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的目的是让世界变得更好,教师要成为生活美学家,就要有情、有趣,让自己“美”起来,让自己生活的情趣多起来,让自己成为“美”的发现家,从而让孩子感知“美”的模样;就要打开、打通,打开审美感官,打开“草木之心”,打开“心灵之眼”,从而让孩子拥抱“美”的自然;就要创意、创造,从而让孩子尝试“美”的表达;就要达己、達人,从而让孩子传递“美”的力量。
【关键词】生活美学家;审美感官;草木之心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4-0021-04
【作者简介】王笑梅,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321)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李泽厚说:“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最完满的展现,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的最高级的峰巅。”美是世界的最高价值,文明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美,教育的目的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如果你是一名教师,请做一个生活美学家,让自己成为“美课程”,校园里激荡着“美旋律”;让学校教育走向“美学化”,办学特色彰显“美品质”;让儿童成长彰显“美历程”,孩子终生追求“美生活”……让“美”这一看不见的竞争力,化为儿童看得见的生长力。
美学家朱光潜说:“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他所说的“情趣丰富”的人,就是具有审美情愫的人,善于欣赏生命中的美的人。教师是涵育生命的崇高职业,因此,要拥有一种高品质的审美人生。
1.让自己“美”起来。
在孩子的眼中,教师就是一个美的化身。讲台上的教师,整个形象都会投射给孩子。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个表情,一句口头禅,一个小小的配饰,一种小小的批改符号……都会成为孩子崇拜、喜欢的理由,定格成值得孩子一辈子回味的独特风景。因此,我们要美美地说话———练习发声,练习呼吸,练习通过气息把声音自然地、缓缓地发出来,没有嘶吼,没有炸裂,有的是从胸部到口腔的声音的美妙共鸣;美美地微笑———带着真诚,带着爱,让笑容从心底里流出来的,然后流到孩子的心里去;美美地写字———一手漂亮的字是美丽教师的标配,一笔一划,起承转合尽显功力,最美的感觉是“写出的字孩子们直接拿来当字帖”;美美地行走———挺胸收腹,目光平视,一个迈步,一次摆臂,都体现出优雅端庄的仪态……
2.让自己生活的情趣多起来。
美是一种吸引力,一种感召力,一种吸附力,吸引着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会做精致的小手工,会激情朗诵,会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板画;会做创客小工艺,会编织美丽的围巾,会扎风筝板鹞,会做蓝印画布的六道工艺;会走“猫步”,会裁剪时装,会做动物糕点;会做旅游攻略,会在学校“一米菜园”里种各种瓜果蔬菜,会做美食,可以直接PK网红餐;会拍美照,会P美图,会做美篇,或许还会拍有大片感的视频;会写美文,会写美诗,甚至能写剧本———把班级的故事直接编成剧本,然后排练登上学校大剧院表演的那种……这些美丽的“小情趣”每每一出手,就会引得孩子们惊呼:“哇,我们的老师,简直了!”
