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英
摘 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中小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产品缺乏竞争力、技术能力落后等,因此中小企业规模得不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大部分企业只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不重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进而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概述,接着阐述了财务内控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必要性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弊端 ,最后研究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财务 管理 中小企业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虽然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可是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做严、做实、做到位,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远發展。所以,中小企业要保持稳步发展,必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最大程度的规避潜在风险,制定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概述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占据中重要的位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企业,不断促进市场蒸蒸日上,而且最大程度的加快了就业,并且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可是,中小企业和大规模的企业相比来说,从业人员较少,内部结构不复杂,以及企业规模不是很大,因此,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远远不及大型企业,相对的中小企业抵抗风险的水平不高,企业运营快捷。
二、财务内控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竞争日益激励,无形之中加大了经济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高度注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中小企业通过内控管理可以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从而加强了企业信息披露工作的及时性、可靠性、精确性,有助于中小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效应,也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内部决策。
(二)有利于确保中小企业资产的安全
投资者以及债权人在中小企业中发展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投入资产以确保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要确保中小企业资产增值以及保值,它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要加强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就必须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弊端
(一)中小企业内部环境有待加强
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中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不强,而且大部分都是民营性质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不够注重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员工开展管理。要想保证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单单只是制定战略计划是远远不足的,而且要在各个环节加以融入,成为被企业员工认同的一种文化。除此之外,企业没有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将财务内控管理和经营情况有机的融合开来,成立相应的组织部门。有的中小型企业即便是已经设立了组织部门,但大多也是流于形式。并且企业员工通常一个人担任好几个职务,造成工作质量不高,任务繁多等情况,从而使员工缺少责任心,相互之间推脱。
(二)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缺少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
首先,中小企业缺少完善的监督体系对内控管理进行有效的监查和控制。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只是表面现象,大部分只是通过谈话等方式开展工作。从而不利于内控管理的有效开展。其次,财务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没有制定详细的奖惩措施,没有将责任明确到个人,从而使评价的价值体现不出来,导致一些财务工作人员工作散漫,积极性不够。
(三)中小企业财务内部管理缺少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大多只注重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忽视了财务风险。大部分管理人员缺少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的发生,进而中小企业一旦发生财务风险以及经营风险,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将造成企业破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创造和谐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氛围
要想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首先必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1、提高财务内部控制观念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管理工作人员要创新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倘若管理人员思想落后,管理缺乏创新,不能使财务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开展。因此,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中,要具备创新精神,采取有效的措施鼓起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
2、充分调动员工参与财务内控管理的热情
要想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中小企业在聘请员工时,不单单要注重员工的专业技能,更应该要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除此之外,对中小企业内部员工,要多举办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如,讲座、先进单位参观等,从而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利用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3、健全中小企业管理体制
中小企业要严格遵照国家关于中小企业制定的法规,构建企业自身的内部章程,从而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健全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能和权限要予以明确,以及监督部门的职能好权限也要予以明确,从而构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从而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受到有效的监督。
4、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一些因素,如,经营性质、发展规模等,并且要以“科学配置”为准则,构建完善和健全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且要将权利义务进行细致的划分,最大程度的规避一些问题的发生,如,职能交叉等。并且一些重要的岗位,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如,交接工作、岗位轮换等,尤其是关键的岗位要禁止一人担当。除此之外,要构建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并对各项授权以及审批权限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对企业组织运营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价,制定整改方案,从而部门之间相互努力、相互协调,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构建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监督以及考核体系
第一,中小企业建立内控管理监督部门,专门从事相关的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督工作。首先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权利要给予保证,从而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可行性、独立性,从而在行使监督权利时有足够的威严性,不容易受到一些情况的扰乱,将监督管理工作真正的落实到位,对于一些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除此之外,要加强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观念,使其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工作认真负责,以及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使监督工作人员对财务内控管理的整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第二,中小企业要构建行之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考核机制。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开展考核,通过全方位的考评,从而明确财务内部管理中的弊端,从而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并且制定严谨的奖惩措施,充分结合实际的考核结果,对于管理工作执行到位人员一定的奖励,而对于不严格按照相应制度开展管理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從而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内部控制管理中,从而不断完善内控管理。
(三)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以及经营的限制,不具备有效的抵抗企业风险的能力。所以,有必要构建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该体系涵盖了多个关键环节,如,风险的分析、风险的检测等,而且要认真仔细的分析风险存在的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从而有效的规避风险的发生。因此,中小企业要建立关于风险评估的管理小组,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要制定详细的风险评估计划,有针对性的对中小企业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价,与此同时,要充分的考虑企业实际情况,从而掌握企业面对的问题以及挑战,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抵抗风险的水平,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企业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多借鉴一些大型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内控管理,从而有效的规避风险的发生,使中小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杰.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23):148-150.
[2]甘哲顺.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经贸实践,2018(18):130+132.
[3]吕欣,肖映夏.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7(06):156-157.
[4]郑丽蓉.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在供给侧改革下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9):238-239.
[5]刘春梅.中小企业内控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6(09):49-50.
[6]梅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建设的若干思考[J].交通财会,2015(05):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