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摘 要:垃圾分类关乎国家与城市的生态素养与文明程度,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切的重要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内垃圾分类术语及现存问题,归纳了目前国内垃圾分类术语的英译现状,并针对术语不统一、译名混乱、译名错误等问题,从当地政府部门与城市市民群体两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促进垃圾分类术语及其英译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为垃圾分类及其他行业领域的术语及其翻译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垃圾分类术语;术语英译;应对之策
中图分类号:R124.3;N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1.006
Abstract: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s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literacy and civilization of countries and citie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issue of common concern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erminology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and sums up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terminology. In view of the disunity of terminology, confusion and errors in translation on termin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wo aspects: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urban citizen group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terminology and their English translation nam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rminology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 other industries.
Keywords:garbage classification terminology;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countermeasures
一 引 言
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1]实施以来,北京、上海、山西、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市纷纷进行“垃圾分类”,国内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2]。自此,垃圾分类术语诸如干垃圾、湿垃圾、有毒垃圾、易腐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等不断涌现,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垃圾分类术语的英译也实现了同步发展,在垃圾分类标识牌处,汉英两种标识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分类是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文明程度与生态素养的重要见证,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衍生物。就全球范围来看,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士等都在认真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实现了“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3],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环境的成效颇为显著。“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关系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与美丽中国建设”[4],中国强制执行垃圾分类处理政策,說明垃圾问题已影响到国民的生存环境与切身利益。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沟通、交流的频繁,推进国内垃圾分类术语英译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已成为城市语言景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构成,更能为国内、国际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借鉴与创新办法实施疏通障碍。因而,国内垃圾分类术语英译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具有必要性。那么,就国内而言,垃圾分类术语包括哪些?垃圾分类术语英译现状如何?又该如何推进术语英译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呢?接下来我们将基于上述问题以及国内垃圾分类实情展开论述。
二 垃圾分类术语
(一)术语分类
术语是特定领域知识概念的称谓集合,是学科领域的专业用语,更是“科技知识的核心体现”[5],具有权威性与代表性。在垃圾分类处理领域,也存在大量表示垃圾类型与属性的术语,这些术语对于垃圾的分类储存、投放与搬运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重复利用更是影响深远。垃圾分类即按照一定分类原则对垃圾进行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分类搬运、分类处理的过程①。垃圾分类术语即人们对垃圾类型的称谓,例如,生活垃圾、环卫垃圾、商铺废弃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等。根据各省市垃圾分类管理相关条例的规定,生活垃圾又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厨余垃圾、易腐垃圾、厨房垃圾、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果蔬垃圾等分类,对这些垃圾分类种类的称谓便是垃圾分类术语的具体体现。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术语诸如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废旧衣服、废旧电池、超大垃圾、危险垃圾、可堆肥垃圾、粗大类垃圾、资源类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园林垃圾等。据资料记载,德国早在1905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②,此后通过了《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物质封闭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保证垃圾分类的顺利推进。这一举措随后在欧洲等国家广泛流传,日本也是其受益国之一。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垃圾分类术语表述均来自国外。上述垃圾分类术语是笔者在日常生活中调研得到的术语类型,当然,除此之外,还包括尚未统计、列举在内的术语类别,这些术语类别或是源自国内,如“湿垃圾”“干垃圾”,或是借鉴国外,如“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建筑垃圾”“大件垃圾”,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垃圾分类进程的推进。