3.让自己成为“美”的发现家。
生活的美在于你的眼睛,你的关注,你的心。所谓“相由心生”,便是如此。教师,要善于感受生活的美丽,发现世界的瑰丽。感受简单中的丰富,平凡中的伟大,清贫中的诗意,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教师这种对美的发现和感悟,是对孩子童年的最大馈赠。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心中怀有对美的永远追寻,生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暗淡,不会失去意义。
当一名“美”的教师,脸上有光有彩,衣着有型有色;生活有情有趣,待人有情有义;决策有胆有谋,做事有板有眼;日常有说有笑,工作有张有弛;眼中有山有水,心中有梦有马……教师要努力呈现美的生命样态,展现好的生活情态;拥有美的生活情趣,构建好的生命质态。孩子们在教师身上读懂“美”的模样,“向美而生”便成为每个孩子的童年梦想。
接近自然,才是真正的快乐之源。“孩童时代就有机会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的人,在他长大之后,也将永远在自己的心中,给可爱的大自然留下一块空地”,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如是说。
纵观当下的孩子,对自然世界的美淡然、漠然,他们看不到花草的艳丽,听不到鸟鸣的清脆,感受不到大树的呼吸,听不懂泥土的呢哝……这种眼、耳、鼻等感官的失明、失聪、失灵,让他们的生命少了色彩、音韵和情趣。疗治童年孤独的最好良药,是大自然。教师要走进自然,崇尚自然,欣赏自然,热爱自然,“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看草木虫鱼在眼中情意绵长,赏山光水色在心中隽永淡远。在花朵高举的瞬间,让眼睛变得明澈温暖;用自己的自然审美情怀开启儿童的自然观察与审美,让自然带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1.打开审美感官。
12岁之前,是儿童感官赏美通道打开的关键期。教师要带领孩子走进自然,打开孩子们的感官,引领他们用眼睛捕捉绚丽的色彩,用耳朵倾听清风的细语,用鼻子嗅闻泥土的芳香,用双手触碰叶片绒毛般的柔软……在我们校园里,有一座纯自然的生态园林———蕊春园,园子里亭台楼阁,水榭池鱼,廊道曲回,气象万千。我们种上了南通地区能够生长的近百种植物。树,成排地长;花,成片地开,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美感。从学校正门到中间操场,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樱花大道。教师带着孩子们在粉紫摇曳的樱花丛中穿行,驻足观赏,屏息凝视,尽显童年的诗意与浪漫。樱花大道的四周,热热闹闹地簇拥着玉兰、香橼、紫薇和香樟,让人情不自禁地驻足、沉醉。“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门前》的诗意,就这样悄然氤氲其间。
2.打开“草木之心”。
置身大自然,读山水花草世界,别有一番风味。早春,带上和花一同绽放的春心萌动,和孩子一起走进春天里,让孩子学会与草木神交:静静地,越过盛开的花朵和修长的花茎,将头埋在草根底,感受植物的呼吸,享受与花草交融的神秘与惬意。草木的呼吸,打开了孩子内心的柔软,一俯身、一抬头,拾取一花一叶、一萼一蕊、一脉一息、一枝一景,都能感受到它们微妙的内心,感受到它们真实的律动。用耳朵贴着树干听大树的心跳———树有心跳吗?是的,树的心跳一定是应着童心的节拍的。唤醒了草木之心,终可欣赏到震撼心灵的植物之美!
而不同的时节,园子自然呈现出不一样的诗情画意:“墙角数枝梅”“人面桃花”“杏花春雨江南”“映日荷花别样红”……文字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被打通。从这些美丽的诗句中,孩子们感受到草木好像都有了情绪,有了故事。
3.打开“心灵之眼”。
梭罗认为,自然之中渗透着一种宇宙精神,“最接近万物的乃是创造一切的一股力量”。教师,就是要和孩子一起汲取这股力量。
漫步校园,凌霄在风中摇摆着,贴着黑瓦垂下花瓣,似乎可以听到蚂蚁微笑的声音,似乎可以感觉蝴蝶停落枝头的轻盈;紫藤花开,浅紫的花蕾尽显婉柔……葫芦池边的柳树,自它冒出第一粒鹅黄时,孩子们就开始早晨看,中午看,晚上看,黑夜里还看;在阳光中看,在风中看,在雨中看……用文字、图画、镜头记录微妙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一朵开放在墙角边的蒲公英,教师与孩子一起长久地“凝视”,赏夕阳为它镶上金边,请乐手为它演奏,看蝴蝶为它舞蹈,在暴雨来前为它担心,在黑夜来时怕它孤独。童年因为“一朵野花的凝视”而变得更加柔软和温暖。我们让每个孩子在园子里找寻一种植物,作为自己童年的自然伙伴,长期观察,既关注它的成长,更关注它们的情绪、情感,以此养育孩子的善心,涵育孩子的诗心,为孩子开辟一条通向大自然的幽静而又热情的小路。
