而一些规模较大或者文化艺术比较优秀的文艺活动也仅限于专业人员,文化资源还未实现全民共享,无法为提高国民审美情操和艺术素养方面做出成就。因此怎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并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成为文艺单位的一项严肃而重要的历史课题。
三、加强新时代文艺档案管理工作的路径分析
1.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首先,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珍贵的文化艺术档案,不仅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是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到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培养文化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其次,档案管理人员是文化档案工作开展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提高文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升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变被动服务为全方位的信息化资源化服务,为档案管理做好现代化服务。另外,确保对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必要的经费投入。完善档案保管条件,加大对相关软件、硬件的资金投入,防止珍贵文化信息的毁损。
2.加强对艺术作品的重视。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都属于文化艺术档案信息的归档整理范畴。当前档案管理工作者工作范围空间更广阔,需要摒弃过去被动的收集整理资料的工作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信息。文化艺术单位应加强对名老艺人、艺术家档案材料和散失在社会上珍贵的艺术档案材料的搜集、征集和管理工作。首先,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对艺术作品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展览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艺术作品走进大众视野;其次,档案管理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参与到抢救性发掘艺术作品工作当中,增强历史责任感,将散落在民间的优秀艺术作品通过口述、影像等多种方式记录整理,避免“人亡艺绝”的文化损失。
3.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其一,建立艺术档案数据库。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档案管理的目录检索册,打造成高效的检索数据库。其二,强化档案管理的日常信息化处理。信息档案数据系统的建立完善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档案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数据的归档整理工作,保证不同类别的文艺信息及时归档并进行综合化的信息处理。另外,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工程中,还应加强安全管理。文化艺术档案的安全管理是档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对信息加工、整理保存时的操作必须规范,引进先进数字科技,确保有关数据的安全。同时,注重档案管理人员互联网信息相关技术培训,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顺利进行,为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铺好最后一公里路。
4.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通过高新科技手段,把文化艺术档案的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化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建成高速传输的互联网信息发展平台,实现文化艺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是每个文艺单位应当实践的内容。文化资源共享不是某一个文艺单位自己的事情,需要每一个文艺单位参与进来,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化手段,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文化数据接口,不搞重复性建设。同时,各单位要在统一指导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色,扩大文化资源共享的范围。另外,在文化资源共享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推动文化资源共享迈向新的高度。
四、结束语
新时代文化艺术单位要重视艺术档案管理,注重对艺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依托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利用现代数字化方法保存、抢救珍贵文化艺术作品,并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不仅能够保障艺术档案工作的顺利发展,还能使其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浪潮中实现质的飞跃,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张 丹.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OL].办公室业务,2019
[2]高海燕.数字时代创新医院档案管理路径研究[J/OL].山西档案,2019
(作者单位: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
作者简介:吴斌(1981-),男,汉族,浙江省余姚人,本科,馆员(档案),研究方向:艺术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