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魏玉杰 臧广鹏
摘要 种子丸粒化技术是一项新型种子处理技术,现已成为现代农业种子处理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中药材;小粒种子
中图分类号 S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4-0216-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Seed pelleting technology is a new type of seed processing technology,which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modern agricultural seed processing research.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mall seed pellet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of small seed pellet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materials.
Key words seed pellet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small seed
種子丸粒化技术是一项新型种子处理技术,现已成为现代农业种子处理研究的一个热点[1-2]。种子丸粒化后,添加的有效活性成分能够使种子实现播前植保、带肥、带药下田,达到保苗、壮苗、调节作物生长的目的,因而种子丸粒化后增强了种子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力,同时为实现机械化精量播种提供了便利,起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3-5]。此外,种子丸粒化对植物病虫害起到预防作用,能够减少植物生长期用药次数,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有着积极意义[6]。
甘肃是中药材种植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多样性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甘肃中药材种类繁多,中药材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岷县、渭源、陇西等为中心的黄芪、党参、当归等生产基地,目前甘肃省中药材产量中当归占比90%、党参占比60%、黄芪占比50%,近几年甘肃省中药材年种植面积逾30.7万hm2 [7]。本文对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1 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种子丸粒化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首次在美国采用,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在丸粒化技术研究方面日趋成熟,从早期的棉花种子丸粒化加工逐渐发展到甜菜、蔬菜、花卉、牧草、油菜、烟草、林木等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已相当成熟,尤其甜菜种子在美国、西欧地区都已实现丸粒化加工[8-9]。我国对丸粒化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陆续对烟草、油菜种子、甜菜种子、矮牵牛种子、玉米、披碱草等作物种子进行丸粒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有多项专利获得授权。例如,我国从1988年开始对烟草种子进行丸粒化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丸粒化种子的单粒率、有籽率、抗压强度、裂解度等技术指标及田间出苗率、幼苗素质已达到美国同类研究水平,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10-16]。目前,小粒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很多作物种植中都得以应用,并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小粒种子丸粒化可节省种子播量60%以上,且省工省时,明显改善栽培环境[17]。但是国内在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仅在特种药材与肉苁蓉种子丸粒化加工方面有初步研究,中药材小粒种子如黄芪、党参丸粒化加工技术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
2 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价格的上涨,以及野生中药材的衰竭,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中药材已经成为甘肃省特别是甘肃省中南部地区农业特色。与此同时,也凸显出了诸多问题,尤以中药材种子应用混杂问题突出。一方面,由于甘肃省中药材地方品种繁多,产区药材生产以专业合作社或区域性生产为主,监督管理松散,种子质量不稳定,限制了甘肃中药材向更高层次发展。当前建立中药材相应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做到统一繁育、统一供种是中药材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较好地推广育、繁、加工及供种一体化,为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供较好的保证。一方面,应用种子丸粒化技术,首先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分级,筛选出籽粒饱满、生活力强的良种,这样既保证了种子标准化,又提高了种子商品化,有效阻止了假劣种子的流通,从而加速了中药材种子产业化进程。此外,中药材传统种植方式,播种量难控制,种子浪费大,人工间苗成本高,目前大部分中药材如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均采用育苗移栽,但育苗质量参差不齐,育苗移栽成本高,难以实现高效栽培,存在药材品质下降等问题,难以达到原生态栽植效果。因此,小粒种子丸粒化技术在中药材种子中的研究应用,可实现中药材机械化精量播种,保证苗全苗壮,节省用种量,减少人工间苗次数,降低劳动成本,进而可促进研究如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的直播栽培模式,由此可省略人工育苗栽培环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恢复生态栽培模式,保证生产中药材的传统药效。
当前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是一项应用前景广泛的高新技术,其不仅可提高种子质量,还可降低成本、节约良种、利于精量播种,实现种子机械化、程控化生产,达到隐蔽施药、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今后中药材小粒种子生产的必由之路。因此,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在大宗中药材种子加工中逐渐全面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特别是能应用于价格昂贵的小粒中药材种子加工领域,将实现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的高技术效益和低成本生产,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 结语
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作为一项现代种子处理技术,应在以下方面加深研究。一是丸粒化材料选择。要充分开发无污染、高效的新材料,以提高種子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16]。二是对有较高经济利润的中药材小粒种子加大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力度,针对种子特性研究丸粒化前处理技术及配套仪器设备。三是降低成本风险。在丸粒化材料、机械、加工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将丸化种生产成本控制在药材种植户可接受的范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李明,姚东伟,陈利明.我国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现状[J].上海农业学报,2004,20(3):73-77.
[2] 张彦才,刘明分,李若楠.种子丸粒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7(3):173-175.
[3] 赵正楠,张西西,王涛.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种业,2013(5):18-19.
[4] 王宁堂.谈种子包衣技术[J].中国种业,2003,8(3):23-24.
[5] 魏玉杰,雷耀湖,臧广鹏,等.农垦系统推广种子包衣及丸粒化技术的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1999(2):9-10.
[6] 韩柏和,陈凯,吕晓兰,等.国内外种子丸粒化包衣设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11):51-55.
[7] 杨继良.发挥地产特色优势提升甘肃中药材产业核心竞争力[J].发展,2013(7):40.
[8] 柯世省.种子包衣技术[J].生物学教学,2004,29(11):4-6.
[9] 王海鸥,胡志超,田立佳,等.种子丸化技术及其研究与应用概况[J].现代农业装备,2006(10):48-50.
[10] 李积兰,李希来,田丰,等.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8(4):29-33.
[11] 陈德星,周立友,陈其军,等.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研究[J].种子,2004,23(7):85-86.
[12] 胡永山.甜菜丸粒化露播滴灌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1(3):8-9.
[13] 姚东伟,李明.矮牵牛种子丸粒化包衣研究初报[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3):52-55.
[14] 朱凤武,王景利,徐振国,等.玉米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100-102.
[15] 魏卫东,李希来,田丰,等.外源激素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0(8):60-62.
[16] 赵正楠,张西西,王涛.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种业,2013(5):18-19.
[17] 陈凯,韩柏和,陆岱鹏,等.甘蓝种子丸粒化包衣加工工艺及其对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40(8):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