美是自由的另一种表达,自由是创作的沃土。教师要潜心于艺术的创造,创作出生命的“小美好”。我们美术组教师,人人身怀“绝技”,个个身手不凡。吴老师制作的南通板鹞风筝,拥有精湛的工艺、古朴的造型、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哨音;张老师印染的南通蓝印花布,古朴雅致,沉稳内敛;邱老师的南通剪纸,以细腻灵动的手法剪出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张老师的南通木刻年画,构图简洁,单一的着色中体现着一种独有的复合美;巫老师是书法大家,一人擅长多种字体,泼墨挥毫,行云流水,气势磅礴;周老师是创美大师,每天创作一幅水墨画,发在几百人的教师群里,一时间学校的工作群成了国画创作与鉴赏的课堂……最感人的是,他们彼此之间完全开放且无时不在的切磋交流———“安静的早晨,手执毛笔,在宣纸上感受水墨交融的意味,属于我们美术组的教育‘小美好就这样在翰墨书香之中萦绕开来。”还有他们全天候的对孩子的开放和守望———“每到大课间,和孩子们相处的‘美好时光开始了!”工作室就是研讨室,就是练习室,就是辅导室。课间他们守候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只要孩子过来,随时可以进行全方位地传授与练习。
生活美学,自然不只是书画。杨玉林老师是我校公认的诗人和审美艺术家。诗心与童心相遇,化为清新、透明、灵动的文字。而她独特的审美观察,带动了孩子们美的创造与表达。初秋,天高云淡,蝉声未消,正是虫子们的美好时光,她带着孩子们悄悄进园,和孩子们说好,尽情张开眼睛、耳朵、心灵……听一回蟋蟀的低唱,赏一回蜗牛的漫步。那一刻,昆虫们优哉游哉地做着各自的事;那一刻,时钟仿佛停摆了一会会儿,园子里静极了……安静的世界里,却又分明听到了什么在沸腾。回到教室,孩子们自在地穿梭于“我”和虫子的世界,创生了很多的奇思妙想。
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他的生活态度,而不是生活本身;决定一个教师审美品质的,是他的精神高度、美学高度,而不是美本身。孩子们跟着教师制作板鹞、学刻年画、创意剪纸、玩转木偶、飞针走线、描绘扎染……审美生活让儿童看待世界的眼光变成彩色的了。在多样的方式中感受趣,在熟悉的家乡里寻找美,激活创造潜能,孕育生命情怀。在美的熏染下,孩子的创意萌发了,孩子的创造诞生了,孩子们“美的表达”作品获奖了!
一个丰富、丰盈的教师,才能让学生也丰富、丰盈起来,从而得到生命的滋润。
自然是有生命的,也是有人格的。生活美学家刘悦笛说:“我相信物質永远不会变成真正美的东西,物质会变美,是因为人给出很多的情感。”2018年初,一场十年一遇的大雪翩然而至,蕊春园变得美丽奇幻。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诗情唤醒,想象力萌发,写下了《蕊春·雪》组诗14首———《盼雪》《雪照》《雪娃》《雪吻》《雪的别离》《雪的重生》……从多个方面立体描摹了雪带给我的纯美感悟。学校微信公众号以“梅花香雪,煮一壶教育之茶———《蕊春·雪》组诗”发布,由此开启了一场“雪舞飞扬”的课程之旅。语文老师面对雪景激情满怀,诗兴大发,带领孩子开展了人人学写雪诗的活动,一时间,校园里充盈着诗的味道;数学老师紧跟其后,进行了雪花剪纸与数学整合的课程,不仅有欣赏对称美的愉悦,还有万变守恒的辩证哲理,更有空间想象的无限气韵;美术老师进行了吉祥雪娃娃剪纸练习,体育老师开发了雪中运动课程……
生活美学是一种让生活变美的学问,是让人的心灵更加愉悦,让人生更加丰富、更加丰满的一种生活方式;“美”是“幸福”的回应,生活美学是一种幸福之学;爱可以创造美丽,生活美学是一种人类之爱的见证;美,是生命的永恒追寻,生活美学是一种追求、一种态度、一种精神的享受,是一门让人永远拥有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学问。
在这样的课程美学生活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是否拥有审美生活,看你对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朱光潜);在欣赏时大家一样自由,一样有福,所以审美关乎幸福;通过审美生活去创造生活的意义,以抵御物质世界对人的侵犯,所以审美生活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美同时与德、爱关联在一起,所以审美生活是一种人类之爱的见证。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愿你做一个生活美学家,把日子过成诗,拥有审美人生,活成你喜欢的样子;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愿你做一个生活美学家,把生活点染成诗,引领孩子走向“美”的人生,让孩子拥有创造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