(二)垃圾分类术语现存问题
通过调研、统计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术语,笔者发现目前的垃圾分类术语存在诸多较为明显的问题。具体来讲,垃圾分类术语的类型不健全现象较为普遍。诸如,工业垃圾的分类不够细化,一些垃圾缺乏相应的称谓与归类,医疗垃圾分类术语建设不到位,等等。另外,垃圾分类术语混乱现象普遍存在,每个城市的用法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上海市将生活垃圾术语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而北京市则将其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更有一些城市将垃圾分为有毒有害垃圾、厨房垃圾等,虽然垃圾分类多样化无可非议,但就垃圾分类术语不统一问题却值得深思。譬如,生活垃圾中的湿垃圾、厨房垃圾、厨余垃圾、餐厨垃圾、易腐垃圾等术语,这些术语在本质上是属于同一类垃圾。针对此种现象,有必要对这些表达相同含义的垃圾分类术语进行统一化管理与界定,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共同促进垃圾分类术语表述的规范化,这也是垃圾分类术语英译名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的重要前提与保障。
三 垃圾分类术语英译
(一)英译困境分析
垃圾分类术语因各省市管理条例规定的差异而不同,进而导致上述提到的垃圾分类术语不统一现象,久而久之各种各样的术语就会在社会上不断传播与蔓延,加之相关管理部门对垃圾分类术语英译名的不够重视,较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都是垃圾分类术语英译面临的困境。为了有效应对垃圾分类术语英译的困境与挑战,政府部门采取一定措施或是制定相应的法规来规范垃圾分类术语的准确性与标准性,从而避免类似“湿垃圾”“厨房垃圾”“厨余垃圾”“餐厨垃圾”“易腐垃圾”等术语不统一现象的发生,有效维护城市自身形象,加快美丽中国建设进程。此外,总结与归纳现有垃圾分类术语的英译策略,概述垃圾分类术语英译现状,对于破除当前垃圾分类术语英译的困境也同样具有必要性,下面将对其进行具体阐述。
(二)英译策略研究
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化间信息交换、传递的过程,能为信息的多样化传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搜寻网络上相关的部分城市垃圾分类术语的英译名,笔者对这些英译名进行了归纳,发现较大部分英译名都是来自英语中已有的垃圾分类术语,国内重新翻译术语的现象不多见。上述术语英译名的翻译方法与“找译译法”[6]基本吻合,接下来,笔者将以部分垃圾分类术语英译名作为案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找译译法”主要是指“依据原语术语的含义,通过适当的方法,直接从译语专业文献中找出与原语术语相对应的译语术语的翻译方法”[7]。对于源自国外的垃圾分类术语而言,“找译译法”是一种得到术语英译名较为准确的方法。在调研获得的垃圾分类术语中,绝大部分术语译名的获得就是通过“找译译法”。例如,“易腐垃圾(perishable refuse)”“可回收物(recyclable waste/garbage)”“有害垃圾(hazardous/harmful waste)”“不可回收垃圾(nonrecyclable waste)”“厨房垃圾(kitchen waste)”等,具体如表1所示。据资料记载,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垃圾要分类收集》一文,呼吁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自此“垃圾分类”概念在国内初现,而就践行、落实的强度与效度而言,欧洲与日本却远远走在中国前面,且其专门制定了一系列垃圾分类的细则,而中国直到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才算真正大刀阔斧地将“垃圾分类”理念真正推行。因而,像“易腐垃圾(perishable refuse)”“可回收物(recyclable waste/garbage)”“有害垃圾(hazardous/harmful waste)”“不可回收垃圾(nonrecyclable waste)”“厨房垃圾(kitchen waste)”等术语的英文表达是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存在的概念。
此外,上海市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与湿垃圾,其中,“干垃圾”与“湿垃圾”是源自中国的“表述”。在垃圾分类术语译名调查过程中,本文发现“干垃圾”与“湿垃圾”的英译名分别是英语语境中已有的术语“residual waste”与“household food waste”,而不是将其直接译为词不达意的“dry waste”与“wet waste”。相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干垃圾与湿垃圾所代表的垃圾类型,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将其译为目标语中已有的表达“residual waste”与“household food waste”较为准确,目标受众仅通过英译名就可知晓相关垃圾术语的含义。另外,在垃圾分类术语英译名的“找译译法”中,笔者也发现了更为直接的“省译”现象,这与目标语本身的词汇表达丰富性联系紧密。具体来讲,对于“可回收物”“不可回收垃圾”的“找译”过程,部分城市的垃圾分类标识都将其译为“recyclable”与“nonrecyclable”,而不是“recyclable waste/garbage”与“nonrecyclable waste”(如图1所示)。再者,大多数“可燃垃圾”的英译名为“combustible”,而未将“waste”译出。在标识語翻译中,“省译”法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醒目的效果,但也会在某些语境下产生消极作用。因而,鉴于标识语自身的简洁性,相关译者在其“译名”问题的处理中,应充分查阅目标语文献,做到谨慎、适切与精确。
整体而言,采用“找译译法”的术语英译名有助于目标受众迅速把握其要表达的意思,对于部分垃圾分类术语而言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翻译手段。在垃圾分类术语英译中,通过“找译译法”翻译的垃圾分类术语往往能够在目标语语境中找到合适的对应词汇,这一译法不仅可以加强垃圾分类宣传的效果,而且还有助于与国际垃圾分类处理理念和实施原则实现接轨,有效促进国内与国际垃圾分类理念和办法的彼此借鉴与发展,于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国际生态环境防护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英译现状剖析
纵观调研与查阅的垃圾分类术语英译情况,虽然国内垃圾分类工作进展迅速,但显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鉴于篇幅问题,下面仅对两类较为严重的现象进行剖析,以期对今后垃圾分类术语的英译有所镜鉴。
1.译名混乱现象
