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县域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环境和高效的金融支持。如何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寻找出民勤县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之后,根据民勤县金融服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民勤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小微企业
一、民勤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情况
截至2018年4月末,全县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共计46.39亿元。其中,2017年以来甘肃银行民勤支行累计发放16.74亿元,主要支持了甘肃生平永泰食品有限公司、民勤县正恒土产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企业;民勤融信村镇银行累计向66家小微企业投放贷款4.62亿元;民勤农商银行累计向358家小微企业投放贷款28.41亿元。民勤县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且企业目前经营情况正常,企业贷款用途基本上属于农产品初加工,种养殖业等农业项目,信贷资金能够有效运用到县域实体经济中。近年来,民勤县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逐步增大(图1),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民勤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营管理整体水平不高,准入信贷门槛较低。一是大多小企业发展的起点低,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科技含量明显缺乏,一定程度制约了小微企业的信用行为和融资能力。二是大多小微企业严重缺乏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能力,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三是受经济发展制约,很多小微企业仍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管理粗放,信息渠道不畅,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盈利能力较差。四是许多小微企业由于资本积累少,内在发展动力弱,制度更新滞后,管理方式不科学,资金实力较弱,市场竞争力差,一部分小微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营出现困难,利润水平下降,内部积累大幅度减少,外源补充资金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这些现状,无疑成为制约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和融资水平最主要的因。
(二)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由于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经营风险大是目前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微型企业相比于大、中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差,在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不可控因素可直接导致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如管理不规范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进入门坎低导致大量同质产品挤占市场份额问题、在产品销售环节无定价权问题、在原料购买环节无议价权问题等,致使小微型企业贷款违约率更高。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加剧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融资成本的不断攀升,导致大多小微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明显下降。但小企业自有资金又不足以满足这样的支出和扩张,导致企业经营利润下降,有的甚至出现亏损甚至关闭。
(三)严重缺乏抵押担保基本条件。由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抵押担保实物,导致许多小微企业没有符合银行贷款条件要求合格的担保和抵押资产。小微型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很多企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之中,企业固定资产数额较小,可抵押资产数量有限。而在保证担保方面,社会对担保责任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一般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不愿轻易为其它企业担保,金融机构难以具有贷款支持的积极性,这都使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更加困难。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导致还贷压力加大。近几年县域内信贷环境良好,融资需求旺盛,导致较多企业盲目增加项目,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加大(见表1),好多企业新建厂房,新建办公大楼,有效资金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短期内无法起到盈利目的,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了盈利能力,不利于信贷资金的有效发挥,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企业能不能按期還贷。
三、金融支持民勤县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支持小微发展强行理念。鼓励各金融机构进一步明确支持小微强行的发展理念,将小微企业客户作为营销重点,通过“深挖市场、全力营销、加强走访”等方式,利用我县小微企业资源多、品牌优的优势,因地制宜,加大对小微企业优质客户的储备及营销力度,结合所属区域客户的发展前景、行业状况、信用等级等制定综合推进方案,“做深、做透、做优”小微客户的营销拓展工作。
(二)强化产业链营销带动发展措施。一是在相关信贷政策引导下,各金融机构应进一步细化授信客户分类,对县域内优质的公司类客户进行详细地调查,通过企业推荐的方式,对有资金需求的下游客户由该企业或企业法人担保,通过信贷人员实地考察,对其经营状况、经营场所等研究认可后,执行统一准入。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进行交叉营销、组合营销,有效带动其它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二是聚焦特色产业,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为方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三是推动现有传统农业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不断延长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施创新驱动,由产业链营销带动小微企业发展。
(三)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一是鼓励金融机构组建小微企业专业营销队伍,各营业网点确定专人负责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积极开展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二是鼓励各金融机构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信贷扶持重点、融资比例和融资方式,加大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三是针对小微企业实行专属的信用评级和授信办法,简化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流程,适当下放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权,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小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加快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深入挖掘增长潜力,积极培育小微企业发展新动能。
(四)提升小微企业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小微企业推进管理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引导小微企业突出主营业务,制定完整清晰的发展战略,加大技术开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五)树立诚实守信发展理念。引导小微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和诚实守信形象,不断提高企业信用度,建立与金融机构的长期信任关系。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作为小微企业发展理念之一,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权的行为,促进小微企业树立良好信誉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晓宇.地方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2]胡艳辉,陈雪.小微企业金融支持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4(29):98-99+135
[3]陈先行.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池州市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61-65
[4]凎翔.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其金融支持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
[5]高晓燕,杜晓斐,刘晴.县域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的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5(09):58-62.
[6]于洋.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7]张伟如.中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媛媛(1994-),女,汉族,籍贯:甘肃兰州,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2017级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