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文化建设的模式创新和实践范式

2020-04-07 03:35白玉凯
新丝路(下旬) 2020年3期

白玉凯

摘 要:作为了凡四训作者袁了凡的故乡,嘉善县近年来在大力弘扬“善文化”方面,进行了溯善源、育善人、馈善举、居善地、广善名等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提振了区域道德风气,初步形成了“善政理念亲民惠民、善商群体创业创新、善德育人快乐成长、善居之地心美人和、善行天下温暖人心、善气迎人幸福嘉善”等“六大现象”,使“善文化”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扩大了嘉善“善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生动体现,也为创新新兴文化模式、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与启发。

关键词:了凡四训;袁了凡;“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以一定的文化形态为载体。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嘉善地处浙江省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民风淳厚,人文鼎盛,而“善文化”作为嘉善繁荣的文化形态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性文化,至今仍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近年来,嘉善县结合本地实际,以“善文化”为核心,深入培育打造“善文化”县域人文品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了凡善学思想,尤其是”善文化”有机融合,增强了传统法文化的感染力,也为其他地区继承和弘扬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一、溯善源,梳理已有文献资料,追溯善文化本源

明清两代,对袁了凡思想的研究和相关活动始终不绝,后因战乱等原因,袁了凡研究陷入低潮,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陆续有学者和专家在报纸、期刊上刊登相关文章,但大多属零散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学术探讨氛围,并且这一时期县内大多数对袁了凡的研究只限于中医学领域,而对其思想理论研究不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嘉善县提出文化名县建设,袁了凡才逐渐为广大人民知晓和重新关注。

1.扎实推进了凡善学思想及其渊源的文献整理

2007年3月,出版线装影印本《袁了凡文集》,该文集3函20册,由线装书局出版,是目前为止收录袁了凡著作最为全面的文集。出版袁了凡曾祖父袁颢所著的《袁氏家训》以及《了凡四训》《训儿俗说》《庭帷杂录》等袁氏家族著作,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袁了凡年谱》的点校编辑工作。创办了凡善学思想特刊,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了凡思想提供了有效的学术平台。进行《袁黄劝善思想源流考》《袁了凡的传世著述及其读者群体梳理》《善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嘉善科学发展》课题研究,并且与省伦理学会合著三十余万字的《论善》,进一步完善了“善文化”理论体系。

2.积极挖掘了凡著作的善学思想及其时代背景

编印《了凡四训》《了凡与陶庄》《了凡与善文化》《生命的常数善文化唯美绘本》《汾湖清风》《袁了凡与<菜根谭>的作者》《袁黄的干儿子叶绍袁》《嘉善养生三大家》《袁了凡其人其事》《袁了凡的家族史》《袁了凡何许人氏》和《一位嘉善名人的文化效应—袁了凡及其著述对人文社会的影响》等系列著作。编写出版嘉善地方名人文化乡土教材《了凡及其善学思想二十六讲》。

此外,还通过积极举办了凡思想学术研讨会,丰富深化对了凡善思想的研究、认知与实践。2007年7月3日,嘉善县政府召开《袁了凡文集》首发式暨袁了凡学术思想研讨会,明确了袁了凡是嘉善人,在国内外袁了凡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2009年正式成立国内首家了凡思想学术研究机构——嘉善县袁了凡研究会。2012年5月14日,与省社科联联合举办“善文化”高峰论坛,汇集各方智慧,邀请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以“明德至善 幸福嘉善”为主题,提炼解读“善文化”精神内涵,探讨地方人文内涵。2013年,举行《满城荡漾善文化》书评会,该书共五大篇章,分别从历史、现象、理论、弘扬等方面,全面总结了嘉善县“善文化”建设的经验。2016年12月15日,与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共同举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慈善孝贤”暨了凡善学思想研讨会,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浙江省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宝坻、吴江和嘉善等地200余人出席会议。

二、育善人,在校园内外营造出一种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一个人长大后的作为与其孩童时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因而,弘扬“善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孩子们的初级教育抓起。

