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共享·成长”

2020-04-07 17:45赵伟
江苏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过程学校课堂

赵伟,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高中数学),“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徐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18年被聘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曾任徐州市第三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教育部“长三角高中名校长”培训班第一期学员,教育部高级校长研修班46期学员。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数学教学与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共享·成长育人模式实践探究”均已结题。撰写的《发展学生数学直觉的基本途径》《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等数十篇论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出版个人专著《共享·成长———我的教育实践与思考》。

人的成长过程主要是个体不断完善和逐步融入社会,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因而,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共享·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促进人的自主发展、合作共享、共同成长的过程。自主是“共享·成长”的前提,共享是手段与方法,成长是目的与归属。

共享,指本属于自己的资源分享给他人使用,同时自己也有权享用他人的资源,即共同分享。在教育领域中,共享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教育机会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师生智慧和情感体验共享。合作交流是实现共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共同发展。

成长,指事物或生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不成熟变成熟的生命体验过程。成长不同于生长,成长的指向是向上、向善、向美。

“共享·成长”是一种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主动参与、合作互动、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充满生命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方式。

一、学校是一个自主开放的成长空间

日本有一则幼儿图画故事《我一直一直朝前走》,故事的主人公“我”独自去奶奶家,按照奶奶说的,沿着窗前的大路一直走,一路上“我”遇到了小草小花,遇到了蝴蝶、野草莓,走过了乡间小路,趟过了小河,翻过了山坡,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故事隐喻的是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不是既定的路线,也不是两点间直线最短的那一段,它需要孩子们不断探索、实践最终找到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发展,学校要开放宽容。

学生要自主发展。自主是人性的本质要求,人生而自由,人应成为自己的主人,只有自主,人的本质属性和基本权利才能得到尊重和肯定。因为自主,学生会对自己负责,增加对生命的责任感,会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提升、自我成全。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不断唤醒和促进学生智慧与价值的觉醒,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自主”作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目标,需要学校的各种制度保障,需要在各种教學策略中逐渐实现。

学校要开放宽容。学校的开放是多层次的,既有学校空间的开放,场馆设施的开放,课堂的开放,也有课程与教材的开放、评价方式的开放,更有眼界的开放、学识的开放、精神世界的开放。学校的开放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行动,还是一个过程。只有开放,才会尊重差异;只有开放,才会消除偏见;只有开放,才会有活跃的思想;只有开放,才会吸纳人类共有的文化精神财富。在开放中,我们学会了宽容,学校一定是一个容错的地方,学校里的每一个人既是宽容的对象,也是宽容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是对个性发展的保护,学校对教师的宽容是对师道尊严的维护,宽容维护的是生命的尊严和文化的多样性。

二、课堂是一个互动质疑的活力舞台

课堂是学校教育主要的发生场所,课堂中的活动就是学习与教学。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子?我想它绝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成为教师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它也绝不是热闹的“群英会”,用表面的热闹掩盖思维的肤浅。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质疑的、有活力的。

互动的课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学习”作为未来社会生存四大支柱之一。从广义角度看,人与环境的所有互动都可以被看成是人的学习活动。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角度看,学习是指在学习者和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中进行自主的、合作的活动。课堂上的互动可以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文本与个人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知识与情感之间、认知与生活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在互动中要强调平等、尊重,尤其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个体的合作能力。在互动的课堂上,所有人都在交流、在思考、在争辩、在创造。这种互动交往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往,它需要教师牢记互动的最终目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课堂上的互动,教师要全心致力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态度上、认知方式上和行为习惯上的障碍,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学生的学习行为。

质疑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要有质疑的精神,质疑精神存在的前提是课堂中要有教学民主。所谓教学民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人格平等,共同参与,各自发挥不同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机制。我们正处在一个“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质疑精神就是要不唯上,不唯书,敢于逆向思维。质疑可以使人避免盲目与盲从,避免被驯服与奴役,质疑使课堂成为寻找真理,发现真理,分享真理的地方。在质疑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尽情地放飞思想。这些思想也许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们是学生自己的,充满着不囿于定论的鲜活独立的气息,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质疑、表达的权力,绝不是毫无边界的,不是任意的,不是毫无节制的放任自流,它是有限度的,有约束的,这种限度和约束就是教师的教学控制,教师要把握教学时机和节奏,适时引导学生,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三、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对于每个人来说,教师是个体成长过程中难以忘怀的人。对教师的印象,都会勾起很多人对学校教育生活的深刻回忆。教师在学生成长道路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笔者把他定义为陪伴者,陪伴者身上拥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教育之爱。我国当代教育学家王逢贤先生曾经说过:“为什么孔子在他的弟子中享有那样崇高的威望,裴斯泰洛齐被奉为‘爱的教育之父,马卡连柯教育流浪儿童创立了那样光辉的业绩,陶行知在他的学生心灵中留下了那样深的印记,郭兴福教学法有那样的高效率,斯霞被誉为‘教育界的梅兰芳,王胜川办工读学校成瘾……他们教育成功的共同秘诀,用他们切身体验的话来说,就是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要有一颗以诚相待的心,真心实意地爱他们。”这种教育之爱是很多教育家成功的秘诀,它是无私的,是对学生情感的唤醒,它又是理性的,是体现对教育规律尊重的爱。

第二,专业引领。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名家窦桂梅曾经说过:“一个教师能走多远,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肯定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重申了教育工作中教师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教师要凭借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在教育过程中不断促进每个学生从既有的发展可能转化为现实。每个人的潜能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而教师正是要基于这些不同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将个体潜能予以最大化释放,最终引领学生整体智能水平的普遍提高。

第三,教学相长。在传统观念中,教师被比喻为“蜡烛”,在“燃烧”自己的过程中“照亮”别人,以一种牺牲自身的方式引领学生成长;教师也被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过程就如工业生产的过程,依照蓝图、固定步骤进行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预设的;还有人提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观点,这个观点指出了教师要在知识和能力上有储备,但是却将学生作为一种承载知识的容器,被教师不断地注入各种知识。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形象是牺牲、制造、输出,教育的过程是由教师到学生,是单向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人类文化传递现象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輩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当今时代科技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济与社会突飞猛进,个体信息来源日趋多样化,教师与学生在各种新媒介面前处于一种平等地位,教师对信息量的掌握能力也并非一定会强于学生,教师知识储备并非一定会多于学生。因此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教师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教师内涵,教师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要主动向学生学习,与学生探讨问题,不断构建起知识学习的新模式,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在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中建构起教师角色,在师生互动中推动学生价值观和知识观的建构,这正是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过程学校课堂
欢乐的课堂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校推介
写字大课堂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圆满的过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