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
摘 要:汽车运输是我国主要采用的物资运输方式之一,同时公路也承担着客运任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公路建设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各个省份及县市为了发展经济,都十分重视公路的规划与建设,并且也增加了货运及客运的车次。通过统计发现,我国近年来的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那么,公路路线设计与交通安全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措施能够优化公路路线,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则成为公路设计人员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影响
一、公路路线设计的意义
通过调查所知,科学合理的公路路线设计能够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具有开阔的视野,并能够明确驾驶方向。公路的构造物位置、安全设施、路线几何形状都会影响交通安全,这些因素与公路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设计公路路线之前,确定公路整体走向对于确定公路的几何路线有着决定性作用;公路设计人员需要依据公路的几何路线在相应的部位设置安全设施以及其他配套设施,以保证驾驶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前方路况,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警的作用。
二、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一)公路设计中平面线形设计法对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公路交通系统当汇总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公路线的设计,平面线形设计方式对交通安全影响需要考虑到公路整体设计当中,才能有效提高公路安全性。在公路平面线形设计当中,首先应考虑到驾驶人员在行驶当中的视觉感受,其次,还应顾虑到驾驶员的基本心理感受,这些因素都会对驾驶的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在公路设计中不能做到综合考虑,将会对交通运输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二)公路设计中纵断面线形设计法对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在公路线形纵断面设计当中,如果公路出现较长的纵坡,将会对此段公路的交通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在公路大型和较长纵坡路段,如果行驶车辆自重较大,就会产生更大的重力作用,驾驶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能使用低速行驶的方式才能安全通过,即便如此,也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对车辆运输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公路纵断面线形设计的方式,需要结合公路区段实际情况,行驶车辆的主要类型,对驾驶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进行合理化设计。由于纵断面设计会对交通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实际当中需要重点考虑。
(三)公路设计中平纵组合设计法对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平纵组合设计法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容小觑,平纵结合这几和交通安全具有一定的协调作用,如果设计当中存在问题或不合理因素,将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几率提升。平纵结合设计方式不合理通常会产生以下几种问题,首先是在两个通向弯曲曲线之间,短直线可能出现“断背”曲线问题,驾驶员在这一路段中行驶员容易产生视觉错觉,对坡度的大小出现错误判断,车速无法进行正确控制,如果突然提高车速,就会引发交通事故。其次,在急转弯平曲线中插入凹形竖曲线底部,这种路段有可能会使驾驶员通过急打方向盘来调节车辆方向,这种因错误判断而出现的交通事故都与公路平纵组合设计方式不合理相关。
(四)公路设计中视距设计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视距设计在公路设计当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对交通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在公路设计的视距设计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通常情况下,驾驶人员在公路行车过程中会出现两种视距情况,一种是平面视距,另外一种就是纵断面视距。视距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保证驾驶人员的良好行车环境,在驾驶过程中一旦发生突发问题能够给驾驶人员留有充分的应对和反应时间,同时能够通过有效的车辆控制方式,最大限度的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问题。
三、优化公路设计交通安全有效策略
(一)对视距进行优化设计
公路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在对公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视距问题,通过对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牌、会车视距及路灯等可能会影响视距设计的问题进行提出和优化,并根据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减少因视距问题而产生的交通事故。
(二)交通标志标线优化设计
(1)标志结构设计理论。根据我国交通部门的相关规定,对交通标志牌的材料要采用钢制材料,这也是充分考虑钢材料的抗压能力强、承重能力强、防撞能力强等优点而选择的。当然在设计的时候也要对材料的承载能力进行实验和分析,通过对公路的实际车况进行设计,在设计后进行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要保证标志牌的低端用高性能的混凝土进行固定,在顶端也要多用高性能的混凝土和钢筋,从而更好地保障交通牌的稳定性。当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风力的影响。比如交通标志牌的高度距离地面大约12m,风向垂直标志牌时压力是最大的,这也就意味着对标志牌的破坏性是最强的,因此规定风载设计风速应该在标志周围空地的10m高处,风速也需要小于229m/s。标志的荷载能力对标志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规定标志材料要选择使用钢材料,但是如果所选用的钢材料不符合荷载要求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标志的安全性就会有所降低。(2)交通标线逆反射。对于很多的驾驶员而言,反射是影响驾驶者的极大的一个因素,阳光在水平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反射所产生的影响对驾驶员的驾驶安全影响最大。为了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就需要选择具有逆反射效果的材料作为标志牌的材料,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障夜晚行车时,汽车灯光聚焦到标志牌上,标志牌能够将标志信息准确快速地反射到驾驶者的眼球,从而让驾驶证能够在夜间明确路线,以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逆反射与视距成正比,即逆反射的数值越大,那么驾驶者的视距就越广,安全性就更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标志牌的材料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材料的选择也是更加严格,一般要求选择成圆率、纯度、级配、折射率等质量极高的玻璃珠作为材料,然后在玻璃珠里加入能够快速干燥和耐久性强的热熔型涂料,从而更好地面对变化多端的材料。
(三)对平纵组合进行优化设计
在进行公路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平纵组合模式,由于公路的线形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控制因素、几何标准等。在进行设计时,要适当加大平纵组合的设定数据,在对公路的直线宽度值进行设定后,将弯道的内侧进行加宽,从而更好地规避在弯道处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弯道撞车事件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四)交通安全设施优化设计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善交通设计安全,我国的交通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不同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地完善不同路段的标志信息,优化防护装置,同时对一些路段的标志进行调试,从而更好地进行优化设计,另外,设计人员还应该更好地掌握相关材料的特性和功能,利用具有良好反光性能的材料进行交通标志牌的设立,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路设施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对于公路设计对交通的安全性却仍旧有所不足,需要众多的研究者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实验,通过对视距进行优化、对交通标志标线进行优化、对平纵组合进行优化、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的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肖光昕.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0):130-131.
[2]肖光昕.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探析[J].中华建设,2018(09):104-105.
[3]吴畏.基于交通安全的公路设计探讨[J].四川水泥,2018(09):103.
[4]王天星,袁水河.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2):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