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视野下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已成为初中数学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同时学生主体发展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教学环节中学生主体思想落实不到位的现状,并以此为据提出有效方案,希望对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学生主体发展;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通过学生主体发展思想以及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课上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反思、总结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所提高,为学生的主体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但受制于多方因素影响,目前学生主体发展思想在教学中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未能良好的落实学生主体发展思想
受制于巨大的教学压力与应试压力,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为保证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不愿将学习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在教学中多采用课上理论知识填鸭灌输,课下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无法通过自主思考、反思、探究、总结等一系列学习过程在手脑并用的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其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十分低下,主体发展自然受到制约。
(二)学生自身达不到主体发展思想相关能力目标要求
一方面部分初中生在小学就未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加之初中生心智有待发展导致其理解能力也存在不足,突然放开自主权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学、学什么,为什么学,因此其内部助推力的缺乏导致自我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较之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逻辑性更强、抽象性更强、知识点更加繁杂联系更加紧密,加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以及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其主体发展自然受到影响。
二、学生主体发展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育思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有效开展学生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用先进的思想引导学生主体发展教学实践环节。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学生主体发展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要持续坚持学生为发展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主体发展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以學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引导能力、教学方法等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加之教师本就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引导者以及学生主体发展思想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通过阅读教育类、数学类书籍,及时关注、汲取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保持自身理论常备常新,以此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教育思想的持续稳定发展。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树立分层思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其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问题与任务,课上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并通过和谐的态度、鼓励的话语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最终实现不同学生主体的协调发展。
(二)围绕学生主体发展方向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有效开展学生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教师要依托先进的思想创新学生主体发展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方案有效的落实学生主体发展思想,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学情景,用情景教学法落实学生主体发展教育思想。以《轴对称》为例,教师可在课前设计教学情境,用多媒体或剪纸等教学工具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类图案的相似点,即轴对称。同时教师也可布置实操情景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轴对称图形,并对折轴对称图形,在对折后的图形中间夹复写纸并画上图案,观察图案的特点,进一步引出对称轴等相关概念,通过案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较之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有效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有效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有效开展学生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主体发展的有效实现提供内部助推力。首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在日常作业的讲评环节督促学生树立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在课堂环节督促学生形成认真听课、积极反馈的课堂行为,课下依托班会为学生讲解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对其主体发展的重要作用,最终通过多管齐下使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渗透学生主体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并最终通过良好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其主体发展提供内部助推力。一方面教师可依托翻转课堂等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预习、自学、合作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在应用题讲评环节、复习环节等为学生渗透数学思维、如化归、类比、转化、建模、函数等数学思维。
(四)实践环节中巩固与深化学生主体发展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有效开展学生主体发展教学模式,教师要依托先进的思想与科学的方案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巩固与深化学生主体发展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可组织如春游的地点统计调查、图案设计等多项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我们还发现,不仅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巩固,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与知识视野得到有效的拓展,其主体发展更加具有深度与广度,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思想因此得到深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学生主体发展的思想,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的创新发展以及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主体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并依托实践环节巩固与深化学生主体发展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秀娜.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展现数学课堂风采——论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J].才智.2019 (22):23
[2]严军华.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 (12):215
[3]张炯.注重动手操作,成就高效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 (12):59
[4]徐金霞.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7 (12):104-105
[5]张小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让位,自主发展[J].华夏教师.2017 (09):80
作者简介:郁葱(1977.2.26)女,汉族,山西省长治市,太原市外国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理学士学位,初中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