在调研得到的垃圾分类术语英译名中,存在英译名混乱现象,具体表现在一个术语对应多个英译名。这明显违背了“一个术语只表述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用一个术语来表达的术语命名基本原则”[6,8],不利于术语建设及社会发展。以“不可回收物”为例,笔者通过调研总计得到关于“不可回收物”的七个译名,分别是“nonrecyclable”“unrecyclable”“no reclaimable”“nonrecyclable waste”“organism”“notrecyclable”“nonrecyclable garbage”。这些术语英译名的正误暂且不论,但其出现在社会公共场合确实不利于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极易为目标语受众造成困扰,影响垃圾分类的效果,更阻碍城市语言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表2为笔者总结的部分译名混乱的术语。
2.译名错误现象
术语误译无疑是不利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在垃圾分类标识牌中,出现译名拼写错误,是一种不可容忍的现象,尤其是在中国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在调研的垃圾分类术语英译名中,居然有部分城市的垃圾分类标识牌上将“可回收物”译为“recydable”“recycling”或是“recycled”;将“不可回收垃圾”译为“unrecycling”与“notrecyclable”;将“生活垃圾”译为“life garbage”;将“干垃圾”与“湿垃圾”译为“dry garbage”与“wet garbage”。城市中的垃圾分类标识牌是城市语言景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中政府语言服务能力的映射,这种低级的拼写错误断然不可出现在公众场所,否则极易使得城市形象大打折扣,影响中国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类似上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依旧存在,希望可引起相关城市部门的重视,杜绝垃圾分类术语译名拼写错误的现象。
四 对策研究
垃圾分类事关国家重大经济与資源利益,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纵观当前国际垃圾问题以及国内垃圾分类现状,国家相关负责人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与短期建设成效相结合。另外,针对垃圾分类术语的表述及英译名规范问题,国家相关机关应制定明确的术语命名原则与英译原则,确保每个省市的相关部门重视垃圾分类术语及其英译名,以此从制度上保证术语命名与译名的科学性与规范化。
术语作为约定性语言符号,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9],针对国内垃圾分类术语与英译名现状,必须采取相应的整饬措施与对策,对垃圾分类术语不统一、英译名混乱现象进行约束与管制,推进术语及其英译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下面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当地政府部门是制定相关办法与制度的实施主体,在地方垃圾分类工作中扮演主要角色。因而,政府部门应在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制定之初,做好垃圾分类术语统一化与科学化工作,建设完善的法规政府。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以及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加快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使得各个环节能够有效运作。在募集或是指派相关部门进行术语译名翻译工作时,应充分考虑译名的地道性与正确性,确定官方译名,并在一开始就将其与垃圾分类术语同时推行,促进垃圾分类术语及其译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当地政府的语言服务能力以及整体的城市形象。
第二方面,城市市民群体。城市的市民群体是城市的重要构成,也是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的关键主体,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10]。因而,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应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城市的市民群体应发挥其监督作用,当发现垃圾分类术语混乱、译名不规范的现象,应积极将详细情况反映到当地的社区或是监管部门,使其对术语混乱与译名不规范问题进行解决,履行市民的基本义务,提高城市市民群体的生态素养与文明程度。
五 结 语
垃圾分类术语及其译名的规范化研究一定程度上可推动国内垃圾分类研究的国际化发展,也有助于启示国内各行业术语与术语译名的规范化建设,促进国内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国内垃圾分类术语以及现存问题,从垃圾分类术语的翻译策略与术语英译现存问题两方面归纳了目前国内垃圾分类术语的英译现状,并针对术语不统一、译名混乱、译名错误等问题,从当地政府部门与城市市民群体两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促进垃圾分类术语及其英译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为今后垃圾分类以及其他行业领域的术语及其翻译问题提供参考与镜鉴。
注释
①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E%83%E5%9C%BE%E5%88%86%E7%B1%BB/2904193?fr=aladdin[2019-10-19]。
② http://www.cnhw.net/html/guoji/201606/53950.html[2019-10-23]。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OL]. (2019-02-26) [2019-08-19]. 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nw12344/u26aw58275.html.
[2]刘璋祎, 王彦昕. 中国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J]. 生态经济, 2019(8): 9-12.
[3]李琳, 刘海东. 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邻避”补偿问题纳入生态补偿范畴的思考[J]. 生态经济, 2019(7): 214-216.
[4]孟小燕, 王毅, 苏利阳, 等. 我国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生态经济, 2019(5): 184-188.
[5]王少爽. 面向翻译的术语能力:理念、构成与培养[J]. 外语界, 2011(5): 68-75.
[6]李亚舒,徐树德. 剖析术语误译,兼论“找译译法”[J]. 中国科技术语, 2018(6): 67-72.
[7]李亚舒,徐树德.术语“找译译法”初探[J]. 中国科技术语, 2016(3): 35-38.
[8]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引论[M]. 增订本.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9]沈群英. “找译”与“创译”达成术语译名[J]. 中国科技翻译, 2018(4): 20-22.
[10]孟小燕. 基于结构方程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J]. 资源科学, 2019(6): 11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