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吾
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常年禁捕。在重庆,一批打鱼为生的渔民上岸转型——34岁的罗玖明曾经以为自己也会像父辈一样,在船上度过一生,现在他从捕鱼人变成了护鱼人;在长江里打鱼40多年的何勇,做起了鱼类批发生意;老渔民何绍基拿到20万元奖补资金后,开了一间小卖部。离船上岸,他们开启了新生活。
清晨,天还没亮,罗玖明早早来到重庆嘉陵江北碚码头,走上渔政执法船,俯身擦拭,加满汽油,准备巡逻。
对于这份新工作,他还有些不习惯,规定9点上班,却总是4点就醒来。原来,罗玖明曾是渔民,习惯了早起。相比于作息时间的变化,和以前更大的不同,则是从老想着怎么捕鱼,变成了开始思考如何保护鱼。
罗玖明的变化,是长江渔民退捕上岸的缩影。
为保护长江生态,2020年1月1日起,重庆水生生物保护区常年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重庆境内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暂定实行10年禁捕。禁止捕鱼后,渔民怎么办?除奖补一笔资金外,重庆市还在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予以扶持,为渔民提供转产专业培训,积极引导渔民转岗就业创业,有效保障渔民基本生计,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奔小康。与罗玖明一样,很多渔民离船上岸,开启新生活。
昔日的捕鱼能手,如今巡逻护鱼
罗玖明今年34岁,曾是北碚区最年轻的捕鱼能手之一。年纪不大,但他的“渔龄”可不短,已经超过20年。
2019年11月,北碚区内的139艘渔船集中销毁,渔民退捕上岸,开始新的生活。
为了保障渔民生活,北碚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渔民寻找工作。由于罗玖明年轻力壮,熟悉河道和捕捞手法,北碚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邀请他看护执法巡逻艇,并协助打击非法捕鱼行为。
每天,罗玖明养护执法船后,会跟着执法队一起例行巡逻。一次,执法船刚到朝阳桥下,罗玖明就发现远处有一块白色泡沫:“这是盗鱼者放的,在标定区域撒网捕鱼,必须把它清除。”罗玖明靠近后,用爪钩把泡沫下的绳子套住,慢慢拉上来。
继续前行不久,罗玖明发现岸边岩石上还残留一些渔网。他来到岸边岩石群,在执法人员协助下爬上这块巨大的岩石,将残留的渔网清除干净。
之所以能这么娴熟,是因为罗玖明家三代打鱼,他生于渔船、长于渔船,以为自己也会像父辈一样,在船上度过一生。
随着中央采取措施保护长江流域生态,他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改变——今年1月1日,罗玖明正式上岗,从捕鱼人变成护鱼人。
不变的是地点,变化的是人生。最近,罗玖明双喜临门,有了新工作,家里还添了二孩。罗玖明说,想起当初上岸时,父母看到渔船被销毁,泪流满面,而现在,两位老人在家带孩子,每天挺开心。
从打鱼到做鱼生意,“这辈子还是离不开鱼”
核对账单,将水池放干,关上门窗。中午,何勇已经卖完鱼,准备做饭。
何勇是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渔民,10多岁便在长江里打鱼,至今已经40多年。
去年年底,何勇退捕上岸,不再打鱼。不过,如今的他,仍然在和鱼打交道,只不过换了种方式。
当初,听说长江十年禁捕,何勇就开始琢磨新的出路。区农委和镇政府召集渔民宣讲政策,除了奖补20万元,还答应帮助大家推荐工作,比如到镇上公司当保安、做清洁。
不过,商业嗅觉敏锐的何勇坚持要做鱼生意,“长江不准捕鱼了,人总是要吃鱼的吧。”他和朋友商议,合伙做鱼类批发生意。朋友在万州经营鱼类养殖,将鱼运到木洞镇后,何勇再批发给其他商户,“这辈子还是离不开鱼”。
以前,何勇披星戴月、日晒雨淋,整天在水上忙碌。夏天时,炎热难熬,就跳进河里洗澡。在船上,没有娱乐,很多时候感到无聊,只能对着江水发呆。
现在,何勇过上了另一种生活。每天上午,他工作两个小时就能忙完。不过,他的电话却不少,要和各商户对接。“你哪位?……快来快来,鲤鱼鲢鱼都有。”这样的电话,何勇每天要接十来个。
过年了,家里自然要吃鱼,“年年有‘鱼嘛,图个吉祥。”何勇笑着说,以前都是打鱼,没想到,今年吃的鱼,却是买来的。
转行当老板,“闲不下来,还是要找点事做”
“妹,买个撒子?”手按扶椅,左脚蹬地,何绍基弹起来,整理一下衣领,热情询问顾客。
和何勇一样,何绍基也是木洞镇渔民,退捕上岸以后,他拿到20万元奖补资金,租间店铺开了个小卖部。
在木洞镇打鱼40多年的何绍基,其实几年前就开始发现,鱼越来越少,“再这么打鱼,以后就没鱼打了”。他感到忧愁,可又不知如何是好。不打鱼了,那干啥呢?何绍基盘算着,再干几年就退出,先坚持一阵再说。
没想到,形势比人强。去年年底,除保护区外,重庆市境内的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完成渔民退捕。木洞镇地处长江之滨,何绍基和很多渔民一起上岸了。
以后怎么办?孩子劝他早点“退休”,可他自己又闲不住。
“闲不下来,还是要找点事做。”在家里待了一些天,何绍基坐不住了,到街上转悠。不经意间,他发现一个朋友在开小卖部,生意不错,便上前攀谈。一番了解后,何绍基有些心动了。
“20万是‘死水,用完就没了,要像水龙头一样,找‘活水。”回到家里一商量,老伴也支持他开店,还答应和他一起经营。
拿定主意,他打電话咨询镇里干部,对方很支持,详细介绍了办理营业执照的流程。准备好材料后,仅仅两天,何绍基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正式“下海”,“没想到这么快!电视上说,我们重庆办证快,是真的嘞”。
刚当老板,何绍基还感到新鲜。平常躺在门口的扶椅上,一有顾客过来,他就笑脸相迎。为了更好进货,他留心统计,观察什么货物更好卖。一个月下来,他发现,饮用水里,贵的苏打水很好卖;面包里面,贵的更好卖。“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大家更看重质量了。”何绍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