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袁袁
三月,我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四月,我用奖学金带父母来南京,游览我呆了近七年的城市;五月,我代表研究所去市里参加演讲比赛,同时月底收到了获得公派到德国留学的大红奖状;六月,硕士答辩,我结束了三年的硕士生涯;七月到十一月,我依然在不断地学习,加强英语口语,学习德语,与研究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今在异国他乡,每天穿梭于实验室、食堂和家里。表面上看来,这一年确实是杂乱的,似乎印证了“杂”的“多种多样”。
但其实,“杂”还有一层含义——杂交,这个“杂交”的“杂”,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年度关键词。
“杂交水稻”可以这么理解,有A和B两个品种,它们各有所长,假设A具有抵抗虫害的基因,而B则具有抗旱的基因,把A的基因转移到B,那么除了抗虫害基因外,A的其他“好的”或者“不好”的全部基因都跟着转移到了B。由于我们需要的只是A的抗虫害基因,这就得在具有了B遗传基因的后代中慢慢去挑选,只留下既抗虫害又抗旱的新品种。
我的2019,从新年伊始,便触碰到了类似“杂交”的情况。
在研究求学阶段,有一个词叫“跨专业”。本科时,我的专业是中药资源与开发,其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可以入药的植物研究和各种化学,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而硕士专业是天然药物化学。虽然专业名称和本科不一样,但还在化学领域里,所以和本科关联很密切。
本科到硕士,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然而我的博士专业,是微生物。这是我从上大学以来,几乎没有触碰过的一个空白领域。不少老师都提到过,德国的化学和微生物研究非常厉害,尤其在微生物研究方面,我国与德国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在硕士课题组的推荐下,经过努力,我成功通过德国导师的面试,并取得了国家公派资格。
我硕士之前的专业可以理解为品种A,而微生物专业可以理解为品种B,区别在于我的“杂交”并不是事先有明确的目的,并非知道A有什么是B所需要的,所以我是先“杂交”,再看是否有想要的“新品种”。
其实做科研的人都知道,交叉学科的碰撞极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这也是当时我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公派时的申请书中提到的,希望找到不同学科间奇妙的交叉点。
既然选择了跨专业,我迈出的第一步便是申请公派前,一边在实验室熬夜做硕士期间的实验,一边挤时间学习微生物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递交申请后算是告一段落,我又在答辩结束后重新开始学习。
学习了《基因工程》这门课,我才知道之前自己对于转基因植物存在误区,那些看起来五颜六色的玉米,并非转基因作物,而我们吃的红薯,却是一种天然转基因植物,我也初步了解了基因工程所涉及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微生物》则可以说是扩大视野和知识面的课程,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世界里,微生物作为地球上的分解者,为整个大自然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忙碌着,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有着无穷的奥秘等待人们去探索。而从细菌产生的化合物中寻找治疗疾病的药物,也吸引着众多科研工作者。毕竟青霉素的问世,拯救了数以亿万人的生命。还有《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都让我比之前更加全面而细微的了解世界,了解人类。
读博以前,我对大自然的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动植物这些肉眼可见的物种上,而今加入了微生物,才终于将整个大自然的循环系统连接起来。而之前对于药物也只是停留在相对基础的研究和认知,如今对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在细胞内或细胞外怎样发挥作用,以及曾经仅限于听过的“细胞通路”也有了大体的印象,还知道对于可怕的癌症,有科学家们在致力于“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十一月下旬加入课题组,我感受到了工作伙伴们的“杂”,当然这种“杂”充满了温情。我作为实验室唯一的一名新人,受到来自世界各国同事的照顾。来自肯尼亚的Ryan擅长微生物鉴定,每天都会抽时间带我熟悉与生物相关的实验操作;来自德国的Sophie,积极发动课题组的同事给我找合适的住房;来自澳大利亚的Nick,跟我在同一个办公室,一直很关心我的生活……每一次我在实验室里找不到所需的仪器或者试剂,总会有人停下手中的实验问:“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can I help you?” (你在找什么,请问需要帮助吗?)中午一起吃饭因为剩的比较多,大家都会很关切地问我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或者叮嘱我多吃一点,照顾好自己。
因为实验室有些同事的研究是微生物与化学的交叉,而四十多个人的大课题组只有两三个来自中国的学生有化学研究背景,因此很多同事在带我熟悉实验的同时,还不忘诉苦说自己马上要进行化学相关工作了,希望我不要介意提供帮助。看来,虽然很多同事并沒有跨专业,但是依然在借助实验室这个有力的平台,有意识地进行其它领域的探索与涉猎,以期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说实验室大部分人都在进行着学科杂交。
根据研究计划,我的学科杂交才刚刚起步,接下来四年的留学生涯,我会一步步践行着学科间的碰撞,希望有幸能找到杂交后自己想要的“品种”。2019年只是个美好的开头,它是很重要的一年,会影响我今后人生的整个轨迹。
责任编辑: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