1.组织以善为主题的社团和俱乐部、成立以以善为主题的广播室,宣讲各种善行善举使善念善行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高标准、高质量地举办“《善文化.道德讲堂》总堂”,分期分类邀请各个行业的道德模范现身说法,截至目前,已经开讲四千多期,受众多达三十多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编著《爱的教育》作嘉善县地方小学思想品德教材。该教材由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任主编,是国内首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材,每学期十一个课时,全年二十二课时,供在四年级学生使用。受此鼓励和影响,杜鹃小学制定善育课程,制作了了凡四训功过格,通过日行一善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学生当中充分开展爱的教育;西塘三中的师生发扬雷鋒精神,结对帮扶孤寡老人,十年接力弘扬善行;吴镇小学最美女孩六年如一日,帮助腿脚不便的同学。

三、馈善举,切实增强行善的获得感,进一步激发群众崇德向善的积极性

为使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好人有好报,还专门成立了“凡善基金”,把精神褒奖转化为适当的物质奖励,并且制定了基金的相关管理和使用办法,用以奖励善人善举,截止目前,共有五十余人、三十余个团队获发激励奖金近三十四万元。早在2012年,即制定了《嘉善县深入开展“弘扬善文化 建设新家园”主题实践活动行动计划》,设定了嘉善县道德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具体目标。出台《嘉善县道德模范待遇保障若干规定(暂行)》,该规定明确了嘉善县道德模范的政治和社会待遇,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

自2008年起,嘉善县连续多年举办“感动嘉善十大善人善事暨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发现、推荐、表彰最美教师、最美家庭等身边的最美典型,涌现了一大批中国好人、浙江好人和道德模范。2018年,嘉善县建成第一个好人公园,并在开园当天想全县五十六名道德模范现场分发首批好人卡,持卡人可免费享受免费公交、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免担保低息贷款等九项待遇。在此基础上,还倾力建设“嘉善好人馆,改造升级“善文化”主题公园。

四、居善地,积极促进善元素(如名人、宣传画、标语)融入到城市公园等社会公共领域,形成丰富的“善文化”城市视觉系统,以扩大其影响力

2015年,作为了凡故里,嘉善县陶庄村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以“文化礼堂”建设为契机,在修缮了凡墓的同时,还特别建成了凡纪念园,打造“了凡·善文化陈列室”,该陈列室分为由“了凡生平事迹”、“了凡书斋(局部)”和“了凡音像播放”等三部分,为深入了解了凡生平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平台。嘉善县子胥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的一处公园里,24块石板拼成了嘉善文化简史。在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阵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架设善文化长廊。在路旁设置书写“了凡故里”的景观墙,让市民浸润在无所不在的崇德向善的氛围中,增强其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善文化”logo标识系统,水乡、田园、人家合为一个“善”字,突出辨识度和地方特色。“善文化”宣传还在建筑工地围挡和小城镇综合改造中得以体现,县住建局在制作分发围墙宣传图册的同时,还规定建筑工地围挡必须以多种形式宣传“善文化”,且相关内容不得少于围挡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将“善文化”扎实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如姚庄港东岸、体育馆西侧的百米文化长廊即以农民画、宣传画等形式宣传、展示“善文化”元素使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五、广善名,通过各种平台载体,扩大“善文化”的普及宣传,着力营造弘扬“善文化”的社会氛围

开设寻访善人善事寻访专栏,通过举办“感动嘉善——十大善人、善事”评选活动,开展“最美+(如公安、职工、教师退役军人等)”系列人物选拔,构建多领域道德模范群体,形成“身边最美人物”500多例,并用诗歌、小品、快板、漫画、雕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扬,让“最美人物”形象在群众心中更加鲜活、形象、生动。随着中央文明办把“善文化”建设列入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程,2014年5月13日,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一行来善调研“善文化”建设情况,嘉善县此为契机,持续策划“善文化微+(如电影、散文、文创等)”系列活动。

1.通过多种尝试促进作为文化形态的“善文化”向商业化转化

“善文化”是嘉善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而善文化产业无疑也是最具商业潜力和文化品位的一种文化产业。2018年10月,中国嘉善水务杯“善文化”主题创意大赛决赛在嘉善进行。本次活动以“善文化”为主题,分六个类别面向全国征集作品,从四月份报名伊始就受到了全国各地文创爱好者的热烈响应。据统计,全国各地共有一百三十九家文创企业(事业单位)和文創爱好者参赛,实际收到参赛作品一百零九件,并从中评选出四十六件作品进入决赛,经过网络票选和评委评分,最终决出金奖两个、银奖六个、铜奖优秀奖各十一个、特别奖两个。本次活动在网上也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从9月12日至9月21日,为期10天的网络投票时间内,共有136.6万人浏览页面,累计投出票数34.7万余票,极大地扩大了嘉善“善文化”的知名度。

