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 恩施445000)
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对于地方经济以及地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改革也势在必行,尤其是有关艺术类专业实践性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改革与应用更是成为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在现阶段,地方本科艺术类实践性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的现状中可以看到,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加强对于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改革与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是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实践性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非标准答案考试是相对于传统标准答案闭卷考试而言的,它在内容上、形式上以及考试结果上都与传统标准答案闭卷考试有着很大差别。
第一,内容方面。传统标准答案闭卷考试通常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给出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进行作答,在内容上都是比较偏向理论性的,只能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方面则无法准确考核。非标准答案考试在内容上更具开放性,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除了基础知识的考核还有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内容的考核,完全符合现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第二,形式方面。传统标准答案闭卷考试通常采用对学生进行统一闭卷笔试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的考试只能单方面地考核学生部分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其他能力和水平无法通过试卷呈现出来。非标准答案考试则是将这种传统单一的考试形式转变为动态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估形式,可以较为全面地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以及一段时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第三,结果方面。传统标准答案闭卷考试中教师根据考试来评判一名学生,很容易出现“一棒子打死”的现象,容易忽略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埋没学生的天赋。而非标准答案考试中教师通过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估和评价,其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对学生也更加公平,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发现自身的特长及存在的不足,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1]。
总而言之,非标准答案考试就是将传统只注重期末考试结果的考核形式转变为贯穿平时课堂教学始末、注重学生平时表现的考试形式,更能督促学生日常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也更加明确,即致力于地方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为地方的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使人才的培养更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艺术类专业包罗万象,专业方向众多,涉及地方发展的领域也颇为广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地方发展的需求,也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开设。然而实践性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其对于学生的参与性、操作性以及思维创新性等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从内涵上来讲,实践性课程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具有一定创造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之中,从而实现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以及主动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实践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2]。
比较而言,传统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实践性课程考试方式和标准均显得陈旧,无法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求。非标准答案考试则有效弥补了传统课程考核中存在的弊端,成为现阶段各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有效落实的考试模式。调查显示,现阶段的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长远规划,学习动力不足,为数相当者只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期末考试,而多数传统标准答案闭卷考试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的,自然无法满足实践性课程对于学生的考核需求。因此,部分本科院校在艺术类实践性课程的考试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优化,开展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模式,但因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形式的影响,在非标准答案考试模式试行初期,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实践性课程呈现出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实践性课程的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具体思路,从而强化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转型发展背景下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在原有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了大量专业实践性课程,课程考试是为了能够有效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能力的提升情况,因此在本科院校艺术类实践性课程中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具有诸多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实现服务于地方的办学理念。地方本科院校的创办主要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实施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实践型人才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
第二,有利于提高实践性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虽然实践性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传统标准答案考试却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在平时课程教学中主动参与实践、主动思考和主动创新,而非标准答案考试因其内容及形式特点,使得学生最终的考核结果与平时课程教学中的表现息息相关,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并根据非标准答案考试的相关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不但可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时间性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应用型人才。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实践性课程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需要根据转型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对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命题以及给分做出相应的改革和优化,转变传统标准性考试的局限性,使非标准答案考试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在音乐专业中的《和声学》课程中,对于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命题和给分方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和改革:
第一,改变命题目的。在《和声学》课程中,传统标准答案闭卷考试中命题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完成对学生和声学相关知识的考核,而在非标准答案考试中命题的目的则是为了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开展合作学习。
第二,应设置具有开放性的命题。传统的《和声学》标准答案闭卷考试都是给出固定的笔试题目让学生作答,其在内容上相对局限性,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行客观的考核,而在非标准答案考试中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设置一个具有开放性的主题,并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对学生和声学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同时对学生的音响感知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都能进行客观测评[3]。
第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标准答案考试中,教师都是给出一个固定的分数,这也是学生考试的结果,而在非标准答案考试中应该取缔这种只注重分数的考核结果,而是要采用多元评价主体、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考试结果。
非标准答案考试与传统标准答案考试的形式不同,其不仅仅关注考试结果,同时更加注重考核的过程,考试已经不再只是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而是成为了促进学生平时更深入学习、更好表现的有效机制。因此,在非标准答案考试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与日常实践性教学紧密相连,将总成绩分化成多个组成部分,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比如音乐专业中民族器乐演奏课程本身就是地方本科院校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在非标准答案考试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第一,文献阅读。学生可以根据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对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弹奏方法等方面选择课内外有关资料和文献进行阅读、整理以及归纳,并将所整理的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成网络课件,在课上与同学、老师进行分享交流。这一部分的考核,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阅读和整理,教师根据学生资料整理的完整程度以及内容的深度来对学生进行考核打分,通常情况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
第二,论文撰写。有了第一步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且相对比较熟悉的题目撰写论文,比如可以选择“中国民族器乐赏析”这个题目,对关键的重点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在不断研究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后按照规范的论文格式完成写作,教师则根据论文的质量对学生进行考核打分。该部分分数占比为20%。
第三,产品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论文的主题或者另选主题完成一份民族乐器弹奏作品,但要体现其情感和内涵,教师根据综合评判标准对学生作品进行打分[4]。该部分成绩占比30%。
第四,讨论分析。讨论分析是关键环节,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对整个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对自己的收获进行分享,使学生能够在探讨交流中学会总结和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打分。该部分成绩,占比30%。
综上所述,基于转型发展背景,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实践性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有效开展除上述内容之外,还要对课程教学进行相应改革和优化,比如创新教学内容以使之与非标准答案考试题目紧密相连,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将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拥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空间;大幅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操环节,以便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