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婷
(吉安文艺学校,江西 吉安343000)
舞蹈是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也是传达情感的艺术,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形势,通过肢体动作反应人物内心情感,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是舞蹈情感的载体,舞蹈表现力作为舞蹈基本特征之一,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也是培养人们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舞蹈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外部形体动作和内部情感表现,外部肢体动作又称为舞蹈的表现力,内部情感称之为舞蹈的情感表现力。舞蹈的表现力就是舞蹈的动态、韵律等外化形式,舞蹈动作作为舞蹈语言,舞蹈对动作的要求比较高,舞蹈动作不仅要优美,而且还要让观众感受到真情实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样才能称之为舞蹈艺术[1]。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近年来在各类舞蹈大赛中,技巧难度往往成为评委个人衡量舞蹈质量和水平高低的标准,舞蹈成绩的高低与舞蹈演员表现的表演技术技巧、舞蹈难度息息相关,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很多舞蹈演员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侧重于舞蹈技术技巧的训练,忽视了舞蹈作品的内涵,导致舞蹈作品无法传达真情实感,无法激发观众的共鸣。前苏联舞蹈艺术家巴普洛娃塑造的白天鹅的舞蹈艺术作品至今无人人能超越,并不是因为她高超的舞蹈动作和技巧,而是她塑造白天鹅这个艺术形象带来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在观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2]。
然而,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舞蹈艺术教育,但是学校教师往往注重学生舞蹈技巧的培养,忽视了舞蹈作品的感知能力和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同样的舞蹈作品,由于不同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内容的感知不同和领悟不同,则最终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不同。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仅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高超的舞蹈技巧,而且还能够领悟舞蹈内容传递出来的感情,用肢体将舞蹈作品的思想情感、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展现出来。否则,舞蹈作品只是展示舞蹈演员的动作技巧,那么可能导致舞蹈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脱节,让舞蹈艺术变成杂技表演,而不是舞蹈艺术作品。因此,高校舞蹈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舞蹈文化内涵,而且还可以提高舞蹈教学质量。舞蹈是个人情感和生活的反映,一个舞蹈作品的高低在于表演者是否将作品内涵完整的传递出来,让观众与舞蹈演员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取决于舞蹈表现力[3]。因此,舞蹈表现力有助于观众与舞蹈演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的展现舞蹈艺术的魅力。
舞蹈作为人类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在远古时期,人们在庆祝丰收、祭祀等重大日子都会举行舞蹈,舞蹈起源于劳动,是漫长的历史时期,劳动人民不断总结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民族舞蹈艺术形式,比如蒙古舞、藏族舞、傣族舞、维族舞、苗族舞等。蒙古舞是流行在内蒙、吉林、黑龙江等北方蒙古族聚集的民间舞蹈,蒙古舞与蒙古的狩猎、游牧生活等息息相关,蒙古人长期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他们崇拜山川自然和雄鹰,形成了蒙古舞浑厚、含蓄、豪迈的特点,蒙古舞热情奔放、节奏明快、粗犷。藏族舞中的堆谐、果谐、弦子等舞蹈,含有坐胯、弓腰、曲背等动作,这与藏族人民生活环境有关,藏族人民常年生活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生活环境恶劣,造就了藏族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文化。不同民族的舞蹈反映了不同时期当地人民的生活形态,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4]。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将舞蹈文化渗透到舞蹈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的时候,还要了解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舞蹈作品的核心内容,让学生了解舞蹈动作背后的含义,从而准确、生动、形象地将舞蹈作品表现出来,让舞蹈成为文化的有效载体。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家们往往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和创作,将其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舞蹈作为艺术种类之一,舞蹈最初来源于劳动人民庆祝丰收表达欢欣鼓舞之情,是劳动人民发自肺腑之情。然而,当前舞蹈教育具有浓厚的学院派和程式化,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程式化和规范化,往往为了教育而教育,忘记舞蹈最初的来源和舞蹈表演的实质,从而导致舞蹈艺术成为舞蹈技术。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对舞蹈演员至关重要,一个对生活敏感的人,善于捕捉生活美好的一面,并将其融入到表演环节[5]。
一个十岁的小学生和一个二十岁的大学生同时表演孔雀舞,虽然十岁的小学生身体动作更加柔软、矫健,可以很好模拟和美化孔雀的动作,但二十岁的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了解傣族人们将孔雀作为吉祥物,通过孔雀舞表达最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表达的时候,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将面部表情、眼神与舞蹈动作配合,表现的情感更加逆袭,形象更加优美。舞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并将生活中的美好引入到舞蹈中,让舞蹈表演更加接近生活、接近人民群众,这样才能塑造一个情感丰富、人物情感饱和的舞蹈艺术作品。
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完成旋转、托举、跳跃、翻腾、柔软等高难度的肢体动作,只有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才能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舞蹈的表现力是建立在标准、规范的舞蹈动作上,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不同,最终动作的完成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高校舞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首先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身体的各个关节的柔韧性比较好,可以规范、标准的完成规定动作。舞蹈基本功包括身体的力量、柔软度、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反应能力等,如果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可能导致学生的舞蹈动作僵硬、呆板,缺乏美感,无法表现舞蹈作品的内涵,从而失去舞蹈的表现力[6]。
因此,舞蹈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基本功练习,基本功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到身体肢体动作,各个关节可以相互配合,达到一定的运动节奏和韵律,从而增强舞蹈艺术的感染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人认识外界了解外界的媒介,反映了人内心的活动。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学生要善于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将舞蹈作品完美的呈现出来。所谓观其舞、看其功、察其色、鉴其貌,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舞蹈表演的焦点,如果演员的表情不到位,与舞蹈动作不能有效的融合,那么必然导致表演失败。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其中,理解动作表达的内涵,并根据舞蹈的风格、作品表达的情感,将情感融入音乐和舞蹈动作中,如果舞蹈作品是欢快、愉悦的,那么舞蹈演员的表情也要呈现欢快之情,这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具[7]。舞蹈肢体动作是为整个舞蹈内容服务的,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则是为整个舞蹈的思想服务。艺术作品大多数离不开神韵二字,神是舞蹈的灵魂,如果舞蹈有形无神,则缺乏内在神韵,让整个舞蹈表演仿佛提线木偶。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要领,而且还要学生认真揣摩每一个动作的内在神韵,不能为了追求动作的难度忽视了内在神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相互配合,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要迅速转化,只有三者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和享受,让观众与舞蹈演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8]。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杂技、文学等多门艺术,对舞蹈表演者的要求比较高。舞蹈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学生舞蹈文化教育,注重表情和肢体语言,才能提高舞蹈艺术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