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诵读“背影”品味真挚父爱

2020-04-07 03:40夏水新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深情父爱

夏水新

《背影》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早期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学习本文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父子深情。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了解作者作品,理解并积累认识生字词;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的描写方法。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线索;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品味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③体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很适合朗读,要让学生多读。读出文中的感情,使学生自己能够受到感动。所以我把该文教学重点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感悟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品味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下面谈谈我是如何讲《背影》一课的:

一、导入新课,激发共鸣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听完之后提问,歌曲让你想起了什么?学生有感而说。“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是那登天的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抒发父子情深的经典散文——《背影》。此设计能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达成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明确目标,检查预习

①出示、齐读本课学习目标。②进行生字词的练习。(运用多媒体显示出来);③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朱自清。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己收集资料,查阅工具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初读课文,合作探究

①听名家朗读的视频,让学生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和感情。②模仿朗读课文,圈点勾画。说说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③本文通过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的感情?4、品味文中父亲的几句话。以上设计的问题由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兴趣。

四、诵读精段,突破难点

①朗读第6段,画出具体描写背影的句子,思考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重点强调外貌描写: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深青布棉袍;动作描写:探、爬、攀、缩。细腻刻画出父亲爬月台的艰难情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②通过父亲爬月台时的几个动词,你能体会到作者此刻的心情吗?同学们有的说感动、有的说心酸、有的说想流泪。③找出本段让你感动的句子,来品读一下,并说说理由。此设计意在拓宽学生的思路,在师生质疑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是突破重点、难点的重要一环。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①归纳总结:学习了本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还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感悟父爱子,子敬父的深情。②教师略作总结,补充有關背景,加深学生对文章感情和艺术魅力的感悟。③作业:你也一定被你的父亲感动过,也许是一声问候,也许是一次长谈,也许……请就你最感动的那个时刻记录出来。让学生回味亲情,进行练笔。最后在歌曲《懂你》的优美旋律中,宣布下课。

总之,初中生的阅读范围还不是很广,掌握的阅读技巧不是很多。如何理解文中父亲那个不怎么优美的模糊的背影,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主要通过诵读感悟、合作探究、联系生活来深刻体会父亲的模糊背影,细细品味人间的真挚父爱。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深情父爱
虎啸声声,寄爱国深情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深情
《青铜葵花》选段
父爱如山
艺术与优雅的邂逅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
父爱在哪里?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