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教兴国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在这个背景下,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时,需要清楚德育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性,需要尊重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在体育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入德育,渗透德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仰卧起坐、跳绳等技能。这些体育项目需要学生之间互相计数,但是有些学生会互相帮助作弊,当出现这种现象时,体育教师需要针对这一类现象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学生诚实,不说谎话,此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
例如:学生在练习四百米跑时,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中国运动员的事迹激励学生。如以孙雯为代表的中国女子足球队,她们不断训练,不断拼搏,历经千辛万苦后最终夺得女子足球世界亚军,国歌奏响在他乡国土上。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课要求学生运动,所以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教师通过讲述,有效激励学生不畏艰苦,认真锻炼。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尽力完成教师教导的每一个动作,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教师对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扬,并以此为榜样激励班级学生。当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或参与态度不端正时,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及时教育学生,采取合理的手段端正学生的态度,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从而热爱体育,有效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亦是如此。小学体育课程中,有些学生不重视体育课程,不遵守体育课的规则,对待体育课态度消极。针对以上问题,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端正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
例如:体育教师在开展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处在小学阶段,没有清晰的纪律意识。为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 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如,教师可以讲解解放军仪仗队训练的故事。学生在上体育课程时,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到不迟到、不早退,集合站队“快、静、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以自身行为影响学生。当上课铃声响起,教师需要标准地站立在操场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正确发挥榜样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向教师的行为靠拢。当学生出色完成教师的任务后,教师需要及时表扬学生,并鼓励优秀的学生为班级学生示范动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而且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生学习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体育课更是如此。但是在体育课程中存在学生集体观念淡薄的现象,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立即做其他事情,而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将操场上的体育器材搬运回器材室。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无法实现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渗透要求。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集体观念意识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2]
例如:当个别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没有将自己使用的体育器材放置到原来的地方,而是随手一扔时,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体育课上对该学生进行教育,并就这件事情询问班级学生的看法。以这件事为德育教学切入点,引起学生对集体意识的重视,教导学生爱护公共财产。小学体育课程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需要将自己手中的体育器材归还至框中,然后再由体育委员和其他几位帮助的学生将体育器材统一归还至体育器材中心。为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意识,当学生违反时,教师需要对该学生进行教育,惩罚该学生将体育器材重新搬运至体育器材中心。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个人的活动,学习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因此树立集体意识十分有必要。通过不断强调、不断训练,学生能够逐渐形成集体观念意识,将集体观念印入脑海中,学生的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尽量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改变体育活动组织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挖掘体育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因素,渗透德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