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世江,张京社 ,刘 洁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属夜蛾科灰翅夜蛾属。幼虫主要以水稻、玉米叶片为食,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为一类害虫。草地贪夜蛾最早在美洲被发现,飞行能力较强,一昼夜飞行距离达100 km。该害虫无法越冬,在温暖的环境中繁殖较快。2016年草地贪夜蛾在非洲、亚洲出现,2019年我国南方地区首次报道发现草地贪夜蛾,对水稻、玉米造成了一定危害。目前,草地贪夜蛾多为化学防治,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随着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建议通过以虫防虫等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农田环境的污染。
自然界中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较多,主要有寄生蜂、寄生蝇类、瓢虫等。据统计,世界上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寄生蜂类有10科121种,见表1。
表1 草地贪夜蛾天敌寄生蜂种类
据统计,我国草地贪夜蛾天敌寄生蜂共涉及16 种(表2)。
表2 草地贪夜蛾天敌寄生蜂在我国已记载种类
草地贪夜蛾天敌寄生蝇的种类也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计4科66种(表3)。由于草地贪夜蛾最早出现在美洲地区,上述寄生蝇也多在美洲活动,我国研究报道的较少。
表3 草地贪夜蛾天敌寄生蝇种类
1.2.1 寄生蜂 赤眼蜂属膜翅目赤眼蜂科昆虫,是一类寄生蜂。雌虫产卵后无法发育成活,只能选择寄主(多为害虫),将卵产于寄主卵内,虫卵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寄主卵的营养,导致寄主卵逐渐死亡。供赤眼蜂选择的寄主较多,据报道有10个目95科1 200余种昆虫。研究发现,短管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铁岭赤眼蜂等均可寄生草地贪夜蛾虫卵,其中以短管赤眼蜂的防效最好。短管赤眼蜂在草地贪夜蛾体内产下虫卵,10 d后成虫就可以长成。温度对短管赤眼蜂的虫卵孵化、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温度低则发育慢,温度高则发育快。
夜蛾黑卵蜂属膜翅目广腹细蜂科,于1937年被马来西亚科学家在当地首次发现。夜蛾黑卵蜂主要以鳞翅目害虫为寄主,常温条件下成虫孵化仅需10 d。夜蛾黑卵蜂选择草地贪夜蛾为寄主后,温度高则发育快,但温度超过35 ℃时,反而不利于虫卵孵化与成虫生长。有关夜蛾黑卵蜂生长的研究目前还未得到明确结论,无法进行人工繁殖。
岛甲腹茧蜂属膜翅目茧蜂科,可在鳞翅目害虫的卵或幼虫体内产卵,虫卵生长吸收寄主卵或幼虫体内的养分,进而达到杀灭寄主的目的。岛甲腹茧蜂从产卵到成虫长成约29 d,成活率约70%以上。由于岛甲腹茧蜂个体约为赤眼蜂个体的1.2~1.5倍,所以岛甲腹茧蜂对害虫的防治更具竞争力。
黄带齿唇姬蜂属膜翅目姬蜂科,以鳞翅目害虫虫卵或幼虫为寄主,雌蜂一次产卵140~300粒,成虫仅需23 d就可长成。成虫通体红褐色,体长5~6 mm,雄虫腹部圆筒形,雌虫腹部侧扁。
温寄蝇属双翅目寄蝇科,以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寄主。雌蝇与雄蝇交配后,在草地贪夜蛾幼虫附近产卵,3 d后虫卵孵化,寻找并侵入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吸收其体内营养使寄主死亡。田间试验证明,防效达到50%。
1.2.2 捕食性瓢虫 鞘翅目瓢甲科的大斑长足瓢虫、集栖瓢虫、楔斑溜瓢虫、血红环瓢虫均以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为寄主,同时可寄生于蚜虫、螨的卵中,对草地贪夜蛾、蚜虫、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2.3 其他捕食性天敌 半翅目长蝽科的大眼长蝽属小型昆虫,半翅目花蝽科的狡诈花蝽、半翅目蝽科的益蝽均以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为寄主,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后,向其体内注射有麻痹作用的毒液,使寄主不能活动,后吸食其体内营养。对这类昆虫的研究较少,但其寄主的范围较广,有重要研究意义。
赤眼蜂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较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赤眼蜂应用最成熟的国家之一,主要应用的有玉米螟赤眼蜂、短管赤眼蜂等。玉米释放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可达80%。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科学家发现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释放夜蛾黑卵蜂5 000~8 000头·hm-2,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可达80%~100%。非洲研究报道称,在玉米田释放黄带齿唇姬蜂5 000头·hm-2,寄生率最高可达50%。2009年我国首次引进夜蛾黑卵蜂,据统计,释放5 000头·hm-2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可达80%。
虽然草地贪夜蛾传入我国很短时间,但我国南方所有省份及个别北方省份均有发现其活动的报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因此,应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预防意识。除应用化学防治外,生物防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结合世界各国的研究结论,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较多,防治效果良好。因此,我国应加大力度,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的生活习性及在我国的发生规律,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加以防治,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