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人性刻画手法探析

2020-04-07 15:34王璐琦
传媒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性

王璐琦

摘 要:本文选取英剧《黑镜》为例,采用拉康镜像理论为理论工具,从剧本的主题基调、人性刻画手法,和人性与科技碰撞所产生的影响等若干方面,展现《黑镜》中的人性刻画方式和效果,从而为国产电视剧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英剧;《黑镜》;人性;刻画手法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3-0-02

一、绪论

2011年,《黑镜》第一季在英国开始播出,2012年获得了国际艾美奖最佳迷你剧;2013年播出第二季,前几季都是三集,每一集描绘了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故事,且剧情充满创意。它前几季的豆瓣评分也都在9.2分左右,位居“神坛”,有“神剧”之称。在接受英国《卫报》专访时,布鲁克透露黑镜的灵感来源于每个人都有的“黑镜子”,每个家庭,每个人,每个手掌之间的显示器,一面反映时下现实的黑镜子。这个简单的灵感使得黑镜这部剧成为了一个系列,并且大受欢迎。

二、对《黑镜》的分析

(一)电影主题基调

这部剧作整体基调是压抑,沉重的,阴暗的。正如这部剧的名字一般。镜投射的故事可以是别人,也可能是自己。这种压抑,沉重的基调重在告诫人类这些故事就是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如果不想重蹈覆辙就必须消除科技对人类负面的影响,找回我们内心所迷失的珍贵的东西,包括友情,亲情,爱情,还有善与正义。对作品中所叙述的故事,描述的人做出反思是必要的,关键的。

《黑镜》作为科幻剧,在广大英美剧迷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收获了很多好评,它的剧情荒诞而又合理,内容有着黑色的幽默和讽刺,对人性和现实世界有着实力般的思考感悟,虽然新出的潘达斯基的“游戏”版本争议不断,但受之前的高分评判,网友依然称其为“科幻迷你剧神作”。它是以当前的媒介和科技的未来的发展为基础而展开想象的,用短短的三个故事构成一季,有着极强的独立性[1]。

(二)人性刻画手法

1.黑镜超强的节奏感爆发的人性效果

和国产剧不同,英剧的节奏感相对紧凑有逻辑。《黑镜》的节奏感很强,而且很富有逻辑感,一层接着一层,使剧情层层递进,步步衔接的很完整流畅。正因为这种层层递进,紧密为连贯的节奏,使得该剧的故事性大大增强,而故事是为塑造人物而服务。因此,剧中无时无刻不凸显着人性的善恶。这种人性塑造与刻画随着剧情节奏递进而逐步增强,立意深刻。例如《黑镜》第二季的第二集《白熊》,在一开始剧情节奏就发展得非常迅速,女子在不知所措中醒来,不知道自己是谁,发生了什么,只是全部的人都在看她拍摄她,她惶恐不安。她一路奔跑,躲避着“追杀”她的人,却不知道一切都是一场闹剧。旁观者越来越多,人们被仇恨蒙蔽了,以自己内心“罪有应得”的借口在惩罚着这个女主,但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成了罪犯本身,影片随着女主的跌跌撞撞起伏着,节奏紧张且焦灼。在影片结尾,创新型科技的酷刑使剧集升华到了极致,然后静默。这一连贯的故事发展井然有序,同时情节的跟进也富有变化[2]。当我们观看之后除了感受到科技给人带来的灾难之外,还深刻体会到剧中主人公的绝望与痛苦,这种对人性的刻画是深刻的,自然的,并伴随着剧情节奏逐渐增强,植入人的内心。

2.人物特征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各具特色:从主体和内容上来说,虽然每一集的主题不尽相同,但是所表现的都涉及人性,内容更是如此。但是在镜头、音响、和剪辑等方面的连环配合下,让整个剧集都更加的有魅力。如果剧本是基础,镜头就是一个推手。以第三季中的《全网公敌》为例,在这一集中,所有的人物镜头都不是人物视角可见的,而是都是从人物背后所拍摄的,或者是有一些遮挡物存在的偷窥镜头。这样的镜头的视野,让观者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旁观者,而不带入剧中的人物。在警察查案和分析的过程中,也没有直接从眼睛里正面的拍摄的镜头,大都是侧面的角度。除此之外,本集也有很多镜头是“一半”的,也就是很多是多个人物在画面的一边,例如女警官和助手在蜂园交谈时,用场景的圆柱子挡住了半个镜头,这也许是一种对剧情困惑的表现吧,还有一些人物半个脸的镜头,也是在剧情的发展进程中,既是推动了剧情也是符合了人物的感观感想[3]。