“善文化”主题创意大赛在提升“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广大的文创人员和文创企业提供了创作平台。其火热进行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善文化文创产业的巨大潜力。据统计,嘉善文创产业去年占全县GDP的7.4%。为保证嘉善县“善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嘉善县出台了《嘉善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嘉善”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百亿级产业的若干意见》,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计划成立“嘉善微电影”创作中心,并打造微电影拍摄基地

2015年,省政协委员罗卫红提案建议,在嘉善建设“善文化”微电影拍摄基地,将微电影打造成为具有嘉善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随着微电影《恋恋西塘》的正式开机,这一设想正在一步步落地转化为现实。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各主管部门的横向联系,努力使之地成为拉动嘉善文创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3.连续多年举办微散文大赛

为进一步扩大“善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嘉善县自2012年开始,与新浪浙江等多家媒体合作,连续六年面向全国举办“善文化 微散文”大赛,当年就收到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原创作品一千二百多篇,一大批知名作家如郑晓林、袁明华、南派三叔、洪峰等也参与到其中。迄今为止,累计参与人数更是逾三百万人次,在网上形成了热烈的反响和互动。

此外,嘉善县每年都连续开展不同特色的“善文化”节,深入推进“善文化”升级,使之成为弘扬“善文化”的重要载体。如2011年10月19日,以“了凡四训”为主题举办了凡善文化·陶庄论坛,2012年9月22日,以“积善之乡文明陶庄”为主题举办中国·陶庄第二届了凡“善文化”节,2013年10月19日,举办“纪念袁了凡诞辰480周年”了凡善学思想传承与弘扬论坛,2014年10月30日,举办了凡“善文化”非遗传承与弘扬论坛,2015年11月3日,以“建设美丽陶庄创建美好生活”为主题举办第五届了凡“善文化”节,2017年,举办“2017首届中国嘉善·善文化节”暨“第五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开幕式,等等。特别是今年的文化节,以“满城荡漾善文化”为中心,以五大主题二十五项活动为抓手,其中包括“善文化”暨了凡善学思想高峰论坛、中国嘉善·第二届“善文化”创意大赛等内容,包括新华社、浙江日报在内的国内外二十余家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先后刊发了五十余篇新闻报道,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六、嘉善县善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这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的广度不够

当前对于袁了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了凡四训》上,研究内容缺乏多样性,与群众生活贴合不足,也始终不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了凡善学思想体系。据不完全统计,袁了凡有著述22部、共198卷,除了佛道儒三教的思想外,还有较多关于农业、民生、水利和教育等著作。如《训儿俗说》《庭帷杂录》等家庭教育书籍、《宝坻政书》的清廉为官之法、《阴骘录》中的官员自我约束方式、《经世文衡》中的古人座右铭等,这些典籍尽管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家风家训传承贴合紧密,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丰富“善文化”的内涵,但尚未纳入到袁了凡研究的范围之内。

2.研究的深度不足

從近几年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袁了凡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生平事迹的介绍和重要成就的展示等较低层次,对于其思想内容的研究目前也仅仅局限在《了凡四训》所倡导的“善文化”上,对其丰富思想缺乏深度挖掘,既缺乏高端的研究专家和学者,也缺少高质量的研究文章和研究著作,从而对于扩大袁了凡及其善学思想的影响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实践中,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经过多年培育,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嘉善县“善文化”还是在全县人民上下的积极响应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程,获得第三届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嘉善县对“善文化”的弘扬和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更是对新型文化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其形式是新颖的,其效果是明显的,其意义是值得肯定的,其做法更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酒井忠夫[日本],刘岳岳译.《中国善书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2]常怀林.《中国善良:慢品善文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3]袁了凡[明].《了凡四训》.中华书局,2013

[4][清]光绪.《嘉善县志》

[5][明]万历.《嘉善县志》

[6]《嘉善县志》.1995版

[7]《袁氏家乘》.上海图书馆藏

[8]《关于了凡“善学”思想调研的汇报》

[9]《了凡善学思想传承与弘扬论坛的汇报》

[10]《袁氏后人纪念袁了凡诞辰480周年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