在这部剧的音乐与音响和剪辑的承转接合上,也让人性的刻画得更加生动,在第四季的一集中,女主为了掩盖自己的谋杀行为,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杀人,在片子的结尾“等着”被警察抓获时,音乐响起,悠扬沉寂,一切都清楚明了了,犯人终是逃不过正义,音乐的铺陈让人性自私的暴露而显得悲哀,意味如曲调一样深长。同样,反观第三季《全网公敌》一集中,虽是一起警察追踪蜜蜂的杀人的案件,但是它的剪辑则不是从头循序渐进的,而是从结尾的案件审理开始,在慢慢地倒叙插叙讲述整个案件的发生过程,但结局依然是在这集的最后,也就是案件审理之后。所以,整个过程的剪辑,让本集所想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主人公们”的人性刻画得更加有味道和更加犀利地展现到荧幕上。

剧中叙事技巧凸显人性的光辉,真实,赋予感染力。叙事技巧是一个剧集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一套有独自规律准则的体系,《黑镜》的叙事不像普通片,更和国产剧大多的“圆形”结构是不同的。它不是那种环绕的圆满大结局似的结构,它在细节上的安排,人性的刻画方式,以及事件的创新安排上都有很切合的方式。

(三)对人性阴暗面的反思

网络作为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代表性产物,人们沉浸在其中或许能够填补一些内心的空虚,带来一定程度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暂时的,因为这种快乐是建立在虚构的现实之中,这种虚构现实往往诠释着人们内心缺失的东西,代表着真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内心渴求,这在某种程度上称之为一种人性的虚化,虚化即不存在,是一种科技模拟的产物。英剧《黑镜》中将这种现象放大。例如在该剧第二季第二集《去去就回》中,女主角创造的机器人男友就具备了许多过世男友所不具备的优点,人工智能艾什比现实生活中的艾什变得更加的完美,对艾玛百依百顺,打扫房间,做饭,修灯泡,几乎样样具备。这种虚拟的人格,人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她内心的缺失,带来了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暂时的,因为人工智能所代表的现代科技缺少了一样最关键的特质,即人类真正的情感以及自我的意识。在片中有一段反复出现的情节,艾玛多次抚摸门框上艾什留下的身高的记录,这是艾什生活的痕迹,是真实的,无法模仿和取代的。而人工智能机器人既不属于过去,不属于现在,更不属于未来,仅僅是局限于社交网络中人物生活的投影。

《黑镜》中讲述的所有故事都是发生在和平民主的年代,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科技才得以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增加,自然反映在了科技层面,科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内心最深层的渴望,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渴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剧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科技产品,手机,电脑,机器人依赖度和需求度与日俱增。而人的性格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自闭,更加冷漠,甚至更加阴暗,这些都是剧中反映出的。这些值得我们深思。同时,借助这部剧,我们可以预见我们的未来,这些都是我们真实会遇到的情况。

《黑镜》中曾经提及一段经典的台词:“被科技放大的人性,丑陋一面会更加刺眼”[4]。很少有电视剧能让我每次看完都怅然若失,让我从极其黑暗但又不失理性的角度重新思考一些东西,英国短剧《黑镜》就是这样一个特例。这部剧以一个最深刻而又真实的视角揭露了科技的黑暗面,展现了这种因进步而畸变的人性。

三、结论

总体而言,经过以上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英剧《黑镜》对人性的刻画在很多方面对于国产剧的创作带来启发,归结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主题立意的深刻性;第二人物关系复杂不累赘;第三,相关人员及部门的扶持,《黑镜》这部剧创作归功于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这些都是对国产剧的创作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黄鸣奋.科幻电影创意:后人类视野中的身体美学[J].东南学术,2019(01):170-185.

[2]刘阳.欧美科幻题材剧的美学蕴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 (01):91-92.

[3]吴镇宇.英国迷你剧《黑镜》解读[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04):79-83.

[4]杜汝涵.《黑镜—国歌》中公众舆论带来的媒介效应[J].传播力研究,2018,2(18):41.

猜你喜欢
人性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以克论净”背后,城市环卫管理需要科学和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学习”反人性吗
认识人性
人性的色板
找不到同一条地平线
具有“人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